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之初2

伟人的履历,大约是在小学阶段就在一本专门的书中读到过。但那时年龄小,大概只当是读伟人传记,读个新鲜劲,没有从字里行间读出个人的心得体会来。当时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讲主席每每读书,都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旁边。一本书读完后,写满了各种批注,书的主人,都不愿借书了。

在读书这方面,我们一开始就落后了一茬。及至现在,我也没有改变方法,书读完了,基本上是新的。唯一的变化,是读书后会写一篇心得体会(或是读书笔记),这就长进了。

主席读书,其表兄是领路人。其父不愿让主席读书,要求不高,会算术和记账即可。主席对旧学堂里的八股无兴趣,倒是读了不少闲书,主要是旧小说。主席读旧小说有个发现:书中所讲,都是武将和文臣的故事,没有讲到平民百姓。

另一件引起主席内心怀疑的事,是有一年饥荒,其父拉着一车粮食到城里去卖,被饥民抢了。一方面,主席觉得其父亲的粮食虽然被抢了,但不值得同情;另一方面,主席也觉得饥民们这么做也不对。这是伟人早年里对身边发生的这些事的直观感受。

如果深究这件事,就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会有饥荒?答案有:天灾、人祸,地主的盘剥等。

2、如何看待饥民抢粮食的行为?自己种的粮食,难道不具备正当性么?每个人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他用自己的成果去接济他人,就是履行道义和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对其他人有责任,因为我们是群居动物,要分工协作才能生存下去。

3、穷到活不下去了,自然要抢粮食(为了活命),要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毕竟,在丰衣足食的年月里,没人会去做强盗,抢东西或是偷东西。

这些都是大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对伟人来说,他才刚刚踏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据记载,主席是13岁到东山小学堂去读书,比一般的同学都要大。但主席的精力显然没有放在自己跟谁比较上,而是只关心求知。我们可以想象,一个13岁的大孩子,在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中间,不怎么注意个人形象,对衣着、吃毫不在意,也没有自卑或是攀比的心理,其精气神,是怎样一种存在?

很快,那所学校不能再给主席提供有益的知识,他去了湘乡一所学堂。因为这所学堂只收湘乡籍的学子,最初主席还改了籍贯。在这所学堂里,湘乡的学子也分成了上、中、下三派,内部经常斗争。主席在这里置身事外(除了精神上的压抑),只求知。其抗外界的干扰能力,在今天看来,更值得学习。我们要是在衣食住行和人际关系上耗费了太多精力,又有个人的心理问题,求学方面的进步,就要大打折扣了。

接下来,主席去了省城长沙。在这里,主席多次选择又放弃,主要履历如下:

1、在一所湘乡人创办的学堂里学习了半年;

2、武汉革命后,某一天听了一名革命党人的演讲,受到鼓舞,参加革命军。及至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和议,以为革命结束,退出当兵。当兵的经历持续半年;

3、退出军队后,对想做什么没有明确主见,看报纸上的广告,先后报名:(1)警察学校;(2)制造肥皂的学校;(3)法政学堂;(4)商业学校(课程枯燥,月底退学);(5)省立第一中(课程有限,反感校规,自学,六个月后退学);(6)省立一师,读书五年(抵住了以后一切广告的诱惑)。政治思想在此期间开始形成,初步获得社会经验。在这里,主席跟他的朋友只讨论: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

其后,参与社会运动,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这是一条未曾谋划,却是一步步往前递进的路。生活艰苦,然而生活乐趣不减。读书,锻炼身体,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思想渐渐转向、成型,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值得效仿学习的,是主席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那种不为当下环境条件制约和困惑的乐观主义精神。只要精神奋发向上,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大事上,孜孜以求,就什么都不愁了。

到了现代,凡是抱着类似生活态度的,最终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想想那些年轻的创业者们,哪一个不是在创业初期艰苦奋斗,孜孜以求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