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高级阶段,“胸腰运化”,看看你掌握了没有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在水里不怕火,在风中不怕烟。练武就是这样,比常人多了个东西,叫功。功,很难描述,是个综合性的东西。善变化,同时又很稳定。古代称君子,为龙。龙,不是生物,指的是万物的变化。易的头卦,是乾。乾有六条龙,爻辞,是龙的变化。由弱到强,盛极而衰,周而复始。易,是天书。看不懂,很正常,是修为没到,到了一目了然。不要看字,看后面的变化。有些东西,不是为初学准备的,所以要不断精进,才能学到更深层次的学问。常人听高人说法,就会不明所以,不在一个频道上。人跟人没有差别,深浅不同。市井俚语,里头藏着大道理。咬文嚼字,兴许是华而不实。古人讲,邪人讲正法,则是邪法。意思是,心是歪的,即是说的是正法,东西也不正。古人的理念,以心为本。做任何事,都要立志,育德,更要修心,否则性质就变了。所以有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能得好结果,是发心正,念念不忘,始终如一。大风大浪,不惧风暴。莺歌燕舞,不为所动。靡靡之音,心如止水。这种人,不是王侯,就是高僧。不是让人,不食人烟烟火,是心里要明白。可以为生存奋斗,这没错。但别为欲望打拼,即使成了,也会毁于欲望。人之祸,莫过于欲大。
胸腰运化,太极拳术语。意为,打拳多年,有了整劲,就要练躯干活化,以求出活劲。手上活,不如身上活。身上要活,胸腰就要摘开,产生运化。蠕动,不是乱动,是矛盾的动。领头,坠丹田,腰往左转,胸就往右转,脊柱矛盾劲就出来了,再节节贯穿,往上运劲。胸腰运化。打太极拳,身子忌讳没变化,不能把自己练成块板子,要练成大蟒。练到高阶段,圈儿越多越好,练到神变地步,就开始化圈了,直到内圈。打个比方,一转身,腰椎带动腹部,做立圆,同时胸椎带动胸部,就做平圆。最厉害的,不是单个圈,是一群圈。一动起来,八方都是圈,这才是以圆构型。太极拳练的是脑子,脑子全,身上就周全。周身一家,不仅是整劲,还有深意,各部独立画圈,又包容在整体公转当中,就厉害了。太极拳犹如精密机器。胸画立圆,腰就走磨盘劲,这是平圆为底托的练法。什么式子没关系,遵循做圈找圆的原则。太极拳结构十八球,能玩到一半的,已是高手。比如手表,走的准,因为精密,走不准,因为粗糙。太极拳不好练,一旦拳理贯通了,开了窍,就是另一片天地。
胸腰运化。一个圈儿,能化一条线。高手是同时多个圈,瞬间解决多个来力。这个东西,没有多个圈,同时运作,不可能完成。老话讲,圈儿多,面就多。面多了,好比人多,打起来不吃亏。圈,组成圆。胸腰运化。一搭手,点没动,胸腰一错,一伸胳膊,就出去了。直线遇阻力,会抵消,只有弧线,触力即发。弧线小,圈就小,功夫高的,圈都小。你没见他怎么动,其实胸腰已经摘开了,你多大力,他身上圈多,也给你瞬间弱化了,还拿面儿盖着你,想打第二拳,手被沉着,收不回来,他和钢条似的,又过来了。老话讲,别处的有,不如身上有,这话实在。能把圆练整了,靠圈儿多。胸腰运化,是两道主圈。腰椎动,胸椎也动,交错着动。头不能动,身上拧,头要固住,否则竖劲就没了。拳理明白,就要练出来。脊柱中正,放长,弹抖是基础,还要练胸腰运化。运化成两个不同的圈,练活了,就会形成两个不同的球。手上有球,不如身上球多。原创武学文章,头条号太极浮屠。此正是,引进落空走四方,足下生根见真章。遨游沧海风云起,虎坐高岗日月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