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手艺人(九)
乡村手艺人
□薛正雷
武志祥
武志祥在我们乡下,多少有点不同。
他有文化。还能看懂电流图。小时候我去他家找他的儿子玩,就会看见里间的屋子桌子上放着一盏小台灯,光亮亮的。武志祥坐在那里,一手拿着电烙铁,一手拿着收音机或者电视机的后身电流板,在捣鼓。当时的我很好奇,可是又不敢上前去,害怕妨碍了他的事情,只能远远看他坐在那默默地忙着。
武志祥在我们那里,会给人修理电器。
他修理最多的大概是收音机。
以前的农村,可供娱乐的电器太少了。每家每户能有个收音机,已经是不错的精神享受了。每天早晨六点,打开收音机,便会出现那个经典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节目。人们一边做事,一边聆听着这来自祖国最神圣的地方传来的各种讯息。有的人还会捧着它,走村串户地听着这个话匣子。那时候单田芳的评书,好像也很流行。傍晚时分,他每天都会讲上一两回的故事,只是每次到了精彩处便是醒木一拍,说道:“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聚在一起听的人,不禁有点怅然。那心情跟今天追剧的人们真是不差毫厘。
那个时候收音机收的台也很少,旋转那个调台的轮盘,叽叽呀呀地,好不容易地才能收到一个清楚的电台。而通常会是相差很小的距离里,有多个声音一起出来,真是各唱各的调。这时人们会禁不住地拍打收音机,骂骂这个给自己带来快乐也带来烦恼的东西。
要是实在没啥声响了,就要到武志祥这里来看看。
武志祥倒是没多言语,直问什么毛病啊?拿上手,旋开它靠近耳朵旁,听听。就这样他像是个医生一般,望闻问切诊断一番后,便开始为收音机做手术了。打开收音机的后面盖子,然后用起子拨拨这根线,弄弄那根线的。碰到哪里断了线的,老旧的地方的,他便开始用电烙铁,焊接一下。我见过他焊东西,那个电烙铁真是神奇,焊接的时候,哧哧响,还不住地冒出白烟。焊接后,他会把电烙铁像是隔笔一般蹲在那里。借光仔细端详一下,然后继续趴在那里捣鼓。不一会,那只收音机出声了,他便会很高兴地,抽支烟休息一会。
武志祥这个手艺不知怎么就会的。等我长大一点的时候,有次我问过我的母亲。母亲说,他爸以前可是城里人,是下放知青。听了这些说法,我大致明白了武志祥为什么会这些事情了,也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了。
我母亲还告诉我,武志祥年轻的时候,是可以回城的。可是阴差阳错的,家庭成分问题,让他总是得不到名额。后来就在我们当地找了一个姑娘,结了婚生了子,也就再没有想过回去了。再后来他原本可以到上面农技站工作,然又因为超生了孩子,又被刷了下来。就这样一直留在了乡间。
不过他倒是没有见到有丝毫的颓丧感。一个城里的来的男人,渐渐地学会了很多农事,也学会了照顾家庭。小日子过得暖意融融的。
后来农村家庭,电视机又逐渐多了起来,他摸索着,又学会了修电视机。
一直修到今天,他依旧忙碌着。
姚凤英可真是能忙人。
这话是我们那里的人,提到姚凤英就要讲的一句话。
其实姚凤英能忙什么呢?她不过就是一个农村妇女。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后,又不断地找其他的事情再做。一年到头,她总是闲不下来的。
田里的忙完了,就忙家里的。家里的忙完了,就想着怎样再赚点钱呢。
姚凤英就这样寻思着。
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手艺,她炸起馓子了。
馓子,以前在农村作为一种副食品,很受欢迎。遇着谁家媳妇生孩子,亲戚朋友的,去看望时,都会带上好几斤去。不知是什么原因。大概是生过孩子人虚弱,吃着这个油炸的面食,心里会觉得实在,就不觉得饿了。还也许是那焦黄色的馓子,一入嘴,咯崩咯崩的,吃起来竟是没完没了的,以此也可能打发那漫长的月子里的生活吧。
我奶奶的床头柜子里,也经常会有馓子吃。装在塑料袋子里。口扎得严严实实的,害怕它走气,蔫软掉了。可是我经常偷偷地拿出一些来吃,哪里能管到把口扎好呢。所以每次偷吃完,就会很容易地被猜到。
姚凤英炸馓子是粗馓子。一枝一枝的,有半截膀子长。我以前是没有看过她炸馓子的。只知道吃。后来有次我随母亲去她家买馓子准备送人,我才有幸看见过她炸馓子的过程。
馓子的制作工艺,也还是很繁琐的。先是要和面发面,再把面揉搓成像水面条差不多的粗度,之后把这面条顺势盘在一个浅口的瓦盆里,这瓦盆里还需放着油,这样才能确保盘在一起的面条不会粘在一起。当一瓦盆盘的面条差不多都放好了,这时姚凤英就会在手上拿着两根长长的光滑的木筷,把盆里的面条再一圈一圈地绕在上面。一边油锅里的油已经暗暗滚开了,这时,把那两只木筷一拉,长长的馓子就出来,再进入油锅,一炸,馓子就被固型了。前后不到十秒钟,起锅,金黄油亮,脆实有料。
姚凤英一次都要炸上几大盆面。逢到集市,就用个小独轮车推着,有一人高的塑料袋里,全是一枝一枝的馓子。遇见相熟的人,也能停下来,笑笑说道几句,撇上一小枝的馓子让人尝尝,丝毫没有小气的意思。
有时有人看见姚凤英这样忙,就不无调侃地说,看把你忙的哦!不能让张三出来卖啊!姚凤英接过话茬毫不客气地说起自己男人,要他出来卖东西,他能把东西推倒掉呢。
她男人张三在我们那里是号称懒龙的,每天都能睡到日上杆头才起来。也不知道他上辈子怎么积德,这样享福的。每天姚凤英早早起来做了一大片事情,他这人起来就吃个饭然后还能去赶场子打牌。也不知道姚凤英这么多年怎么忍过来的。
他们一共生了四个女儿。
长得也都还不孬。现在也都嫁人了。逢年过节,张三家也就热闹了起来。
村人们,也都开始羡慕起这个懒龙了。这一生真是潇洒,没白活。
张三也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一个顺口溜,说是“儿子多,活啰嗦;女儿多,吃糖喝酒听广播”。他乐乐呵呵地说唱着。
人们看他那得意的自在劲,无不酸他几句。
“不是姚凤英能忙,有你笑的啊!”
相遇
,
那也是一种缘分
茫茫人海
,
滚滚红尘中
作者:薛正雷(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