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粉蝶儿·和晋臣山赋落花》每句都是千古名句,看过一眼就难以忘怀
辛弃疾是中国文坛豪放派的代表。
相对于文人墨客而言,春色易逝,因而更十分值得珍惜,而当它悄然无声地流逝,免不了就给人一种无声的触动。而本期要分享的这首词却彻底不一样,一样是伤春,辛弃疾这首词充满了争论,读者读来常常笑而不语,但是却有大文豪评价这首词“令人生厌”,这到底是是什么原因呢?
《粉蝶儿·和晋臣山赋落花》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绝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秋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垂柳岸边相候。
因而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辛弃疾的词应该是壮怀激烈,词句应像“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般气势磅礴。但是这首词显而易见并不是这种风格,终究是伤春之作,假若伤春还依然豪放激烈,那确实就有点儿违和了。
这首词上阕首先两句描写的是春光灿烂之时的景色,但是词人没有立即描写,仅仅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色绚烂比作13岁的小女子学习绣花,绣出去的花都是丰满厚实。那样的比喻可谓贴合,终究女子刚学习绣花,这个时候哪里有疏密相间、深浅相宜的考虑,一心全部都是往大绣往鲜艳绣,这和春光绚烂时百花盛开的场景可谓是紧密联系。
下阕则是相对于春将去时景象的描写,也是和上阕春光灿烂时的比照。春去时便好似轻薄浪荡子,没有丝毫恋恋不舍,这也恰好和呼应上阕的13岁绣女。接下来词人则是将春拟人化,记得去年就曾送春归去,一江春水好似醇酒但也难解哀愁。词人不但将春拟人化,便连自己的愁绪也拟人化,还要和忧愁一块儿在杨柳岸边为即将归去的春送别,不可谓不有趣。
简易的伤春之作,却能写送行老友,辛弃疾的这首词读之不但不让人悲伤,相反还有博人一笑的感觉,我认为这首词可称之为出色。
今天小编就在这里给大家推荐这本《辛弃疾词传》,这本书选取了辛弃疾一生作所诗词中最为经典的一部分,结合他当时生活时代的时代背景,结合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对这首词进行赏析,更方便我们阅读理解辛弃疾的作品,更方便我们掌握辛弃疾传达给我们的人生道理。
从辛弃疾的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的壮志难酬,读到他的无奈,更能读到他虽然面对艰难困苦,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
《苏轼词传》,还有《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辛弃疾词传》《李清照词传》《仓央嘉措诗传》这套书包装精美,纸质优良,大家不管是自己读还是送人,都很不错~
它让孩子不用再愁语文的诗词考试
家长也可以跟着提升提升内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