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宠的针线活 | 作者:​陈文祥

打小,我就知道,在左邻右舍的眼里,世代相传的针线活好坏,往往是衡量一个女人好坏的尺子。针线活好的女人,勤劳、聪明、能干、贤惠。反之,则不然。如今看来,这话,既对,也不对。关键,要看什么时候说这话。
于我的上辈而言,这把无形的尺子,绝对的标准、公正。无数个不眠之夜,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孜孜不倦地忙她的针线活。不管多累、多苦、多冷、多热,眼,熬红了,脸,消瘦了,无怨无悔,一声不吭。一年到头,她的针线活似乎从没个尽头。白天,因要到集体上工苦工分,针线活都是在深更半夜飞针走线加班加点。其辛苦,可想而知。
隆冬时节,天黑得早,外面冷风呼呼,室内滴水成冰。我把作业草草做完,早早躲进了被窝。母亲则噼里哗啦还在忙家务。一觉醒来,但见煤油灯下,母亲坐在铺上,两腿盖在被子里,上身和衣露在寒风里,脸冻得通红通红。被子上,放一个柳条针线匾,匾沿被磨出了幽幽的光。匾里放置一个木质线板,上面绕着五颜六色的线,如天上的彩虹般漂亮。还有剪刀、锡纸裹着的针包、捻线团子、尺子、鞋锥子、长着尖头的针拔、纽扣等。母亲轻巧灵活的手指,冻出一条条血口子,上面包着胶布,殷红的血已浸了出来。可一点也不妨碍她的针线活。一根银针,一条细线,在手上套的针箍配合下,飞上飞下,像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直到眼皮打架、呵欠连天,母亲才依依不舍地收手。
夏夜,暑热难当,蚊虫肆虐。住的低矮茅草房如同蒸笼,人根本无法睡觉。那时,电还没普及,人们只得拖着劳作一天疲惫的身子,聚到村头找风口纳凉。母亲这时也闲不住,就着白白的月光,一针一针纳鞋底。汗珠挂满脸颊,淌湿了衬衫,也顾不上捋一捋。
春秋天,不冷不热。更是女人们拿针线活的黄金时期。那会儿,一到晚上,左邻右舍你随便串个门,窗口亮灯的,一定是有人在做针线活。这道风景,与今日全民玩手机有得一比。
做针线活的,长年累月忙得像陀螺。我舍不得母亲累,曾劝她把手头针线活丢一丢,喘口气歇息。母亲说,针线活压在手上,不做不行,你不做,没人替你,苦是苦不死的。的确,那时候还没有缝纫机,兄弟四个穿的衣服,可全是母亲一针一线手工做的,就说一双布鞋鞋底,密密麻麻不知要绗多少针,那全是母亲熬灯作活、辛辛苦苦得来的。一针一线,无不浸透着浓浓的母爱。
左邻右舍都夸母亲手巧,鞋底纳得横竖成行,衣服做得服服帖帖,针线活漂漂亮亮。由于母亲针线活好,就是补个补丁,也能平平正正。左邻右舍还时不时求她帮忙,拜她为师。她总是有求必应,从不轻易回绝人家,她说,谁没个难处,能帮则帮,大不了自己多吃点苦、少睡些觉。因而,针线活这种白做的活她没少做,回报只落个好人缘。
说真的,上代人,凡为人母、为人妻,针线活是她们的拿手好戏。谁要不会针线活,就等于没有了看家本领,被人瞧不起,让人看不上,甚至于成为众人眼里的“笨女人”、“懒婆娘”。所以,绝大多数女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这门巧活。
针线活起始何时,我们不得而知。恐怕自打人类会纺纱织布学会穿衣,应该就诞生了。一代一代,代代相传,相传到今,绵延不断。
走到我们这代人,已不再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的缺衣少食的年代。一切的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变化,包括女人们视若第二生命的针线活。小时候穿惯的补丁衣服,长大后,随着生活条件不断好转,自然退出并淘汰了。无论干活,还是走亲戚,个个穿的都是新衣。打过鞋掌的布鞋,费工又不耐穿,自然被球鞋、皮鞋取代。纳鞋底这针线活,自然也就失去了市场。更为要命的是,缝纫机的普及,针线活成了缝纫店的专利。要穿什么衣服,只要往商场或缝纫店一跑,要什么有什么,针线活早被凉在一边。此时,如果再拿针线活那把尺子量女人好坏,众人肯定说你过于迂腐。好在,夫人从上辈学了个“三脚猫”的针线活,并非一窍不通。但荒废太久,偶尔用用,也是手忙脚乱。比如,纽子掉了一个,衣服被钉子划了个口,这时救急,夫人的针线活就派上了用场。虽说手艺与母亲不可比,但并不妨碍人们对她勤劳、聪明、能干、贤惠的褒奖。针线活,传到我们这一代,已开始悄悄失宠。
我们的下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因而,无论是男孩女孩,一视同仁,教育培养一点不比上辈含糊,要风有风,要雨得雨。我家是位千金,如今已是而立。我们从小教她学习、教她生活、教她画画、教她家务、教她书法、教她舞蹈。唯独,针线活没教她。所以,她连针线活一词,也十分陌生,更别说做了。前阵,她母亲微信视频问她忙什么,她说,衣服“开”了个缝,正在街上寻缝纫店弄哩!是我们做父母的失职吗?不是。是时代进步了,生活富裕了,观念更新了。家家对针线活已是不屑一顾束之高阁。失宠的针线活,注定在我们下一代彻底失传。
只要人人穿得体面,家家丰衣足食。针线活的好坏,与一个女人好坏,还真的难说。针线活的兴衰,却与人们生活的好坏血肉相联密不可分。

作者简介:陈文祥,别名陈璐,江苏建湖人,编辑职称。从事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三十多年,业余爱好写作,发表各类题材作品千余篇,数百篇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文章散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大公报》《南方都市报》《读者》《群众》《演讲与口才》《风流一代》等报刊。中国作家网有个人作品集,在新华网、中国网、东方网、荆楚网、华声网有个人时评专辑。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