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解方剂——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0
1
组成
芍药 12g 炙甘草 12g
用法
0
2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0
3
功用主治
本方养血调肝,缓急止痛,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等一切阴血亏虚、津液不足、肝脾不调之症。
来源
0
4
芍药甘草汤源自于《伤寒论》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0
5
五运六气解方剂
伤寒者,本应发热,无汗,脉浮紧,而本条中“反汗出”,说明津液已伤。津液伤则脾土自病,己土湿盛而不升,左路不利而水木下陷。肾水虚寒,肝木闭郁,小便失去固摄而频数,津液竭于内,津液枯燥而发挛急。“拘急者,筋不得舒也。筋者,足厥阴肝之合也。”肝木郁闭日久化热而心烦,故当以肝脾论治。 筋不舒而挛急,应以酸泻之,以甘缓之。《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甘属土,故其效皆在于脾,脾为后天之主,五脏六腑皆受气焉。脾气盛,则五脏皆循环收益也”。甘草味甘温,善补脾胃,健脾益气,使己土左旋,清气上升,带动肾阳,肝木疏泄,肾中相火自肝脾升极至上,积温成热而化心火,左路得利,充养五脏六腑,起到坚筋骨、补肝肾之效;芍药味酸苦微寒,养血和阴,入厥阴敛阳,使君火能入于肾水之中而不致热亢于上,滋阴养血,柔肝止痛。两药合用酸甘化阴,养血调肝,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临证加减
0
6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芍药甘草汤抗炎、抗过敏、解痉、镇痛、止咳、平喘等作用效果明确,临床中应将疾病的病理机制与现代药理学相结合,辨病论治,随证加减,治腹痛。《医学心悟》说“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治小儿磨牙、夜啼多加蝉衣;重症肌无力,加党参、黄芪、乌梅;治颜面抽搐多加僵蚕、全蝎、蜈蚣;治便秘、肛裂加麻仁、肉苁蓉;肾绞痛加玄胡;支气管哮喘加椒目、沉香;阳痿加蜈蚣、仙灵脾;呃逆加刀豆壳;颈椎综合征加鸡血藤、威灵仙;缩阳症加小茴香;腓肠肌痉挛疼痛加木瓜、牛膝。本方合方运用的机会也很多,如治泌尿系结石多与猪苓汤合方;治癫痫样痉挛发作多合抑肝散(白术、茯苓、当归、川芎、钩藤、柴胡、甘草);合大黄附子汤又治闪腰伴便秘,下半身冷而恶寒者。 仲景方的四逆散即本方加柴胡、枳实;加附子即为芍药甘草附子汤。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的临床疗效与芍药、甘草的配伍比例及炮制方法有密切关系。现临床治疗中发现由于其药物使用剂量的差异,治疗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在剂量使用较低的情况下,可能会致使患者胃肠道处于兴奋的状态下,但是在药物使用剂量较高的情况下,则可能会由于浓度过高而抑制胃肠蠕动。通常情况下炙甘草的剂量比越贴近于1:1,其药效组分溶出率也会越高,药动学参数越佳,目前常用配比为2:1和3:1[2]。
[1] 崔晨,耿琦,李敬伟,等.蒋健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嗳气经验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4):23-25.
[2] 宁云红,郭承伟.以21篇临床文献综述芍药甘草汤应用概况[J].中医学导报,2017,23(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