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战机 之 帝国狮鹫:德国He-177重型轰炸机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被称为德国的“狮鹫”。二战中,德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没有什么作为,唯一成批装备的重型轰炸机只有亨克尔公司研制的He-177,但该型机却由于本身问题多多被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研制的最不成功的作战飞机,不但产量很小,而且多数从未投入过实战。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
客观的说,He-177的技术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整体结构配置也不错,其机身为长筒形;机翼为全金属悬臂式中单翼,机翼上有加热除冰装置;起落架为可收放式后三点起落架,主起落架为双轮,向内折叠收入机翼,后起落架为单轮,向后收入机身尾部,所有起落架的收放均由液压操作。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
1944 年晚春,盟军开始将轰炸的重点放到德国的石油工业上,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1944 年 5 月时,德国的航空燃料月产量为 1,950,000 吨,经过几个月的轰炸,到同年 8 月,德国的航空燃料的月产量骤然减至 16,000 吨。
燃料产量的急剧下滑对德国空军造成了致命打击。重型轰炸机部队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80 架 He 177 发动一次远程攻击需要消耗 500 吨燃料,这一数字相当于 1944 年 8 月德国一天的航空燃料产量。
随着燃料生产的崩溃,重型轰炸机的作战很快便被迫终止,KG1 被调回德国本土,不久便被解散,剩下的飞机则停放在开阔的空地上,任由盟军战机攻击。由于已经没有燃料供应给重型轰炸机了,那么也没有理由在继续生产它们。最后一架 He 177 于 1944 年 8 月交付德国空军,至此,各型 He 177 共生产了 1,094 架。
德国空军曾对 He 177 寄予厚望,但对该机集高速、大航程及俯冲轰炸能力于一身的要求完全超出了当时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He 177 虽然早在 1939 年 11 月就完成了首次试飞,但在此后的近四年时间里,工程师们却一直忙于克服该机身上存在的种种缺陷,而所有试图让其尽快投入现役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
直到 1944 年春末,He 177 的月产量才达到 100 架,总共有 6 支轰炸机大队先后换装 He 177。但当德国的石油工业在盟军的轰炸中遭受重创后,He 177 的战斗生涯也走到了尽头。
即便是 He 177 没有因燃料问题而终止作战,它恐怕也无法取得多大战果。He 177 的设计过于复杂,而且对维护保养工作要求苛刻,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入役后不久便获得了被飞行员们称为“机组杀手”,而这个并不光彩的称号伴随着 He 177 度过了它的整个服役生涯。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
总体评价
如果He-177在设计时就采用类似美国B-17那样的单独四发结构,其主要障碍——发动机的可靠性问题将大大减小。可是德国空军却赋予了He-177一种根本难以兼顾的使命,导致该型机最终成了一个问题机种。1942年9月,高傲的帝国元帅戈林也不得不承认“叫四发轰炸机俯冲,这简直是胡闹!”。但是,懊恼归懊恼,戈林并没有下令改变He-177的设计;整个德国空军也没有表现出对重轰炸机的强烈需求。可见,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
作为重轰炸机的重要指标就是载弹量和航程。可是He-177除航程不输于盟军重轰炸机外,在载弹量上有较大差距。比如He-177最大起飞重量达31000公斤,但最大载弹量仅6000公斤;而哈利法克斯同比数据为29484公斤和6500公斤;B-29最大载弹量更达到了9072公斤。
在机载固定武器上,盟军重轰炸机与德国重轰炸机也有较大区别。前者基本只装自卫用的机枪(口径最大12.7毫米)或者20毫米机炮,而后者除此之外,如前所述,在东线战场作战的一些He-177上还装上50甚至75毫米加农炮来执行反坦克和对地支援任务,这种将重轰炸机当作前线支援飞机使用的做法也可以称为德国特色了。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
在作战指导思想上,盟军重轰炸机使用明确,就是对德国的重要经济、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而德国却对He-177的作战使用没有明晰的计划。除少量用来执行对英国的报复性轰炸外(称不上战略轰炸),更多的是执行诸如对地支援、反舰和反坦克等战术任务。其实,德国空军当时拥有数量和性能都能够满足要求的战术轰炸机,用重轰炸机来执行战术任务,纯粹是浪费作战资源。
从He 177的设计指导思想和作战指导思想可以看出,德国空军对战略轰炸根本就不重视。虽然在二战中,德国空军是独立军种,而且战绩辉煌,但从本质上看,称不上是真正的战略力量!
德国亨克尔He-177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