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的丰富多彩美化和提升人才的心境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也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李旭旦教授非常重视人文发展的地理环境,认为“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谐应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不但能够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美感,而且还能够美化审美主体的心灵,优化和完善人们的心境。
01
自然美具有生态的和谐统一
一般而言,自然美生机盎然,在生生不息中达到了生态的和谐统一,灌注着生命情调和生命气息,能够为审美主体提供琳琅满目的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能够使审美主体在联想和想象中进入到一种自由的境界。这种自由的审美之境,既具有庄子逍遥游的意味,又具有陆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嵇康“游心太玄”的自由翱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极大地拓展人的辐射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仿生创造的能力,这对于促进人才开发是非常有利的。
02
自然美育是一种特殊审美教育
从自然对人们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自然美育就是指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特别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而实施的美育。中国地广景多,既有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又有北国风光的林海雪原;既有浩瀚的大海之美,又有茫茫的塞外大漠;既有雄视天下的泰山之雄伟,又有云雾缭绕的黄山之秀美。祖国这些美的风光能够美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心境。
追求人格自我完善
人们可以通过对自然美的观照,升华情操,提升人格,更加自觉地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陶渊明赏菊,周敦颐爱莲,郑板桥喜竹,他们都是在物我化一中领悟了人生,砥砺了品格,表现了他们借赏景而修身自勉或自我激励的旨趣。陈毅元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就是通过对青松的欣赏和玩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我即青松,青松即我,表现了一个革命家的高尚情怀和理想人格。
提高人文素养
观照自然美,能够开拓视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由于自然景观已经成为人化的自然,因此,人们既可以欣赏自然的形式美,拓宽审美视野,又可以通过了解自然美的历史变化,丰富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自己的心境。
培育美好的自然情感
观照自然美,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培育美好的自然情感。自然美具有不同的风格,客观上与欣赏者能够形成一定的心物同构,欣赏者通过欣赏各种风格迥异的自然美,有利于促进生理结构与心理结构的协调与平衡,使人的身心互动更加和谐,促进智商与情商的动态互动与和谐发展,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积淀坚实的身心基础。
促进审美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观照自然美,能够促进人们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想象是一种发散思维或者辐射思维,通过欣赏自然美,有利于促进审美主体的思维更加活跃,反映更加敏捷,思维视野更加宽广,更加富有创造力。
柏拉图非常重视自然美对于人们心灵的熏陶和影响。他在《理想国》中谈道:“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就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在这段话中,柏拉图已经把自然美与把自然美的描绘即艺术美紧密的联系起来,强调了美育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在观照自然美的时候,我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与自然美进行了互动,我们能够以新的审美眼光去观照自然美,以新的审美心理结构去体验和感悟自然美,从中获得新的审美联想和创造性想象。从创造学的角度来看,想象是创造力的核心和关键,因此,通过对自然美的观照,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这对于促进人才开发显然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