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儿童的“残忍”(干货推荐)
我们发现,在儿童中,存在着一种“孩童的残忍”。他们或者会打骂同伴、破坏物品、欺负弟弟妹妹等,更常见的,很多小孩会残忍地对待小动物,摔猫、烧蚂蚁、扯断尾巴等。这些行为,在成人看来,是残忍的。但在儿童自己看来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儿童是否有了解他人想法及感受的能力,儿童又是如何看待并表现其行为的。在教育及心理学中,这些问题被归为儿童的道德与社会性发展。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附加@Justin Lee关于自我道德发展的经历】
第一阶段
2~5岁,自我中心
孩子们完全是自我中心的,一切的行为目的都是满足自我的愿望并且避免外界的惩罚。这种愿望可以是愉悦、好奇、安全感等等。
【那时之所以这么残忍,是因为心里只有自己,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自己准备的,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为自己提供吃穿的人,家里用的动物是为了给自己提供好吃的肉,而别的小孩子是为了陪自己玩儿而存在的,至于其他的东西也都是为了让我觉得好玩儿准备的——让它们活着是为了好玩,伤害它们杀死它们也是因为好玩,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残忍”。】
第二阶段
6~8岁,权威服从。
儿童对于正确或者错误没有明确的概念,驱动他们行为的,是家长、老师等权威人物的想法或者规定。甚至对同一事物的道德判断,会因为在不同的场景,不同权威人物而变得不同。
【后来上学了,学会了区分有益的动物和有害的动物,觉得惩恶扬善是使命所在。于是开始保护青蛙、保护蜜蜂,而对偷吃的老鼠和捕捉青蛙的蛇则是杀之而后快。那时候胆敢徒手把蛇扯断、敢用汽油烧老鼠——善与恶的区分并没有让我告别“残忍”,反而让我做残忍的事情更加心安理得并理直气壮。那时候之所以残忍,是因为被善与恶的教育迷了心窍。】
第三阶段
8~10岁,初步自律。
儿童对于道德的判断,渐渐从权威服从变成了自律,儿童开始理解校规、家规、法律、普世价值等外在的规则。儿童开始能够从他人,从集体的角度去思考自我行为的意义和结果。儿童的道德判断已经开始摆脱外界的约束,并产生自律的萌芽。
【我隐约意识到,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是有生命的,并不是为我们人类准备的,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意识到这一点对我来说极其重要,我发觉那些以“善恶”为名的杀戮,多么的残忍而血腥!我从那时才学会尊重生命,慢慢远离残忍。】
第四阶段
10~12岁,道德自律。
儿童开始自主地思考善与恶,公平、利他等概念。儿童逐渐拜托了法律等外在道德条约的束缚,慢慢发展出了真正的对于他人、对于事物的同理、同情的体察,开始更多地,由自我内在的判断,做出道德的决策和行为。
【过了很久我才明白我妈的意思:虽然为了食物而屠宰不可避免,但温柔地对待刀下亡灵,至少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加柔软。至此,我觉得自己真正与童年的残忍告别了。现在想想,我妈那句话,或许只是让我不要把鸡血弄得到处是,而我却从中理解出善意,也算是心有所思、固有所得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以上可以看出,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同的阶段,是与成人不同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具体的年龄阶段特点,捕捉儿童敏感期,善加教育和引导。当家长发现儿童有较残忍的行为时,可以试着从下面几点来寻求解决。
1、避免过度焦虑以及过激的处置
无论是关于道德决策,还是儿童的同理心,都有其本身的发展过程。如果父母在儿童幼小时,对于儿童的“残忍”行为,过分焦虑,大声呵斥乃至体罚,或者说出“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等话时,儿童并不能够准确地理解父母表达的意思。反而,幼儿是趋利避害的,是寻求安全感的,他们会因为父母粗暴的对待,压制自己的行为以获取安全感,取得虚假的“道德提升”。
长此以往,儿童会发展为“讨好型”或者“叛逆型”的孩子,削弱自我的力量以及遵从自我内在认知而自由、勇敢地行动的能力,甚至孩子会产生冷漠的倾向。同时,虚假的道德,是孩童顺从周围世界、获得安全感的方式,其本身是脆弱的,在遭遇人生打击、周围社交改变或者战争、革命等变故时,有时会突变为真实的残忍。人性中的残忍本能,只是被暂时压抑,而不是由于自我的发展,变“残忍”为“慈悲”。
2、客观的归因方式及民主的家庭氛围
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认知。例如儿童走路被凳子绊倒,有的父母会说“这是凳子的错”。这种对待方式,会潜意识地告诉孩子,无论做什么,他都是正确的,这自然会加重儿童的自我中心倾向。又或者,父母在家庭中十分独裁和垄断,要么父亲或母亲说的完全对,要么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在儿童观察周围的世界时,他自然会觉得世界是武断的,他人的想法,可能是不重要的。同时,独裁的不融洽的家庭关系会加重儿童的不安全和焦虑感,而当儿童不能向父母正确地宣泄情绪时,就可能会转移到弱小的事物上。
所以父母要客观地对待儿童,教会儿童在生活中,正确地评判正确和错误,认清孩子自己的责任,引导他能够客观淡然地处理自我同他者的关系。同时,家长应该发展民主的家庭氛围,多尝试将儿童拉入家庭决策的讨论中,在家庭的互相讨论中,既让儿童学会正确地表达自我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想法,慢慢走出自我中心化的倾向。
3、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例如在8岁之前,儿童不太可能理解爱护、敬畏生命等概念。对儿童来说,体验重于说教。一场田园探秘科普之行,一部将动物拟人化的动画片,一本生动的注入情感的绘本,一场角色扮演或者角色互换的家庭游戏,都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儿童,其他生命也是和自己一样,有感受、有情感的。
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通过各种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通过游戏的方式,影响幼儿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知,使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接受成人的教育,并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作为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视角,设置合理、客观的体验式的教育。对于更高年龄的儿童,也常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向儿童讲解普世的价值观。
4、儿童群体的引导
除了家庭,学校和儿童的朋友圈子,也是影响儿童认知及其行为的重要因素。人作为群体性生物,本就有屈服于群体压力而做出不良行为的倾向,儿童更加看重朋友们对于自己的接纳。儿童的友谊,既不稳定,又有很强烈的排他性。儿童有时会迫于同伙的压力,而做出像杀死一只动物或者欺负某个小伙伴之类的行为。在儿童圈子中,这些行为会被作为勇气和忠诚的考验。
于是,我们更加需要学校、家庭对于儿童行为的引导,注重在平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敏感地捕捉儿童正向的行为,加以及时的关注和鼓励;对于儿童可以吸引他人注意的行为,如打架、欺凌等,在教育与疏导的同时,避免采取诸如罚站等能够强化儿童“被关注”感的处理措施,这时最好的惩罚是阻止儿童获得同伴的关注,无论这种关注在成人看来是好的(获得奖励),还是耻辱的(比如被罚到讲台、和老师吵嘴等),这时应切断儿童因错误行为而在群体中获得关注的途径,私下冷静地加以教育和引导。同时,学校、家庭、社区也要多组织儿童的聚会和群体性的活动,引导孩童群体积极的目标导向。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儿童有撕纸的权力,儿童有玩火的权力,儿童也有烧蚂蚁的权力。这些是讲,儿童,尤其是幼儿,正是通过天然的好奇心,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站在儿童的角度,儿童的一些“残忍”行为,有着双面的解读,他们可以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作为家长,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放低到孩子的视角,以孩子的角度,敏锐地觉知,同时,为儿童营造开明、客观的家庭氛围,呵护儿童真实自我的力量,循循善诱,让普世价值,让善良与聪慧,让宽容与体谅,自然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