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二)

伤寒论第86条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原文解释:衄血许久的病人,多阴虚火旺,不能用发汗法。若误发其汗,就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不能睡眠的变症。

“衄家”就是经常容易流鼻血的的人,称为衄家,也不可以发汗。额上就是指两条眉尾的上方,这两个地方叫天仓。我们看人看到天仓的位置凹陷,先天不足,还有一个是地库,地库在嘴角两边。

天仓的位置,就是讲气血的地方,由于三阳经聚会于额上,如果这个地方凹陷,已经告诉我们,三阳经血俱虚。这患者本来就气虚,由于发汗药物的药性都是向上向外发散的,中医认为汗血同源,再发汗,天仓的位置会凹陷下去。代表此人本已失血,血亏了。

我们在望诊的时候,一看这个人的天仓没有,就知道他已经是气血两虚了。这个时候,如果给予发汗的药物,必然加重亡阴。额上天仓的位置会下陷的更厉害。

脉急紧,为什么会直视不能眴?那是阳往上亢。是因为阳气受到发汗药物的激发,因为我们发汗的药都是阳药,从而产生阳亢的现象。这种阳亢的现象是阳虚产生。因为发汗亡阴所导致的阳虚而阳亢,造成脉急紧。阳一上亢,眼睛就闭不起来了,眼睛直视。

人的眼睛受血滋润,原本血不足之人,因为误受汗药,使血更伤,因此血下贯目,造成双目无法闭起来。阳亢其实就是阳虚了,阴虚以后,会造成阳虚。本来是阴虚,再用发汗的药下去,最后阳也虚。阳亢实际上就是虚证,阳停在上面,没有什么去支援他。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阴阳要平衡,互相搭配,有阳才有阴,有阴才有阳。

阳和阴本来是相互搭配得很好的,当阴一伤到了以后,阴亏损,阳就往上冲,一冲到头上,就变成了眼睛直视,不能合起来。

在《伤寒》和《金匮》里面,最能协调阴阳的就是桂枝汤。

因为阳虚而血少,使得卫气不行于阴,阴阳不相合作,于是失眠不寐。

伤寒论第87条辨: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原文解释:平素有失血疾患的病人,不可使用发汗的方法,误发其汗,就会发生寒栗震颤。

86条辨是衄家,就是平常流鼻血的人,87条辨是亡血家,所谓亡血家就是指贫血的人。因此遇到平素有咳血、便血、贫血,或是有内出血的病人时,我们是不用发表的药物的。

简单说就是如果遇到已经贫血的人,看上去脸色苍白,嘴唇血色不足,就是亡血家,血不够。在《内经》里面说芤脉,芤脉就是脉象葱一样,摸到那个脉很大,但是,中间是空的,这就是失血,所以,芤脉就是亡血。这些都不可以发汗,因为汗血同源。

所以,我们发汗有发汗的条件,不要随便乱开汗药。

误服用发表的中药时,病人就会出现怕冷而全身战栗的现象。亡血的人呈现的症状就是所谓的阴虚,这时可以用人参四逆汤或附子理中汤来进行治疗。如果亡血家遇到表证时又非用发汗药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像小建中汤加葱豉之类,或用小柴胡汤来和解这表证,一定要避免使用辛温发散的药物。

一般如果时常流鼻血之人得到表证需要发汗时,可以用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上葱豉 来微发汗,利用黄连苦寒来降虚热,使热血不升。阿胶鸡子黄滋阴补血,柔和血管,令血不外溢,葱豉稍微汗。就可以解或小柴胡汤也可以。

(0)

相关推荐

  • 卷四151,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按 此方之甘草,当是茵陈蒿,必传写之误也.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注 明病无汗,不以葛根汤发其汗,而以火劫取汗,     致热盛津干,引饮水停,为热上蒸,故额上微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85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8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衄家是长期.反复有出血病证的人.这样的病人必然 ...

  • #伤寒论#【原文】脉弦而大①,弦则为减,...

    #伤寒论#[原文] 脉弦而大①,弦则为减,大则为芤②,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③,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注释] ①大:脉形粗大. ②芤(kōu):脉浮沉有力.中取无力,状如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二)

    伤寒论第70条辨: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原文解释: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二)

    第65条辨: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第65条辨解释:发了汗以后,病人出现脐下跳动不宁,似奔豚将要发作的征象,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 我们前面学了桂枝甘草汤发汁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二)

    豆豉的药性是苦,辛,凉的,归肺经和胃经,主要功效就是解表除烦,但是豆豉的解表比起桂枝要弱得多了,只是说它有发表这功效而已,还有宣发郁热,临床上常会用到外感表证,由于豆豉发汗解表的力量比较平稳,所以,不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二)

    当病进入阳明以后,就是进入肠胃了,有可能病人会有下利,或者是恶心,呕吐,或者是便秘,这个时候,如果病人还有一点点汗出,不恶寒,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攻下. 张仲景的意思就是说,只要病人还有表证,都不可以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二)

    麻黄汤里用到了杏仁,我们在第六节里讲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讲到了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除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在麻黄汤里的作用就是润肺的,因为麻黄遇到桂枝就会发表,麻黄会把肺里津液发散掉,所以,加上杏仁就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二)

    如果只有手脚末端冷,那么瘀血块不会制造得很快,所以有人手脚冰冷了很久,也还没有发心脏病.如果到了四逆的情形,也就是 冷到手肘.膝盖,那么瘀血块就制造得很快,就会造成心脏病. 我们也可以由手脚冷的情况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二)

    伤寒论第十八条辨: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第18条辨的意思就是平素有喘病的人,因为感受了外邪而喘,治疗的时候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效果会更好. 如果这个病人本身是桂枝汤证,恶风,风吹难过,有汗,如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二)

    伤寒论第108条辨: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原文解释]外感伤寒病,腹部胀满,胡言乱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0)

    伤寒论第76条辨"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这大多是发汗发太过了,所以喝水少少与之就好了:喝太多了,胃没有办法把水消化掉:水会停在中焦,肺气就没有办法下降.正常的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