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参菩提】张 恒丨在洞庭湖倾听古韵



最早知晓洞庭湖应该是在上小学的时候。不过不是源自教科书,也不是源自老师的口,是听一个叫何纪光的人唱的。那首叫《洞庭鱼米香》的歌着实好听,高昂的花腔一下子把人带入无限想象的美景中:“洞庭湖上好风光,八月风吹稻花香,千张白帆盖湖面,金丝鲤鱼盖满舱,丰收谷米运全国,轮船结队下长江。”于是,洞庭湖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一首歌,一首动听的歌,而且根植于脑海,令我神往。

多少年后当我终于伫立在洞庭湖边,并且乘舟湖面,登临君山……才知道那歌其实根本没有唱出洞庭湖如诗如画的真实意境。一个“云梦泽”的乳名注定她与生俱来就有美的胚胎;一个“神仙洞府”的寓意演绎她神秘莫测的超凡身世;曾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历史又为她增添一页厚重的文化底蕴……所以,动听的一首歌或许只能算是这八百里洞庭湖一个律动的音符。

不过,说洞庭湖是一首歌倒是名副其实。面对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滚滚波涛声,翔鸟啼叫声,桅樯转动声,渔歌悠扬声……恰似一部永不落幕的交响曲,大气磅礴,跌宕起伏。我以为,这样的乐章,班得瑞不能比拟,贝多芬也相形见绌,她美妙绝伦的神韵一点也不亚于那首《春江花月夜》。

然而,洞庭湖的美妙还不仅仅是因其自身有着天然的音律,同时还伴有古往今来连绵不绝的吟唱与歌咏。历代的名人雅士因青睐洞庭湖的美景接踵而至,留下许多动听的诗词歌赋,其数量在我国所有的著名湖泊中可谓首屈一指。

孟浩然在吟诵。这位善写山水田园五言短篇的人凭栏远眺,一任秋风撩起稀疏的长发,高声唱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我们知道,这个时候的孟浩然正踌躇满志,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却屡屡受挫,心绪应该不是很好的。但面对浩瀚的湖水,窥见天宇倒映在湖底,水天一色,辽阔悠远,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亦情不自禁诗兴大发。而风卷波涛,奔腾向岸,似是要摇动岳阳城的壮观景象,则让他佳句脱口而出,豪情油然而生。不仅如此,诗人还借景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遗憾的是,洞庭湖再美,孟浩然诗歌吟诵的再动听,似乎依旧不能给他的仕途带来一丝幸运。这让我想起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谚语,诗人望湖兴叹,多么希望在圣明之时有伯乐推荐自己啊!我不知道,当他把这首绝美的诗句赠与张九龄后,其命运是否有了转机?

刘禹锡在吟唱。这位唐朝诗豪柔情似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美哉、妙哉,短短四句竟把洞庭湖的诗情画意尽涵其中,成为流芳千古的不朽之作。

或许是刘禹锡太钟情洞庭湖了,一生之中居然六次亲临这里。是什么让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脚步,流连于此?我以为,当属洞庭湖独特的景致和无穷的魅力。不过,六次之行只为洞庭湖写下一首诗又似乎让人不解,诗人又居然如此的吝啬自己的笔墨?原来,诗歌为美景而写也是要心情的,刘禹锡另五次来洞庭湖均为贬逐南荒,只有这次转任和州心绪不错。我似乎看到这位清癯瘦弱的老人,戴着一顶系在脑后的官帽,于明月当空的夜晚,远望洞庭湖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想必,在诗人的眼里洞庭湖已被他拟人化了。

不过,既如此,为何要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青螺呢?比作古代妇女画眉所用的那种青黑色的螺形墨不是更有诗意吗?当然,比作白色银盘里托着的青色的田螺,有形有色,如同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应该更富想象力。银盘与青螺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又举重若轻,将千里洞庭看做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使人倍感亲切。

本土作家范敏在散文《雨落君山》中这样写道:“我去君山,江南那女人味十足的梅雨已缠绵了十余日。趁着雨的间歇,我们弃舟登山,一条回旋的山路就极尽妩媚风流,花了山的心……”这大概可以算作是当代人对“青螺”的另一种诠释。

李太白一生阅景无数,所到之处逸篇丰腴,可他邂逅了洞庭湖后依旧惊叹不已,慷慨激昂地讴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在被月色净化了的境界里,最易使人忘怀尘世一切琐屑的得失之情而浮想联翩。夜来湖上,烟之有无,其谁能察?诗人用“天河通海”的传说,天真异想地告诉世人,洞庭湖的月景是多么的迷人。

其实,这个时候和李白同游洞庭湖的还有另外两个人:李晔与贾至。李白豪放慷慨,于是,欲赊洞庭好月色,欲买天边人间酒,三个文人骚客逍遥自在,且饮且歌。我真是不敢想象,诗仙居然有如此的境界,简单的一个“赊”字,就将大自然人格化了。在他眼里,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许多的无价之宝,而且又十分的慷慨好客。我以为,这首诗歌的妙处不在景物具体描绘的工致,而在于即景发兴,艺术想象奇特,铸词造语独到,能启人逸思。

杜甫在吟唱。韩愈在吟唱。李商隐在吟唱。陆游在吟唱……

洞庭不朽,歌者已逝,我想象不出这些歌者在吟唱洞庭湖时那长腔短调是怎样的抑扬顿挫?但我有幸在岳阳楼上听得一位年轻的姑娘用纯正的普通话朗诵范仲淹的不朽名篇:“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作 者 简 介

张恒,男,居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市。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唐诗《望洞庭》今韵

    唐诗<望洞庭>今韵 一君木子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 ...

  • 古诗词日历 |刘禹锡《望洞庭》

    交易担保 红松学习课堂 三个小故事,听懂受用一生! 小程序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注 ...

  •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望洞庭·刘禹锡

    <望洞庭>   [中唐·刘禹锡·七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这首诗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秋,诗人刘禹锡赴和州(今安 ...

  • 【行参菩提】王芳丨我的思念在北方(散文)

    一 我要去北方. 他们说,两千年前,你就是从这里,从香溪河畔,走向了北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公元前36年到达京城长安.这一走,一个乡野女子,就此走进了中国的历史史册,走进 ...

  • 【行参菩提】张恒丨圣地深处那片绿(散文)

    jgyxcpt 在行走中享受快乐,参悟人生真谛.中国380位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推荐中国当下最优秀的行走散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去延安,不去宝塔山无疑是件憾事.去延安不去劳 ...

  • 【行参菩提】张 恒丨幸会草根杜甫

    去成都,不能不去杜甫草堂,大凡读过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怕是都有这份情结.文人如此,草根亦如此. 浣花溪,原本就很诗意,再于溪畔建一茅屋,"窗含西岭千秋雪, ...

  • 【行参菩提】张 恒丨普陀山的境界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于登山而言,是不是亦有相同的哲学道理?再次去普陀山,意念中总是在寻找旧时的映像.比较,常常是人最活跃的一种感性思维. 一 秋日的普陀山,依旧凸显着绿的主元素,只 ...

  • 【行参菩提】张 恒丨寻诗黄洋界(散文)

    去井冈山是不能不去黄洋界的.终究其原因,恐怕皆是因了毛泽东的诗词. 这季节,正是山花烂漫的时候,远远近近,总有一团团的紫.一簇簇的红跳入眼帘,很自然的叫人想起这井冈山是红色景区.还有那连绵的松竹,青翠 ...

  • 【行参菩提】张 恒丨人到此地便成仙(散文)

    如果不是亲身体验,我可能想不到在黔东的凯里还有这样一座绝妙的香炉山.去年夏日的一个雨后,我随当地的一位朋友去那里寻幽览胜. 初始的路原生态味儿很浓,朋友说这路唤作"幽谷常青",虽很 ...

  • 行参菩提丨记忆中的护城河/张克勤

    说起环保,便思念起我故乡的那条护城河. 那是在二十多年前,作为新入门的儿媳妇随丈夫回r县拜见祖母大人.那年祖母86岁了,精神依然爽朗,见到我这个大孙媳妇,高兴的不行,问我有没有怀孕啊.我不好意思的点点 ...

  • 行参菩提丨初拜泰岳/张广兴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朋友闲来漫步刘山.那天,天气阴的很浓,下着雾雨.正值初春,夜晚的春风轻轻的吹着,空气中感到有股湿漉漉.清新温润的嫩草香和树木吐翠.略含苦涩的青香在里面,让人感到凉爽爽的有被香气拥抱 ...

  • 【行参菩提】张广兴丨三进葛根塔拉草原

    黄昏时分来到葛根塔拉草原,只好站在草原的边缘观望.只见夕阳朗朗挂在西天草岭的上面,蓝蓝的天空,清净的,如同新沐的少妇,靓丽极了.云彩一朵朵.一片片.如同蓝天与草原,这帧博物架上的隔板,轻轻的安放在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