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文”不要再提,高考已多风雨……

釉叔
学习/考试/就业… 法语的方方面面

又是一年高考时。如果不出意外,这段时间朋友圈、微博、微信怕是会又有一波对比——“法国高考作文题vs中国高考作文题”。无非是想搞个大新闻,把我国高考批判一番咯。高考是有问题,我也是站在批判一边的,但是“靶心不对”的批判,会让批判失去力量,控制不好冲动还可能沦为“喷子”。

先来看一下热传的“法国作文”吧:

图片转自微博

把图中题目,和我们高考的作文题一对比,不用多加评论,吃瓜群众的反应已可预期。“别人家的作文题目,独立思考、思辩精神、深刻洞察、人生探索…… ”然而,有可能发布的人不知道,更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些题目,其实是法国高考(准确地讲,法国的BAC不是高考,而是高中毕业会考。出于方便,下文姑且继续这么称呼)的哲学试题,虽然都是要写文章,但是把人家的哲学题目,和中国的语文题目放一起,两个对比项本身不合理,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缺乏说服力。顺便说一句,不要看这些题觉得很高深,无从下笔,其实有写作套路,法国学生高三也是上哲学课的。都知术业有专攻,我们没有专门学过哲学的人,往往觉得“哇,哲学,好高深哦”,但哲学系的同学可能并不这么想。

既然拿哲学科目跟语文来比是不合理的,一定有人好奇,那法国高考考语文吗?有作文吗?其实法国BAC确实有“法语”这一科的,它的性质才相当于我们的语文。我们以2017年法国BAC理科和经济社会科法语的试题为例,稍微观摩一下:

主题是小说中的人物研究,给出了三段文本,Text A: 普鲁斯特《去斯万家那边》节选;Text B: 杜拉斯《太平洋大堤》节选;Text C: 加缪《第一个人》节选。然后每段文本大概各一页A4纸吧,我就不粘贴了。

看具体的试题要求。时间4个小时,法国是20分制。第一部分4分,阅读后回答问题,小说中的这些人物对于他们发现的虚拟世界的感触是否一致。重头在第二部分16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三题都答,而是三选一:要么就Texte B杜拉斯的文字写一篇评论,要么写论述文“小说创作中,是否仅通过人物与他所处的现实的关系来塑造人物?基于对给出的三段文本的思考,以及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的作品和个人阅读经验来论述。”再或者就是创作了,依照给出的三段文本中作者的写作方法,想像一位观众在讲述自己印象深刻的电影中的故事。字数要求是50多行,需要介绍到电影,并描写从中体会到的感情以及由表演引发的多样化思考。

以上就是整张“语文”试卷的内容了,主要也就是文学鉴赏,远不如哲学题那么吓唬人吧?虽然我们看这样的命题方式,还是会觉得困难,那是因为平时训练的重点不一样。法国学生的commentaire(评论)和dissertation(论文)是有大量练习的,写几个部分,例子要怎么举,都有严格的规定,有人戏称法版“八股文”。而我们高考的作文,其实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是大的。同样的主题,有学生立意高远,文采斐然,直击满分,也有学生写出一坨翔。就我个人而言,高考语文题第一反应的槽点,就是阅读题里,经常要揣测作者什么意思,这么写是想表达什么😅我初中真是恨死鲁迅的文章了,几乎每一句话都要做笔记,都可能成为考点……

这么看来,还是拿哲学来跟中国作文题对比,才能引起话题,这也正是我们目前媒体的逻辑,并且这个趋势扭转不了。没有话题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基本就失去了一切(尴尬的围笑🙃)。这样的背景下,其实甄别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教育的过程中亟待加强的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