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失落的南美大国,曾经是全球第8大经济体,如今已沦为三流国家
文/格瓦拉同志
二战结束后,伴随着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内部政策的调整,使得某些实力相当强的国家开始风光不再,甚至越混越惨,直到今天依然未能重返巅峰状态,可谓失落至极。就南美洲而论,最失落的大国莫过于阿根廷。那么,阿根廷当年到底有多强盛?它现在的生存状况如何?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南部隔海峡与南极洲大陆相望,西接智利,国土面积约278万平方公里(南美洲第2),总人口约4469万,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是个多种族混居的国家,其中白人移民(主要来自西班牙、意大利)及其后裔约占总人口的95%,绝大多数国民信仰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阿根廷行政区划图
阿根廷本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6世纪中叶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时间长达200余年,直到1816年7月9日才赢得独立,并建立共和国。阿根廷独立后,由于各地军阀混战不已,导致国家长期陷入动乱和分裂当中,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趋于稳定。此后,阿根廷政权长期被军事独裁者掌控,直到1983年才建立起比较稳固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说句题外话。阿根廷独立后,始终对距本国东海岸约500公里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声称拥有主权,拒不承认英国的统治权。为收复“失地”,阿根廷在1982年4-6月间曾跟英国兵戎相见,结果不仅遭遇惨败,而且还“连累”时任总统加尔铁里下台,可谓损失惨重。不过,经此一战,阿根廷却意外地终结军事独裁统治,从而开启民主化进程,由此来看,未尝不是件幸事。
马岛战争中的阿根廷士兵
作为备受命运眷顾的国家,阿根廷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完全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就主要矿产资源而而论,截至2015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4亿桶,天然气3500亿立方米,可开采页岩气22.7万亿立方米,可开采页岩油270亿桶,煤炭8.3亿吨,铁矿11亿吨,铀矿2.94万吨。除上述主要矿产外,金、银、铜、铅、锌、硼酸盐、粘土等资源的储量也相当丰富,堪称坐在“聚宝盆”上的国家。
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大国,阿根廷享有“世界粮仓”、“世界肉库”的美誉,可耕地面积达2720万公顷,牧场面积达14210万公顷,共占国土面积的60%左右。由于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气候温和,阿根廷境内能够大规模的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葵花籽、马黛茶等作物,并适宜放牧牛、羊、鸡等牲畜,是全球最大的马黛茶和最重要的牛肉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虽然农牧业产值在GDP总值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下滑,但依旧能达到21%-24%的水平。
潘帕斯草原牧场
作为森林大国,阿根廷的森林面积达125.3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45.1%,盛产多种高档、优质的木材。与此同时,阿根廷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盛产鳕鱼、鱿鱼、对虾等鱼种,年捕捞量在70万吨左右。除此之外,阿根廷还富含水力、旅游资源,其产值在GDP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战结束后不久,阿根廷利用列强放松经济控制的良机,利用大自然的恩赐,积极鼓励发展包括石油开采、冶金、电力、纺织、水泥等在内的民族工业,并加大粮食和肉类的出口,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人均GDP一度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民众由此过上相当富足的生活。到二战爆发前,阿根廷已成为全球第8大经济体,其成就令世人瞩目。
庇隆是导致阿根廷由盛转衰的“罪魁”
然而,随着庇隆政权(1946-1955年)的上台,阿根廷开始推行所谓的“正义主义”,通过没收英美等大国在阿根廷的资产、限制外国资本发展、加强国家干预的方式,来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在国内推行高福利政策。虽然庇隆的改革措施取得一些成效,但随着国际粮价、肉价的暴跌,再加上阿根廷连续多年的旱灾,导致庇隆推行的政策难以为继,并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由世界经济大国逐渐退化为三流国家。
庇隆下野后,阿根廷接连不断地发生政治和经济危机,期间虽然经历了90年代的短暂繁荣,但由于政策波动性大、外债居高不下、贪腐现象盛行、政府效能低下等原因,导致阿根廷经济发展起伏不定,民众生活水平提升缓慢。但尽管如此,阿根廷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依然在南美洲位居前列。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阿根廷2019年人均GDP为10006美元(约合70042元人民币),属于中等收入偏上国家。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的人均GDP虽然不低,并且政府重视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但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物价高昂、社会治安奇差,导致民生状况其实相当糟糕。截至目前,阿根廷的基尼系数高达0.424,贫困率高达35.4%,失业率高达10.6%,凶杀率达5.3/100000,新生儿死亡率达6.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达8.7‰,国民营养不良率达3.8%。上述数据令人忧心,也值得执政当局引起高度关注。
参考书目:《列国志:阿根廷》、《阿根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