寒郁化热、湿郁化燥的机理何在?
六淫致病后,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疾病的证候属性与初始病邪特性相反的状态,如寒邪入里化热、湿郁日久化燥等。这种转化,并不是指邪气本身的转化,而是由于病机的发展变化所导致的证候的转变。这种转化,与机体的体质状态及病邪本身的特性有密切关系。试举例分析如下。
寒邪人里化热:外感寒邪,常出现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身痛、苔薄白、脉浮紧等症,临床辨证即为“风寒表证”。此时若患者素体阳盛,体质偏热,加之寒主收引,腠理闭塞,阳气不得发泄,郁结于内,至一定程度,内热渐盛,以致出现恶寒消失,发热逐步升高(但热不恶寒)、口渴引饮、烦躁、咽痛、汗大出、苔黄舌红、脉洪大而数等症,辨证即为“里热证”。这种初起由“风寒”病邪引起,而病变过程中转化为“热”或“火”,实际上是由病机的转化所致的“证”的改变。根据审证求因、据因论治的原则,治疗当然亦随之而以清热、泻火为主。
湿邪化燥伤阴: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阻气机,易伤阳气。湿邪为患,常见胸闷腹胀、纳呆腹泻、口腻不渴、倦怠身重、苔腻脉濡等症。但若湿邪内郁日久,气机阻滞不畅,亦可使湿从热化、燥化,尤其在阳盛之体或治疗上为祛湿而温燥之药投之过多、过久者,更易使湿从热从燥而化。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即指出湿邪直趋中焦而病人阳明燥土者,易热化、燥化,而出现发热、烦躁、尿赤、便秘、口苦、苔黄糙等症。临床上有时还可见到湿邪滞留未尽,而燥热之象已现的复杂情况,治疗颇为棘手。其时法取化湿,易于伤阴助燥;投以润燥,易致滋腻碍湿。每遇这种情况,治疗用药更需慎重斟酌,多配合应用化湿不伤阴、养阴不碍湿之品,以冀两全其美。 六淫致病后,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疾病的证候属性与初始病邪特性相反的状态,如寒邪入里化热、湿郁日久化燥等。这种转化,并不是指邪气本身的转化,而是由于病机的发展变化所导致的证候的转变。这种转化,与机体的体质状态及病邪本身的特性有密切关系。试举例分析如下。
寒邪人里化热:外感寒邪,常出现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身痛、苔薄白、脉浮紧等症,临床辨证即为“风寒表证”。此时若患者素体阳盛,体质偏热,加之寒主收引,腠理闭塞,阳气不得发泄,郁结于内,至一定程度,内热渐盛,以致出现恶寒消失,发热逐步升高(但热不恶寒)、口渴引饮、烦躁、咽痛、汗大出、苔黄舌红、脉洪大而数等症,辨证即为“里热证”。这种初起由“风寒”病邪引起,而病变过程中转化为“热”或“火”,实际上是由病机的转化所致的“证”的改变。根据审证求因、据因论治的原则,治疗当然亦随之而以清热、泻火为主。
湿邪化燥伤阴: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阻气机,易伤阳气。湿邪为患,常见胸闷腹胀、纳呆腹泻、口腻不渴、倦怠身重、苔腻脉濡等症。但若湿邪内郁日久,气机阻滞不畅,亦可使湿从热化、燥化,尤其在阳盛之体或治疗上为祛湿而温燥之药投之过多、过久者,更易使湿从热从燥而化。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即指出湿邪直趋中焦而病人阳明燥土者,易热化、燥化,而出现发热、烦躁、尿赤、便秘、口苦、苔黄糙等症。临床上有时还可见到湿邪滞留未尽,而燥热之象已现的复杂情况,治疗颇为棘手。其时法取化湿,易于伤阴助燥;投以润燥,易致滋腻碍湿。每遇这种情况,治疗用药更需慎重斟酌,多配合应用化湿不伤阴、养阴不碍湿之品,以冀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