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他的三观只能由周围人决定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曾说过:“我认识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读书的,一个都没有。”也许这句话略显极端,但是足以说明读书的好处。一个人的格局完全取决于他的三观,而当一个人不读书的时候,他的三观往往只能由周围人决定。

三观形成受周围人的影响

一个人的三观最早的形成就是源自于我们的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们的耳濡目染,日子久了,不知不觉就形成了最早期的三观。我们开始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开始用他们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之前很多人谈到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其实也就是这个缘故。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身边会有更多除了父母之外的朋友,还有周围的邻居等等。这些人说的话,做的事也会对我们造成深远的影响。这里最贴切的例子应该就是孟母三迁了。孟子最早居住在坟墓附近的地方,孟子开始学着周围人,和孩子们玩起了祭拜焚香的游戏。于是孟母搬家了。第二次住的地方靠近闹市,不久孟子就学着别人买东西的样子,还讨价还价。于是孟母再一次搬家了,最终搬到了学堂附近,孟子开始学着别人学礼仪,开始想要读书,孟母才把家定了下来。

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家庭出身是我们无法决定的,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是我们难以决定的,毕竟现在的住房成本这么高,很少有父母能做到孟母那般去不停的搬家,甚至能给孩子买学区房的也更是少数。这种情况下我们其实能做的就是靠自己。因为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自己。而最简单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读书。

开卷有益

很多时候大家会希望别人推荐一些书籍,哪些是好书,哪些值得读。其实在我看来,我更认同宋太宗所说的,开卷有益。其实无论好书还是坏书,只要你读的书足够多,你自己就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正如我们看待这个世界不能只看美好的一面。当你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一定会有所感悟。

现在的人读书读得太少了,更多接触的都是来自于网络整合提炼好的碎片信息,这样的我们少了对于知识的独立思考,读书最重要的核心不是在于读,而是在于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提炼,你会发现有时候读过很多书的人,也许无法完整复述出来每一本书的内容,但是通过思考训练出来的思维和能力却无形中的已经印入他们的脑海。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些书,多少总是有益处的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