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香港报纸 | 沈西城

2010年6月19日,市民在观看艺术家用香港回归十周年当天香港报纸拧成的155米长的绳子艺术品《回归日》。当日,南京德基广场举办环保纸塑艺术展,展示环保艺术家用废旧报纸制作的艺术品,呼吁人们减少废物垃圾、保护居住环境。

今日香港报界,硝烟四起,吵得人头昏脑胀,苦不待言,比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种恬静亲和,相距何止千万里!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未赴日本求学时,我已投稿报章,旨在赚几文稿费,买啤酒喝。

投稿最多者,是一张叫《明灯日报》的彩色小报,专事报道明星、名伶动态,极得女佣、工厂小姐欢迎,其中有“日日小说丛”版,供读者自由投稿。我见有猎钱机会,就用笔名“白芦”投去爱情小说,一投中的,雄心顿起,连珠炮发,爱情、武侠、推理、奇情、诡异等悉数获刊,一月六七篇,一篇二十二元五角,每月收入逾百元。其时,报纸一份一角,云吞面一碗三角,戏票一张七角,以此计,百多元可以说是笔大数目。我花钱如流水,请同学吃馆子,最爱光顾北角四五六上海菜馆,继而邀女友上老大昌番菜馆,吃罗宋汤、西冷牛扒。朋友受惠,咸称我作大作家,受之无愧。可这个大作家也有失手时,转战大报,十投九空,大作家丢脸,悲从中来,自尊心受创。其实当年的大报副刊,都有专栏作家,各拥地盘,闲人免进,小毛头如我,不知轻重死活,以身犯险,当然碰个焦头烂额。如此失落了好一阵子。失落底下,束装远赴东洋,修读日语,从“阿、依、乌、嗳、喔”学起。两年略有所成,卖棹回港,从事日文翻译维生。

先是《明报月刊》,继而《明报》国际版、中国版,历经数载,将不少日本作家、学者对中国现状看法的文章,迻译过来供中国问题专家参考、读者闲余阅读。前前后后,翻译了竹内实、丸山升等名家作品,很受欢迎。《明报》当年在香港只能列作中型报章,跟《成报》《快报》并列,在它们上面,还有《星岛》《华侨》《工商》三大传统日报,规模大,员工众,可销路不成比例,远远落后在《明》《成》《快》背后。以言销路,《成报》第一,约有二十万份,《明报》《快报》各十余万份,在伯仲间。只是说到地位嘛,《明报》一枝独秀,无他,老板是大作家金庸,一段武侠连载、一篇精悍社评,足以支撑《明报》销路,小说情节迂回醉万众,社评铁笔如刀震人心。《明报》销路逾十万份,且节节上升,承受最大压力的是《快报》,《成报》有别于《明报》,走大众化路线,读者多中产阶级,副刊以名作家三苏、王香琴、怡红生、宋玉等作招徕,读者看《成报》,必先看副刊。奇怪的是倪匡为当时香港著名作家,却从来不曾为《成报》写过。我抓头,不明土地堂,一日诘之,对曰:“侬讲得对,我从没为《成报》写稿,只是有一趟,古龙迭只捣蛋鬼,拆烂污,脱稿,《成报》老板何文法打电话来要倪先生续,声明稿费搭古龙一样。我哈哈三声笑,回说我的稿费要比古龙高。后来收稿费,一看,居然有角子,觉得奇怪,打电话去问何老板。价只刮皮鬼,尖酸刻薄回答道:'我们报馆付稿费,以字数计,有角子不出奇。’还说广东佬是这样算的。我火来了,答道:'既然这样,广东佬为什么要请上海佬写稿!’”从此你南我北,梁子结大,不相往还。

《快报》老板是报界女强人胡仙女士,本身为星岛报业集团董事长,《快报》是其名下报纸,邝荫泉出任总编辑,以写《酒徒》着誉于时的刘以鬯出任副刊主编,重要作家有黄思骋,所撰《无胆狮》脍炙人口,读者千万。《快报》优点是多彩多姿,综合化,缺点就是欠缺风格。《明报》攫牢知识分子,《成报》取悦普罗大众,夹在中间的《快报》,不痛不痒,就显得有点相形见绌,只好敬陪末席。

《星岛》《华侨》《工商》三张大报,规模远大于《明》《成》《快》,可读者寥寥,只有《星岛日报》辖下的《星岛晚报》读者捧场,最能赚钱,每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出版,下班时中环白领阶层,人手一份,销路全港第一,可与比肩者,仅《大公报》发行的《新晚报》,唐人小说《金陵春梦》乃扛鼎之作,连载七年,疯魔省、港、澳读者。

作者为报纸写稿,当然有稿费,每家报馆标准不同,而以《明报》最低廉,人家千字三十元,他二十元,名家还是抢着写,啥事体?全仗金庸名气、《明报》金漆招牌,人人以替《明报》写稿为荣,一写名气大增,谁个不想?至于报纸发稿费,都有他们自己的规则,那年代不作兴开支票,《明报》发稿费单,作者收到后,亲自上报馆会计部取。《快报》亦然,只有《星岛》日晚报另辟蹊径,不同于人,只在月底报章某版一角,刊出一则“稿酬代领”通告——“某月份稿费已结妥,请各作者于某月某日某时到新闻大厦大堂收取。”到跑过去,早已长龙成列,人头涌涌,作者争相领取稿费。那个负责发稿费的中年女人,至老还记忆犹新,一副晚娘面孔,架深度近视眼镜,目光冷峻凌厉,瞟你一眼,有如针刺,浑身发烫。抬头看着你,冷冷问“什么名字?”报上名,“哦”一声:“身份证呢?”递过去,核对后,拉开抽屉,一张一张,数钞票,最后万般不愿地把钞票扔在阁下手上。六七十年代,对作家的尊重,右报远不如左报,到《新晚报》领稿费,至少会请你走进会计部,坐下吃杯茶。新闻同业,南北一家亲,不分彼我,《华侨》缺一张照片,可乞求于《大公》;《工商》少一段新闻,可商诸《文汇》,友情浓浓,说不出的熨帖。

(0)

相关推荐

  • 十年投稿两茫茫,志疏狂,碰南墙

    作者 | 丹凤晒晒 来源 | 晒丹凤   我是十五六岁时有了作家梦的. 他们一支笔,可以收卷历史的风云,可以接纳现实的雨水,把人折磨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他们会预测悲痛几点来临,并且演示给我们, ...

  • 拿命写作的传奇自由撰稿人

    拿命写作的自由撰稿人 1 和我一样,东方尔是自由撰稿人,只不过我"出道"早些,1998年所在国有企业倒闭时,便倾尽家底,买了台电脑和打印机写作为生.那时电脑真是贵得令人发指,一台2 ...

  • 爱你,没商量

    2017年9月18日晚,我正在家里伏案写教学反思,一位家长发来信息:张老师,学生的生字能不能不用写那么多?学习生字的目的到底是让孩子熟能生巧,还是学以致用--我与这位家长就此话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我们 ...

  • 散装的“百科全书” 与 征报信息

    散装的"百科全书" 与 征报  引子:通过微信获悉湖北熊军武终于收藏到30年前自己发表在广州<现代生活>的文字的样刊.那是他第一次发表文字的记录.杂志是在襄阳旧书市场找 ...

  • 稿费那点事儿

    我写的文章<寻找迷失的教育>发表了,刊于<教师报>(2017年10月23日知行版),两个月过后,我收到报社寄来的样报,同时,还收到了110元稿费单.拿到样报时,欣喜之余,心情又 ...

  • 旧日香港名作家稿费,倪匡第一,谁是第二? | 沈西城

    金庸和倪匡 作家写稿,讲求稿费,稿酬越高,收入越丰.有钱作家,金银满屋:缺钱作家,穷愁潦倒,谁愿干?即便名作家,初出道时,稿费也不高. 说说科幻大家倪匡(卫斯理)吧.入行时,千字数元而已,且看他的夫子 ...

  • 沈西城:智者倪匡

    认识倪匡近半个世纪,当年我们年轻.天真,彼此性情相近.言谈无隔.我们都是上海人,用上海话沟通,倍觉亲切.倪匡二十二岁来港,舌头发硬,学不好广东话.他不承认,说:"跟舌头硬没关系,我天生有言语 ...

  • “鼎鼎有名的今圣叹先生” |沈西城

    今圣叹及其著作 闲云落晖,黄菊青梧,追念故人,正是老哥哥程靖宇,高瘦身子,清秀脸容,一副金边黑框眼镜,半抹冷笑,傲气毕现,跟徐訏相仿佛.他一听,嘿嘿笑"大抵是吧!" 认识老哥哥,源 ...

  • 【香港国际名联】著名诗人沈竞雄微诗近作十五首

    沈竞雄微诗近作十五首 1.现实 低处的蜗牛 高处的鸟窝 让漂泊的月光 羡慕不已 2.一 天没你大 人有你大 最简单的你 却改变了逻辑 3.无题 斧头 恶狠狠砍向年轮 受伤的树 更恨斧柄 4.黄昏 一个 ...

  • 【名师名家名人坛】书法大师沈鹏|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二十 提示:沈鹏大师于1992年8月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赵朴初赞沈鹏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钦佩."沈鹏曾赠送香港作家李远荣墨宝一帧,写道:&quo ...

  • 【名师名家名人坛】​沈醉早甦醒 雪洁照桑榆|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七 提示:电影<红岩>有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反面人物严醉,他就是军统少将沈醉的化身,解放战争被俘而坐牢,因表现良好,释放后作为统战对象还当全国政恊委员.他弃甲从文, ...

  • 湖北京剧院沈红香港演唱《野猪林大雪飘》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长按二维码,马上购买!

  • 沈寂:我在香港见到孟小冬《转自(文史博览)》

    我在香港见到的孟小冬 作者:沈寂 转自<文史博览> 1949年,香港永华影业公司购买了我两部中篇小说<盐场>和<红森林>的版权(<盐场>拍摄成影片,改名 ...

  • 【名师名家名人坛】?沈醉早甦醒 雪洁照桑榆|李远荣(中国香港)

    原创 总编大贺 名师名家名人坛 4月22日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七 提示:电影<红岩>有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反面人物严醉,他就是军统少将沈醉的化身,解放战争被俘而坐牢,因表现良好,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