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高级阶段,“胸腰运化”,看看你掌握了没有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在水里不怕火,在风中不怕烟。练武就是这样,比常人多了个东西,叫功。功,很难描述,是个综合性的东西。善变化,同时又很稳定。古代称君子,为龙。龙,不是生物,指的是万物的变化。易的头卦,是乾。乾有六条龙,爻辞,是龙的变化。由弱到强,盛极而衰,周而复始。易,是天书。看不懂,很正常,是修为没到,到了一目了然。不要看字,看后面的变化。有些东西,不是为初学准备的,所以要不断精进,才能学到更深层次的学问。常人听高人说法,就会不明所以,不在一个频道上。人跟人没有差别,深浅不同。市井俚语,里头藏着大道理。咬文嚼字,兴许是华而不实。古人讲,邪人讲正法,则是邪法。意思是,心是歪的,即是说的是正法,东西也不正。古人的理念,以心为本。做任何事,都要立志,育德,更要修心,否则性质就变了。所以有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能得好结果,是发心正,念念不忘,始终如一。大风大浪,不惧风暴。莺歌燕舞,不为所动。靡靡之音,心如止水。这种人,不是王侯,就是高僧。不是让人,不食人烟烟火,是心里要明白。可以为生存奋斗,这没错。但别为欲望打拼,即使成了,也会毁于欲望。人之祸,莫过于欲大。

胸腰运化,太极拳术语。意为,打拳多年,有了整劲,就要练躯干活化,以求出活劲。手上活,不如身上活。身上要活,胸腰就要摘开,产生运化。蠕动,不是乱动,是矛盾的动。领头,坠丹田,腰往左转,胸就往右转,脊柱矛盾劲就出来了,再节节贯穿,往上运劲。胸腰运化。打太极拳,身子忌讳没变化,不能把自己练成块板子,要练成大蟒。练到高阶段,圈儿越多越好,练到神变地步,就开始化圈了,直到内圈。打个比方,一转身,腰椎带动腹部,做立圆,同时胸椎带动胸部,就做平圆。最厉害的,不是单个圈,是一群圈。一动起来,八方都是圈,这才是以圆构型。太极拳练的是脑子,脑子全,身上就周全。周身一家,不仅是整劲,还有深意,各部独立画圈,又包容在整体公转当中,就厉害了。太极拳犹如精密机器。胸画立圆,腰就走磨盘劲,这是平圆为底托的练法。什么式子没关系,遵循做圈找圆的原则。太极拳结构十八球,能玩到一半的,已是高手。比如手表,走的准,因为精密,走不准,因为粗糙。太极拳不好练,一旦拳理贯通了,开了窍,就是另一片天地。

胸腰运化。一个圈儿,能化一条线。高手是同时多个圈,瞬间解决多个来力。这个东西,没有多个圈,同时运作,不可能完成。老话讲,圈儿多,面就多。面多了,好比人多,打起来不吃亏。圈,组成圆。胸腰运化。一搭手,点没动,胸腰一错,一伸胳膊,就出去了。直线遇阻力,会抵消,只有弧线,触力即发。弧线小,圈就小,功夫高的,圈都小。你没见他怎么动,其实胸腰已经摘开了,你多大力,他身上圈多,也给你瞬间弱化了,还拿面儿盖着你,想打第二拳,手被沉着,收不回来,他和钢条似的,又过来了。老话讲,别处的有,不如身上有,这话实在。能把圆练整了,靠圈儿多。胸腰运化,是两道主圈。腰椎动,胸椎也动,交错着动。头不能动,身上拧,头要固住,否则竖劲就没了。拳理明白,就要练出来。脊柱中正,放长,弹抖是基础,还要练胸腰运化。运化成两个不同的圈,练活了,就会形成两个不同的球。手上有球,不如身上球多。原创武学文章,头条号太极浮屠。此正是,引进落空走四方,足下生根见真章。遨游沧海风云起,虎坐高岗日月藏。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高阶功法,“重心探幽”,帮你进一步提高

    大江西北去,笑傲凌沧洲.心里起急,血脉偾张,这是抵抗,不可取.不如松心静意,自重沉坠,获得天然劲.拳劲贵松,松即是沉坠.谁一碰你,摸不到实处,也吃不进去,沉甸甸,绵里整,奔这个方向去练. 老虎在背上, ...

  • 太极拳画圈心法口诀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习练陈家太极拳,练拳首先要练圆: 左右手开如弓架,拇指行与胸中间: 上行面前一尺远,下行裆部空一拳: 以手领肘大圈转,小圈摧动在腰间: 切记腰需小圈走,左右45%度间: 再大要用步摧动,为保胯松永不变 ...

  • 练太极拳时怎样体现胸腰折叠?

    有位对太极拳颇有造诣的老师,撰文指责有些拳师演练拳架时,上半身前倾,认为身法不中正,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不以为然,其实这位朋友并未真正了解原来的太极拳是什么样子的,以前的太极拳姿势不但上半身前倾,而且前 ...

  • 太极拳原理之一,“三球运化”,一起来看看

    九天之云,四海之水.无韵则神死,少律则劲衰.拳练的是活力,一种天生本有的东西.用内在精力,揉合成劲力,将螺旋出入,配合上内动.有形无形契合,使人神行归一.意识强大,首要安神提精.神气领住,毛孔开张,触 ...

  • 太极拳的开胸运化

    ----生活中的宽胸顺气 在太极拳运动中,胸腹开合练习尤为重要,先师孙剑云曾说:"开胸与含胸是一对矛盾,在练习中都要重视,含胸就是胸合背开,开胸就是胸开背和".中医讲五脏藏于胸腹, ...

  • 太极拳的胸腰折叠,如何理解?如何锻炼?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 ...

  • 【真言】太极拳高级阶段的“中气晃动”与“丹田气旋转”

    中气晃动与虚实转换 中气是指贯串人体内中轴线的内气,或者说是冲脉之理:从形体方面讲就是提顶吊裆,或者说是保持从头顶百会穴到裆下会阴穴为一条垂直线.当脚下能够分清虚实,从头顶百会穴到实脚的涌泉穴应该是与 ...

  • 太极拳胸腰折叠的五大规律

    陈式太极拳锻炼要领之"胸腰折叠" 根据胸部位的生理机制和运动特征,结合先师陈照奎先生的教导和多年来我的体会,所谓"胸腰折叠",至少应该包涵以下五种折叠方式: ( ...

  • 尚权研究丨毛立新:刑事辩护专业化的高级阶段是“学术化”

    编者按 2021年3月27日下午,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山东求知律师事务所.山东求新律师事务所协办的"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与实践& ...

  • 胸腰折叠 | 体现太极拳劲力的整体性

    胸腰折叠 体现太极拳劲力的整体性 胸腰折叠,是陈式太极拳锻炼要领之一.其要旨,在于强调以丹田为枢纽的躯干部位的松柔.灵活而有力的运化功能. 太极拳胸腰折叠  (一) 胸背开合  陈式太极拳要求胸开背合 ...

  • 太极拳理 | 陈式太极拳之“胸腰折叠训练方法”

    胸腰折叠,是陈式太极拳锻炼要领之一.其要旨,在于强调以丹田为枢纽的躯干部位的松柔.灵活而有力的运化功能.古拳论云:打拳"紧要处全在胸中腰间运化."而胸腰运化的特征,即表现在胸腰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