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晚年至唐玄宗初期政治动荡解读
武则天晚年至唐玄宗初期政治动荡解读-事件及人物
武则天晚年病危,经中宗、睿宗朝,至唐玄宗初期诛杀太平公主势力,唐朝中央政治动荡(约705-713年)。
一、政治动荡解读
动荡原因:1.中宗朝韦后、安乐公主母女,睿宗朝至玄宗初期太平公主,受武则天“女权政治”影响,放纵贪欲之心; 加上中宗懦弱、对妻女纵容,导致皇亲干政、破坏正常政治秩序。2.皇帝病危及去世后权力过渡时期,身边近侍、皇后外戚参与政治。武则天病危时身边男宠“二张”、中宗去世后韦后立少帝临朝。
动荡结果:武则天近侍男宠,韦后母女、太平公主“女权政治”势力,受到宰相朝臣、太子宗室,联合禁军将领反对,最终被诛除。“有斗争就会有牺牲”,武则天病危时政变朝臣、中宗太子李重俊,及相关禁军将领,被皇帝中宗打压而身死政治斗争。
“女权政治”评析:
(一)社会角度
1.武则天由高宗立后至高宗死后废子、称帝建周,有客观、主观因素。
客观上,高宗朝时间长,使武则天能长期当政; 主观上,武则天凭强权手段、政治头脑,一方面靠强权残酷诛杀反对势力,一方面提拔人才治国、同时培植自身政治势力,建立政治权威。
2.但韦后母女、太平公主,以皇亲身份想在短时间内掌权,属于“急功近利”; 自身又缺乏必要的政治管理智慧,必然在破坏政治秩序时,难以获得众人支持。
(二)个人角度
1.权利的代价是家庭与个人情感的缺失,而自身孤独。武则天晚年身边最信任者只有两个近侍“男宠”。
2.外戚想保持富贵不一定要走直接夺权的极端道路。不顾客观实际、家国社会分工、负面影响秩序破坏,一味放纵私欲、贪欲无度、肆无忌惮,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同时,也是在“害己”。
二、政治动荡表现-政治事件
1.武则天病危-过渡时期:武则天晚年病危时,重用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传话宰相朝臣。705年(武周神龙年间),宰相朝臣张柬之等五人率羽林军五百人入宫,杀武则天近侍男宠“二张”,之后拥立太子李显继位。——神龙政变
2.中宗朝韦后母女干政-与太子矛盾:唐中宗时期(705-710年),因中宗李显自身的性格懦弱,对其妻女韦后、安乐公主的纵容,导致韦后母女骄纵、欲夺皇储打击太子李重俊(非韦后亲生),并培植亲信政治势力,干预朝政,引发政治动荡。
707年七月,太子与禁军将领兵变,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唐中宗登皇城北门玄武门楼招抚,羽林军士兵倒戈,李重俊、禁军将领李多祚、李思冲等兵败被杀,同年唐中宗改元景龙。——景龙兵变
3.唐中宗去世后-过渡时期:710年六月,李显突然去世,韦后立皇子李重茂(15岁,其母不详)为帝,改年号为“唐隆”,临朝称制欲掌权,但李唐宗室及禁军并不支持韦后当政。不足一个月后,临淄王李隆基(相王李旦三子)联合禁军起兵,太平公主(武则天女)派其子薛崇简参与,诛杀韦后、安乐公主母女,及其依附势力上官婉儿、宗楚客等人,拥立相王李旦继位,立李隆基为太子。——唐隆政变
李隆基因诛杀韦后势力、拥立睿宗之功,受部分宗室、禁军将领拥护。712年八月,李旦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4.唐玄宗继位-太平公主势力:太平公主不甘失去权力,联合部分宰相朝臣、培植亲信势力,谋废唐玄宗。713年八月,唐玄宗组织抓捕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太平公主先逃入南山寺庙,后被赐死家中。
三、宰相朝臣、禁军将领、皇室贵族等达官贵人政治风波中个人命运及家庭生活
1.神龙政变“五王”: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人,张柬之-宰相、崔玄暐-凤阁侍郎、桓彦范-御史中丞,狄仁杰举荐后提拔,敬晖-右羽林将军,武则天晚年提拔。五人虽有拥立之功,但事后被武则天向中宗责怪离间母子亲情,受唐中宗打击排斥,先封为郡王,再贬为地方刺史、司马。随后张柬之、崔玄暐在被贬途中病死,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在被贬途中被杀。睿宗李旦即位后给五人平反。
2.禁军将领李多祚:东北靺鞨族酋长,率部归唐,参与平定东北各族叛乱,以军功升任右羽林大将军,掌握禁兵宿卫北门。先后参与宰相张柬之、太子李重俊兵变,与李重俊兵败被杀。
3.武氏与韦后联姻:武则天去世后,其侄武三思、侄孙武延秀(已故武则天侄武承嗣之子)为保身家富贵,与皇室韦后女安乐公主联姻。安乐公主先嫁武三思子武崇训,景龙政变后又嫁武延秀。
4.太平公主:首任丈夫薛绍,因其兄参与宗室李冲反叛,薛绍被牵连杖死狱中,太平公主再嫁武氏族人武攸暨。
5.唐中宗李显与妻韦后:1)高宗去世后武后当政,唐中宗与妻韦后经历被废为房陵王,迁至均州、房州十多年的政治患难。武周后期(698年)武则天决定立李显为太子,召李显回京都洛阳。2)李显复僻后,“家事”情感上纵容曾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韦后,导致韦后骄纵、联合武三思干政“国事”,欲夺皇储打击太子李重俊,引发太子与禁军兵变,武三思父子被杀。韦后母女培植官场亲信势力,干扰朝政。3)李显去世后,韦后、安乐公主母女失去政治依靠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