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解读漫步与孤独给生活带来的十个思考
前言:《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卢梭人生的终极之书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人生的终极之书。写于1778年,4月12日。最后一章《漫步之十》还未写完,1778年7月2日,拥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著作的卢梭在巴黎去世。历史总喜欢开玩笑,和他恩怨不断,争吵不休多年的“伏尔泰”后来和他戏剧性一起入了法国的先贤祠,而且面对面。
也许,只有浪漫的法国人才明白,正是因为两位思想家的文化碰撞,才让法国的人文文明和历史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和发展,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文艺的重要思想阵地。歌德曾评价他们说: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这是一次思想与孤独的漫步
所以,作为一个开创一个新时代的先哲,卢梭在人生的最后光阴,沉静下来,变得不再那么年轻,像一个来自遥远原始社会的老者,放下脚步,与之前的文风迥然不同。他谈到了漫步和孤独。死亡之神越来越近,他变得更加无所畏惧。或许,这不只是一次“身体的漫步,更是心灵的漫步,文学的漫步”,更是一次思想与孤独的漫步。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本书非常薄,总共才十章,作者不仅没有写完,甚至连序言都来不及写,就匆忙化作天边最亮的思想之星。像是一本梭罗《瓦尔登湖》缩写版,卢梭沉浸在与植物的对话中,访遍植物,“安宁”如中国的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十次的漫步自我对话中,每一次都是心灵的自我救赎,一个人,只有闯进或住进森林里,回归自我,那时候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人是平等的 。人,天生就是孤独的。在漫步中,感情变得温暖,自然变得简单,自我变得自由,灵魂变得纯粹。
当我第一次一气呵成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原来这么世俗,原来还可以像这本指引的,不用那么世俗地活着。而当我第二次再读这本豆瓣评分已经8.5分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给我带来更多的是平静,因为时隔恰好十年。这十年如十步走来,我看到了卢梭的人格亲切与反省,心理的独语与沉思,也看到了自己十年来不再模糊的意识。我也可以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给自己一个孤独的时间与空间与大自然交流,与自己对话。
解读卢梭的漫步与孤独给生活带来的十个思考与答案:
- 漫步之一 :审视自己的命运
- 第一个思考:当我们不再有亲人、兄弟和朋友怎么办?
人类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生活在尘世之中,于是有了交集,有了生活。因为每个人的命运不同,立场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当我们不再有亲人、兄弟和朋友怎么办?因为你做的任何事情,所思所想,总会有人拒绝。你就得远离亲人、兄弟和朋友,用孤独和自己对话。周遭世俗有多憎恨你,如何应对?
命运它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己的灵魂,它窥视我们的躯壳,它穿过我们的内心。英国流行一句谚语:命运呵,总是最宠爱勇士的。所以,在第一个漫步的结尾,在第一个思考里卢梭给了我们答案:无视他们,在平和中度过余生而快乐。
- 漫步之二 :对真幸福的思考
- 第二个思考:如何面对真假对错给生活带来的困扰?
什么是真幸福?生活是一个假象,很多幸福,是假的。所以,幸福或许就是漫步的时候,身心自由,在鸟鸣与花香、曲径通幽处忘掉了自我,尽情地享受春暖花开,思想也得到解放。有时候,真孤独=真幸福。美国有位社会心理学家曾说: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相爱,被爱,以及理想的实现、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产生的一种心理最大的满足感和震撼感。我觉得这些还不够,因为心理的需求只是幸福的重要部分,更应该是加上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的自我疗伤。卢梭先从感性的角度出发,散发自己的想象力,从独自散步给自己带来的心灵愉悦和独自思考带给内心的欢乐,是真正的幸福;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接触葡萄园和绿草坪,采集植物的标本,沉浸在星空、流水之中,因为生活的本质就是真。
可是生活的真假对错始终困扰着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在第二个思考里卢梭给我了我们答案:我的心,我的理性告诉我,我没有错,就让那些人,让命运去折腾吧,要学会无怨无悔地承受。
- 漫步之三 : 活到老学到老
- 第三个思考:当对永恒的真理发生了动摇怎么办?
”我日渐衰老而学习不辍“,这是公元前六世纪雅典执政官梭伦的一句千年格言。年轻的时候,我们学习,年老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大部分人只在校园期间废寝忘食地学习,等到进入了社会放弃当初的学习初心,直到栽了跟斗,才会变得愈加谦卑。也许,年轻时勤奋学习,以为了年老退休了就不会糊涂。相反,年老的时候不持续学习,倚老卖老也会伤害到了自己和他人。所以,学无止境,真正是永恒的真理。但如果 我们对永恒的真理产生了动摇怎么办?第三个思考卢梭给了我们答案:”年轻的时候是修行才华和智慧的时候,年老是实践真理的时候。人类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无法全面掌握所有的真理“。
- 漫步之四 : 什么是真诚什么是撒谎
- 第四个思考:如何原谅自己和别人?
卢梭有一句终生恪守的座右铭:献身于真理。因为如此,后来快到晚年,他写下了《忏悔录》,这是一部卢梭的忏悔之书,也是一部人类的自省之书。英国作家毛姆曾经在《人生的枷锁》里写到:他真诚地错把自己的肉欲当作浪漫的恋情,错把自己的优柔寡断视为艺术家的气质,还错把自己的无所事事看成哲人的超然物外。……他在撒谎,却从不知道自己在撒谎,当别人点破他时,他却说谎言是美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所谓真相,其实有时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如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所讲的,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或知道大海深处的沙子是白色的还是红色的呢?因为两者都有,所以,我们其实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正是这样,我们如何原谅不真诚的自己和撒谎的别人?第四个思考卢梭给我们的答案是:学会智慧,诚实、谦逊,学会不高估自己。因为从对手那边学到的一切经验,永远都不会嫌晚的。猜你的心,究竟是真诚还是谎言?
- 漫步之五:宁静与幸福的关系
- 第五个思考:幸福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之上?
如同梭罗漫步在瓦尔登湖获得的灵感,卢梭漫步在比埃纳湖获得的宁静一样;又如同鲁滨逊漂流“绝望岛”一样获得的绝望,卢梭躲在“土地岛”获得的幸福一样,当放下了一切,卢梭变成了一个诗人,植物学家,哲学家。他在这里心如止水地呆着,虽然时间不长,却是他回忆起来一生之中最快乐的时光。岛上只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希望这里是他一辈子出不去的“牢房”,虽然只有呆了两个月,诗人宁愿用两年,哪怕是两个世纪去换取永世的安宁。
独处,真的是一个人的清欢,是为了遇见另一个自己。德国哲学家曾经说过:“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所以在第五个思考里,卢梭告诉我们答案:所有的幸福都是建立在闲情逸致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由此可以总结:宁静和幸福的关系:宁静是幸福的前奏,幸福是宁静的结局。学会了独处,享受了宁静,就学会了幸福,也学会了自由。
- 漫步之六: 对善良行为的思考
- 第六个思考:什么样的本性才能扛住不受侵蚀?
对于善良的赐予,如果能获得感恩的回报,那当然非常好,其实有没有回报都无所谓,如果没有获得背叛,那已经是恩赐了。从人生的经历来看,我们轻易去信任别人,帮助别人,可人类是复杂的存在。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换位思考。所以,当我们看透谎言和虚伪,套路和陷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关起门来,或一个地方旅行,因为善本身没有恶,但是总可以躲开世俗的纷扰和干涉。
但是,你若让我勇敢面对,不再逃避,什么样的本性才能扛住不受侵蚀呢?在第六个思考卢梭给我我们答案:如果必须违心地去完成一件事情,不管他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我也不会去做。是的,我守住了善,也喜欢你能意识到真。无论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什么?我的善意是不会折价的。
- 漫步之七:消遣与癖好
- 第七个思考:如何找到并专注自己的兴趣爱好?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类要是能够保持小时候的那种好奇心和一些兴趣爱好到老,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所以,当我们的注意力在太多的事情上面,没有全力以赴去从事我们本身喜欢到老的一个兴趣,那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卢梭喜欢看书和搜集植物标本,从卖掉之后后来控制不住自己变本加厉,发誓要收集世界上最齐全的植物标本。从之前隐居小岛就发誓要搜集岛上全部的植物标本。虽然年岁已老,但是初心不改,也不会太晚。所以,如何找到并专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第七个思考里卢梭给了我们答案:我们应该强迫自己的想象力平息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到周遭的事物上。
- 漫步之八:我对人生逆境的应对
- 第八个思考:如何应对人生的逆境?
每个人都有不如意的事情。喜怒哀乐是我们的家常便饭。作家罗兰曾说:“懂得旅行乐趣的人,往往对平坦好走、容易达到的地方没有兴趣,而偏偏喜欢去找那些险峻的山,未开发的林,或没有人烟的岛。”所以,我们如何面对我们的人生逆境?在第八个思考里卢梭给了我们答案:以身做实践,孤独漫步于户外,一个人出去走走,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那些困难,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如同披头士的一首歌:Let it be。感谢逆境,让我们成长;感谢逆境,让我们不得不成长。
- 漫步之九:我对幸福与善良的思考
- 第九个思考:如何保持一颗初心?
我们常常播种善良的种子,让幸福从你我这边蔓延。于是,有了感动,这就是我们的初心。保持一颗初心,常常要辨别虚假。因为快乐,让我们产生了人性真诚的付出。据说,一个人只要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那么他的人生也永远不会枯竭。所以,我们要学会给予自己的善良,让别人获得幸福,让你我都获得快乐。你懂我,我也懂你。因为善良,所以,永远保持一颗初心,不忘学习。在第九个思考里卢梭给了我们答案:能看到一张张快乐的脸庞,始终对我有莫大的吸引力。
- 漫步之十:我与华伦夫人的日子
- 第十个思考:情与爱是人生的重要事情,如何去面对?
华伦夫人与卢梭的情与爱,或许现在我们不去考究,但是爱情作为人生的重要事情,卢梭选择了坦然面对。在《忏悔录》里,他把自己的感情隐私和个人缺点毫无保留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当太多的人开始中伤他,他都可以不理睬,因为他有自己独处的秘诀,与大自然对话的空间。可情爱这块法国作家拉马丁曾说:卢梭是法国第一位情感作家。这一句话写到了点子上。正因为他所抨击的一切他所憎恨的,所以他就揭露一切自己的缺点甚至罪恶。在第十个思考里卢梭给了我们答案:和华伦夫人“最初的一见,竟会决定了我的一生……我余生的命运就全部交给了她。”
所以,在面对感情缺失的岁月里,卢梭至少是用感恩的心在回望他的爱与恨。而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说:如果有可能的话,会报答这位最最出色女人那里得到的帮助。而这一切,都似乎太晚了。因为1778年7月2日,卢梭逝世于巴黎爱美隆美尔镇。
卢梭
五个方面总结解析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的核心内涵:
最后,在我看来,这本《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本旷世作品,带给我一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它就像宣纸外的留白,又想电影镜头之外的孤独,等着世人来解读。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总结解析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的核心内涵:
①人性。只有人性的释放,才是真正的呈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卢梭不是一个平凡的人,要了解他,一本书完全不够。因为 读者是视角和作者的写作方向是有差别的;
②特质。卢梭对生活的爱和对道德的自我剖析会让我们觉得很真实。这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脱口秀,这些都是文字的历史记录者,把自己放在人类的解剖台上,等待着世人轮番的解剖。这无疑是拥有真诚的特质的人才拥有的思想光辉;
③思考。不管是漫步的思考,都是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人类学会了思考,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一个方面。思考可以修习德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也许会让人类自我的情绪再次获得“安宁”;
④阅读。曾经称赞”卢梭是18世纪全世界的良心'的托尔斯泰曾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所以,良性的阅读可以认知大自然,与孤独对话;
⑤专注力。漫步与冥想。在旷野之中漫步,在无人之境冥想,可把重心让在单一思考一件事上面,才不会左顾右盼。
所以,这本《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不单单是一本漫步独处的书籍,其中阐述的人生哲理和深刻历程,都闪耀着哲学与人文的星光。因为我们幸运的是,还生活在卢梭思想家们开创的智慧时代,不是吗?当最坏的已经落幕,最好的已经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