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玩儿手机的人,他们怎么让自己躺着挣钱?

我去报了个夜大课程

学了点前沿干货

这篇有4200字,看起来费神

前两周我帮一个小姐姐剪了个30s视频

收了500rmb

她是我旅行路上认识的新朋友,也是我为数不多的抖音粉丝

视频做完后,我如释重负

但钱还没有在包包头揣热乎,转手就去报了个学习班

那个班非常接地气

叫做【如何做一个百万抖音大号】

课程不长,为时一周,价值499元

这个LIST,就是从这件左手进右手出的500元得到的

很多人叫嚣着看不上【抖音】

却不知这个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那个课程,完全是出于好奇

因为年初的时候在抖音关注了【蛋解创业】,一个讲创业的北京胖子

我看着他们的粉丝从20多万涨到了200多万

有种老母亲看娃儿成长的心情

后来这家机构频频开始在各大平台发力

于是我果断地报了他们这门课程

原因很简单

没得实战的嘚哔嘚,都是眼高手低的天上神仙

报这个课程的人,肯定都是内容领域有所求的人

对于普通人而言,方法论的意义不大

但是触及了我灵魂的

是科技的力量

天哪~未来的世界,已经不可能靠想象了

靠什么?

靠数据和自动化

数据化发展到今天,就是科技的进步推动

它是个指令类的程序,不停歇地在后台跑量,把数据拿回来后,就无止境似的归类、总结

所有的数据,都在帮助人们做决定

因为我们都是,纠结的人类

你得懂点什么

你还得会说点什么

那就来说说,这个世界的变化

很多渠道都在分发一个信息风向标,大致意思是:

过去的模式不行了,未来xx职业要消失了……恐慌表象,让人不明觉厉,但又茫然至极

太不负责任了

在我的评测里面,没有不行和消失,而是全部升级了

举一个大家都在玩儿的东西【今日头条】和【抖音】

我们现在都搞明白了,这两个玩意儿是一家公司生出来的,并且都是算法机制

意思就是,你喜欢看什么,机器就推给你更多

让人在这里面沉浸,耗时间,上瘾,离不开

于是很多人对这个看透了之后,就有种【生怕上瘾】的罪恶感,鼓吹着新生事物的魔性,哀叹

“现在这个世界,好失望啊”

“节奏这么快,大家都弱智了吗”

“这个社会,越来越肤浅了”……balabala

而本质呢?

本质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公平了?

机器人给大家投食,不是看谁跟自己关系好,哪个送钱送得多,谁比谁更会癞皮狗,你逼格够不够……

而是全靠市场数据

更多的人喜欢你或者关注你,你就能赢得市场

而不是靠过去那些偷鸡摸狗骚操作

(当然这是0-1的过程,高阶版本,肯定都是人民币玩家)

这意味着

你没得两把刷子,你想靠着走捷径,你想用关系户癞皮狗绑定去拿市场的暗箱操作

都会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大家越来越聪明,而逐渐失效

考验硬核的时代,来临了

也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垂直细分,深耕细作

这个年代,你不懂点啥,你懂了不能说出点真知灼见的门道

可能在未来,混不走了

更加科学的数据体现,骗不到人

而你稍微想要用骗人的手段来做数据,被暴出软肋也只是时间问题

没有硬核

连人民币玩家的进场资格都没有

重新理解躺赚

重新理解【个人商业模式】

这才是最近一直在想的【核心问题】

在今天这种表白日讨论,显得极其不合时宜

什么是个人商业模式

企业出售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产生效益,构成了商业模式

个人能售出的玩意儿,本质上就是时间

个人卖时间,传统来看,就只有三种情况:

1、搞批发,单位时间打包卖一次,省心

2、搞零售,把单位时间价格提高一点,也是卖一次,要费神点

3、做版权,把单位时间价值提高,可以卖多次,也可以一次性出售,但是回报率更大,这种有门槛

但是在中国,有了互联网和新兴科技之后,时间概念发生了空间变化

也就是出现了第四种情况,大家一般叫的【斜杠】

4、搞产业结构,就是把1、2、3点类的售卖时间模式结合起来

很多商人或者企业,都会在产业结构上冥思苦想

这个源头,我找到了教科书的解读,叫做:

波士顿咨询集团法

这个方法是战略管理里绕不开的,它就是教企业在做战略管理时,首先将业务进行分类

这个类别有4类

1、明星类业务:高增长,高份额,属于可以投资的潜力股

2、现金牛类业务:低增长,高份额,是能靠着这个吃饭生活的成熟类业务

3、问题类:高增长,低份额,是那种商业模式还没有跑通的,但是目前来看又增长性很高,想要维持份额就必须投入大量现金,至于能不能提高,不确定

4、瘦狗类:低增长,低份额,一般可以自给自足,但是也不温不火,也许会被淘汰,也许会成为一个现金入口的替补

企业之所以叫企业,而不是做生意的摊摊儿,就是它的商业管理中,做的是产业结构分析管理,思考的是矩阵模式

变量如此多,结构做起来肯定就更复杂

很多人会觉得这只有企业才受用

但是我觉得不!

个人商业模式,有太多的借鉴之处

每个个体身上,都有【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归类的那四种特点

1、明星类业务,对应的是个人发热发狂的兴趣,你愿意投资,还不怎么考虑收益
2、现金牛类业务,对应的是本职工作,不干这个,饭都吃不起
3、问题类业务,对应的是家有余量的投资,什么炒股、投实业balabala,反正看着现在大家热门挣钱的行当,总想着自己去尬一脚,想有点收益
4、瘦狗类业务,对应的是本职工作外,可以参与的副业,挣点零花钱的额外工作,补贴点家用

这样一比对,人的高低层次基本就拉出来了

大部分普通人,他只有【现金牛类业务】,可能这一项内容都耗尽了元气

有些脑子转得快的,会叠加【瘦狗类】和【问题类】,运气好,还是活得相当滋润

玩儿【明星类】的,肯定家底要殷实,不小心就能搞出个暴力增长

但能把四项内容都纳入个人发展考量的,凤毛菱角

其实这很正常

因为这样做战略管理的优秀企业,也少之又少,或者说,他的进入门槛,无比的高

个人商业模式 方法论

所有方法论实践之前,都是先排查、总结和分析

商业模式在企业内部的运用,更是像一道复杂综合的数学题

那些公式你好像都会,但是一进入解题环节,就只会写两个公式出来凑点分数,题目依旧解不开,哪怕一个错误答案都写不出来

1、排查+总结

如果按照矩阵的分类,就是排查出自己拥有的类别,并且要极度客观

几乎每个人最能排查的,就是【现金牛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原因很简单,本职工作,必须干得相当出色,才有余力去思考其他类别,不然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个卖时间的批发商,要赚得多,那时间就要多

如果自己是个上班族,那很惨,人人都只有24小时,公平

如果是个生意人,那就只有低价去采购别人的时间,人力时间越来越贵,难

所以很多人无力思考结构配比

就是因为本职工作并没有足够高效,但又在被社会形态和其他自媒体鼓吹什么【斜杠青年】

我敢确定的是,本职工作,也就是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工作都干不好,其他类别大概率都搞不出个所以然

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也没有什么秘诀门道的

基本和健身是一个思路,定目标,花时间,找方法,或者请专业人士指导引领,然后就是无止境、十年如一日的训练,克制饮食诱惑,直到这个训练,成为自己身上长出来的肌肉

就这么简单

但是能不能做到,另说

2、看变量,调整结构

比较悲惨的是,很多按照科学归类和客观分析出来的企业或者个人结构,占大比例的都是【问题类】

问题类的业务,就是看起来市场增长还挺好,但是自己在里面所得很少,想要保级,就要持续投入资金或者时间,更不要说提高了,不可控

遇到这种情况,经常就会思考:

这类业务,有没有机会转变成【明星类】有潜力发展,或者成为【现金牛】保障,亦或者该早点淘汰?

这就是我看到很多人做的【转行换职业】的现象,大部分人,都是做的淘汰决定

但在我看来

并不是原来的行业或者职业没有做头,没有发展了

而是,他从来都没有建立好自己的【核心内容】,于是变得随波逐流

换行业是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因为时间成本的浪费太高,以及,能力平移的门槛更高

意思就是,你年轻时候,时间还不怎么值钱,用不值钱的时间,学了入行入门的技能,收益回报是在未来的复利空间

但是,你没有等到复利产生效益,就把本金取出来去搞其他的了,然后又要等复利生息的收入,但那个时候明显就不划算了

不划算是因为,年龄升高,生存成本更大,那必须单位时间的价值更高,可是学习的时间是廉价的,因为不可能有太高的产出

而这个世界,再猛的学霸都要学习,只是学霸的效率高

并不是人人都是学霸的

也就是能力平移,门槛高

与其换行放弃,不如调整结构

而调整结构,同样不是什么商业秘密问题

只需要用一个商业公式套用一下:

赚钱=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

看自己的结构,在以上三个变量共存的情况下,哪个是最好的,哪个是次之的,哪个是最差的

原则上,都是把结构调整成为:

活下来、活得好、活得有发展

3、做变量努力

依旧是那个公式,里面三个变量,可以诠释绝大部分商业问题

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空间值

但更好的,肯定是三个变量一起增长,而不是独立挂靠

比如流量好的个人,传统模式就是资源渠道猛,认识这人认识那人的,十多年前,在经济发展迅猛的时候,这个流量就是人与人的阶级区别,它可以影响转化率,控制着赚钱的最大变量

比如客单价好的个人,一般都是身有技能的蓝翔技校模式,技能越好,客单价会做得越高,它同样可以影响转化率,得到好的结果

而转化率,并不是单独存在,它一定有所依附

要么依附于流量,要么依附于客单价

转化技能,就像个中间商过度,是能力上的临门一脚,同样考验专业感,心理把握,乃至商业洞察

在我心中,一个搞广告搞策划咨询研究的人

本质上,就是在研究人本身

公式是固定的,道理是简单的,我们要做的努力,就是战略上的选择和战术上的刻苦运用,找到最合适的个人方案,去达到目标

而努力这件事,就非常反人性

想要好,那就不要成天让自己活得特别舒服

生活舒服了,往往其他哪里都很痛苦

总结:时间复利

看到这儿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每句话都要用脑子

最后的总结,只能落回时间复利的锚定上

个人商业模式的构建,最好的产出就是明天

它享受的是时间复利,以及自我愉悦

我相信的人类活法,是出生即痛苦

七情六欲的折磨、人性弱点的环绕,无时无刻不在

而至高无上的享乐主义思想,也是人性弱点的麻痹

与其这样,不如从一开始就让自己限于不舒服

做的事情有点难度,吃的东西克制一些,保持对存活应该有的危机

那这其中收获的快乐,才是弥足珍贵的复利感受

世俗的成功是有钱有闲

仙界的成功是度化人间的痛苦

就像在商业领域,一定需要拥有的思维真相

我能为整个市场创造什么价值?我能为我的用户带来什么帮助?

当你度化了别人,自己才会升仙

你见过仙界里有穷人吗?有烦恼吗?

仙人会被供奉,他的一生,早已没有痛苦

一些其他有趣的小内容

会分享在【马蜂窝】和【小红书】

搜索: 大野633 

你能找到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