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奇谈之二十四:唐僧就是俗人一个

说到取经,自然离不了唐僧。这也是这个团队中唯一一个有真实历史背景的角色。我们知道,取经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名号都有寓意,那我们先看看唐僧的一大串头衔:

唐僧,又称唐三藏,俗性陈,名祎,小名江流儿,法名玄奘,别号金蝉子,最后成为旃檀功德佛。

陈祎玄奘,这个没啥说的,人家户口本上就这么写的,《西游记》作者的思维无论怎么天马行空,也不能篡改这个,所以我们略过。

唐僧: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就是唐朝的僧人。由于玄奘西天取经,一路直至天竺,盛名远播,还在天竺的时候,当时连唐朝的皇帝都经由那些来唐的异域僧侣、商人、贵族等口中听说了“唐僧”玄奘的威名,后来这个名号就一直流传下来,成为玄奘的一个尊称。

唐三藏:这个名字也是有历史依据的。本来三藏(zàng)法师是对精通佛教经典中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玄奘法师还在天竺学佛的时候,就因为成绩出色,获得了“三藏法师”的称号。不过,在《西游记》中,三藏(zàng),其实应该读作三藏(cáng)。藏,收藏,贮藏。唐僧是修行者肉身的象征,里面藏着炼丹的三要素,所以叫唐三藏(cáng)。

江流儿:唐僧的父亲本姓陈,但是他还在母胎的时候,父亲就被歹徒杀害,母亲怕歹徒加害他,他出生后,母亲把他放在木板上,顺水放走了,后来被和尚捡到,就起了一个小名“江流儿”。这个故事是作者的杜撰,自然这个小名也是子虚乌有了。可是,作者为啥要给唐僧起这个小名呢?在佛道人看来,凡人不能了脱生死,做不了自己的主宰,就如同被绑在木板上的唐僧一样,随波逐流,是一个“江流儿”。

金蝉子:这个名字是如来佛祖亲口说的: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做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谩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我们知道真正的如来佛祖有十大徒弟,第二个徒弟是号称“神通第一”的大名鼎鼎的目犍连,根本不是什么“金蝉子”,为啥作者揣着明白装糊涂,非要把“金蝉子”塞到徒弟队伍中去,而且顶替的偏偏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呢?

这其实是和“孟兰盆会”的起源有关。

根据《盂兰盆经》记载:目犍连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虽有神通,却救不了其母,只好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法会以祭其母。於是目连照著佛祖的指示去做,诵经施食,终於使母亲超脱。从此之后,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都要举行“盂兰盆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在“盂兰盆会”上佛祖提出自己有“三藏真经”,希望找一个取经人,到自己这里求取真经,永传东土。

“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

很明显,作者在这里又借佛祖之口夹藏私货了。前面我们说过,“三藏”是经、律、论,而这里偏偏说是谈天、说地、度鬼,还说这是“修真之径”,摆明了道教的口风。

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鬼节,“盂兰盆会”的最初来源也是为了超脱饿鬼,而促使唐皇李世民派唐僧西天取经的直接原因也是因为李世民的地府还魂,所以“度鬼”才是西天取经主要目的。当然,取经人这个重担最终就落到了唐僧的头上。

目犍连—盂兰盆会—三藏真经—唐僧,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清楚了吧。

为什么作者又化目犍连为“金蝉子”呢?

我们知道蝉是一种动物,俗称“知了”。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蜕皮”,所以词汇中就出现了一个“金蝉脱壳”的成语。肉身在佛道看来,不过是心性借住的一个“壳子”,修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舍弃这个“壳子”,也就是“金蝉脱壳”,唐僧是修行者肉身的象征,所以叫“金蝉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旃檀功德佛:这是唐僧的最后一个名号,也就是功德圆满后的称呼。阿伟哥开始以为这个名号也是作者的杜撰,查了查资料,还真有出处。

旃檀功德佛,是三十五佛之一,记载于佛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以及《决定毗尼经》。在三十五佛中,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持诵此佛名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阻止斋僧的罪业。

“旃檀”,又名檀香、白檀,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珍稀树种。据说最早的佛像就是由旃檀雕刻而成的。

  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九十日。波斯匿王思欲见佛,刻牛头旃檀作如来像,置佛座处。佛后还入精舍,像出迎佛,佛言:“还坐。吾般涅槃后,可为四部众作诸法式。”像即还坐。此像是众像之始。

很传奇的一个故事,不过至少说清楚了一件事——旃檀佛像是佛祖尚在世的时候,信徒依据他的真容雕刻的佛像。那么,不管旃檀功德佛和旃檀佛像能不能直接划等号,作者想表达的寓意也就很明白了吧——修行前唐僧是凡人肉身的寓意,修行后唐僧是佛祖形体的象征。

旃檀佛像

(0)

相关推荐

  • 七十五、论功行赏

    取经结束了,虽然是残经,不过从一开始,重点都不是经.重点是取经人,以及取经人一路办的事. 再次回到灵山的取经队伍,虽然还没有任何职称,但是状态已经大大不同了.比如孙悟空,历经八十难,终于修成正果,成为 ...

  • 唐僧如此愚钝,为啥还能成为旃檀功德佛?这个果位有何寓意

    题:唐僧如此愚钝,为啥还能成为旃檀功德佛?这个果位有何寓意? 文/姜子说书 <西游记>故事里,唐太宗李世民见了南海观音菩萨显像,指示西方有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特着法师玄奘,远 ...

  • 《西游记》中,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那么金蝉子是什么来历?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唐僧俗名陈玄奘,小名唤作江流儿.他是个弃婴,从娘胎里出来就被母亲放在洗脸盆里,随水漂移,被长安城洪福寺的和尚收养,教化,身世可怜.后来被唐王李世民选中,做了去西 ...

  • 成佛后唐僧的职位排在前面,为何悟空的地位反而比他高?

    (蜗牛看西游第5516期) 文/蜗牛 取经成功后,唐僧师徒都得到了不同的封赏,唐僧成为旃檀功德佛,悟空成为了斗战胜佛,按照逻辑来说,唐僧的职位排在悟空的前面,但是,为何悟空的地位反而高于师父呢? 唐僧 ...

  • 西游世界的二十四件法宝中,与太上老君相关的法宝共有多少件呢?

    (博士论西游第五〇〇讲,选自<西游谜中谜>(319)第七章――老君法宝之谜) 在上一讲,对于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合理推断,我们认为,尽管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这件法宝与太上 ...

  • 西游奇谈之二十:大闹天宫原来闹的是自己

    猴王在花果山立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号,玉帝派托塔天王父子前来讨伐,一番争斗之后,天兵败退.没奈何,玉帝只好二次招安,猴王重上天庭,当上了齐天大圣. 玉帝了解大圣的脾性,专门给他建立 ...

  • 西游奇谈之二十二:给仙佛神圣排个座次

    , 很多人认为,十万天兵天将都拿大圣没有办法,佛祖一出马,猴子就束手被擒,说明<西游记>里面佛祖的本事最大,更有好事者按照能力的高低列出武力值排行榜.可是满天的仙佛神圣真像聚义厅里的一百单 ...

  • 西游奇谈之二十五:凡仙之分在此一线

    唐僧是一个凡夫俗子,偏偏当上了取经团的团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西天佛祖只认唐僧这张脸呢.不过这也说明了肉身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虽然要达到修行的最终目标一定要舍弃这个肉身,可是没有了这个肉身, ...

  • 西游奇谈之二十六:千面猴王

    大圣望眼欲穿终于等来了取经人,取下了两界山(五行山)山顶上的金字压帖后,一声响亮,天崩地裂,大圣从山下的石匣中蹦了出来. 大圣脱身五行山,转眼之间,又入了唐僧的伙,正是所谓出彼身即入此身,只是唐僧这个 ...

  • 西游奇谈之二十八:凡马换龙马,值了

    行者不情愿地被戴上了紧箍咒,只好继续西行了.在观音菩萨的"定心真言"的加持下,行者再也不敢轻易撂挑子了. 接下来,取经团队的第三个成员就要出场了.他是最低调的成员,以至于大多数人都 ...

  • 西游奇谈之二十九:你是能,还是熊

    话说唐僧师徒二人带着新入伙的白龙马继续前行.这一日,来到了"观音禅院",寺中有一个二百七十岁的"金池长老".这个超过人类长寿记录的老和尚,如果在道家,也算是&q ...

  • 西游奇谈(二)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主角,应该无可争议,只是为什么偏偏是一只猴子,则莫衷一是. 执着于考证的人,说他是唐朝的一个武将出身的僧人,俗名车奉朝,法号悟空,京兆郡云阳县人,祖上是北魏拓跋氏. ...

  • 西游奇谈之二十三:为了超出三界,大圣只好分身了

    如果按照禅宗的做派,<西游记>顶多两回就可以结尾了,因为按照六祖慧能所说的:"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只要明心见性就可以了,其它的都属于头上安头,狗尾续貂.按照道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