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 | 反复便秘花费万元检查,中医经方解腹胀便秘之苦
案例回顾
L小姐从三个月前开始出现便秘,排便困难。刚开始只是一天一次,量少而已,后面慢慢发展到三天甚至五天行一次大便,腹部肿胀如怀孕中期,且影响进食,稍微吃一点东西就腹胀腹痛,痛苦不堪。
(图一:治疗前图片)
于是在本地求医。从诊所看到县城二甲医院,再到地区三甲医院,甚至跑去省会大的综合医院看诊,检查不停做,花费近万元。医生给出的答案都惊人的一致:便秘。
从最开始看网上说的吃水果来改善,到单纯泻药,到外用的开塞露,到高级益生菌,再到各种中药汤剂,只要是能帮助解决排便难题的,L小姐都去尝试,但结果也是惊人的相似:刚开始吃药就排便,后来吃药也没什么帮助,且愈发严重。L小姐慢慢绝望了。一个看似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在她这里,却成了难题。
三个月近百天的折磨,原本红润的小脸变得蜡黄,肚子更是日益在增大,虽然很饿,但每天只敢吃一点点的东西,却还是一样腹胀难忍。每日昏沉沉,疲倦乏力。早上起床口苦口干,有口气,嘴巴黏糊糊的;时有下午低热,无比怕热,稍微有点热,就觉得烦躁;小肚子却冰凉冰凉的,腿部酸痛无力,天气再热也不出汗。人也变得烦躁易怒,生活和工作都严重受影响。
后经亲戚介绍找到我看诊,考虑为阳明腑实证,遂开了7剂大柴胡汤。
喝到第三剂时发信息反馈说,怕热的症状减轻,自觉身上有暖的感觉,很舒服。每日排便2-3次,臭秽难闻,而且腹部明显变小。也能开始进食了,腹胀明显减轻。嘱其将芒硝从5克增加到10克一剂,继续服药。
(图二:治疗前后对比图片)
七剂药喝完后反馈,面色有所改变,腹胀情况缓解,口苦口干稍有改善,疲惫情况有所缓解。在服药期间遇上来例假,以往的腰酸症状减轻,小腹有暖暖的感觉,痛经减轻。建议其继续守方7剂后微信随访。
医生点评
何为便秘?
通俗的讲,便秘就是不大便,包括了大便的频次和性状,从西医来看,便秘的原因与高龄、生活习惯不良、心理疾病、胃肠道疾病、全身性疾病、滥用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多发人群为老年人,年轻人比较少发生便秘。而该案例发生便秘的病人只有26岁,何以一个妙龄少女会发生便秘长达3个月,甚至出现了腹胀腹痛的症状呢?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饮食不节
中医认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就是说我们的饮食都有寒热温凉的特性,过食某一特性的食物都会导致人体不适,但饮食不节首先影响的是我们的六腑,中医认为六腑是通降为用的,尤其是大肠,是传导之官,负责传导人体消化吸收食物后糟粕。
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过食辛辣,或过服热性中药、温补类中药,均可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失润,粪质干燥,难于排出,就会形成所谓“热秘”。
饮食过于寒凉、生冷,或外感寒邪,直中肠胃;或过服寒凉药物,阴寒内结,均可导致阴寒内盛,凝滞胃肠,传导失常,糟粕不行,而成“冷秘”。
所以饮食需要均衡,荤素搭配,蔬果适量,寒热温凉,适时而食,定时定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避免便秘的发生。
2、久坐不动
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气机不利,均可导致腑气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或大便干结而成便秘。尤其是白领阶层,从上班做到下班,久坐不动,气血不流畅,胃肠道蠕动减弱,容易导致便秘。
3、排便习惯
按照人体脏腑气血运行规律,卯时(5:00-7:00)大肠经经气最旺,这时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正常情况多在这个时段排便。如果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便秘呢?
健康无小事。但所有的健康问题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习惯来的,所以,预防便秘的有效措施还是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虽然老生常谈了,但是你做好了,就是大健康。
1、合理饮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中医养生防病的八字真言,同样适用于预防便秘。平时饮食均衡,荤素搭配,粗细有度,果蔬适量,饮水有时,可有效预防便秘。
2、坚持锻炼:坚持锻炼,每日慢走或慢跑,久坐后起身活动,可在室内或室外锻炼八段锦,坐式、立式八段锦均可,可帮助气血流通,腑气通畅,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便秘。
3、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尤其是早晨大肠经经气最旺的时段,可练习每晨排便一次,即使无便意,亦可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同时,排便时切忌玩手机以分散排便注意力,容易导致排便时间过长而导致便秘,甚至导致肛周长时间充血,导致痔疮。
作者简介
副主任医师:孙良生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中医经典临床研究应用基地)主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为已故山西省名老中医李可三代弟子,师承山西省名中医齐玉茹以及广州南方医院古中医科吕英名中医。
曾在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工作6年,2011年调往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担任主治医师。临证思维回归中医经典,善于运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中医理论和名老中医经验,灵活运用经方,临证不分病种,不分年龄,以纯中医理念配合针刺、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