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路旁有棵紫藤树
路旁有棵紫藤树
有次散步,我无意中发现了立交桥旁的一条小路,那里被绿色植物掩映,灌木丛生。桥墩深处,一株紫藤伸出它的藤蔓,如张开的手臂牢牢地抓住桥柱周边的树枝,独自花开恣意,淡紫色诗意的花,像一串串璎珞闪烁,特别引目。我掏出手机,对准光斑藤蔓拍照,当满目藤花缩影至小小的手机屏上时,已是另一番景象。随着焦点的移动,画面时明时暗,轻风弄枝,紫色花冠似蝶,在光的波浪中沉浮不定。
紫藤,是一种攀援花木,古时亦称藤萝、招豆藤。《花经》云:“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是将紫藤刚劲古朴的枝干比作蛟龙;李德裕的《忆新藤》"遥闻碧潭上,春林疑彩凤来。”则把紫藤的串串繁花比作彩凤,这些诗句形象地表现了紫藤的美态。生在园林中的紫藤,有势如盘龙刚劲古朴的风骨,有紫如梦幻般辉煌的花海,如瀑布倾泻花索荡漾,十分华丽壮观。
我眼中的这棵紫藤,独自在弯弯的小路旁开放,少了华丽雍容的风姿,却多了几分天地自然陶养灵气,仿佛平凡中渗透着不一样的气质。
沿着小路继续前行,桥头一处休闲之地,又见一道独特的风景,只见四位身着“理发便民站”黄马甲的剃头老匠人,在桥下忙碌着,放理发工具用的三轮车停放在自己的身边,周边的围观者,一些是顾客,另一些则是喜欢热闹的看客。
我走向其中的一个摊位,师傅姓李,刀功操练60年,在桥下从事老手艺剃头,传统的剃光头、刮胡子、修面、釆耳,等等都是他的活计。
来顾客了,李师傅热情招呼客人坐下,熟练地拿起热水瓶往铝制脸盆中倒了些开水,细心地兑上冷水调成适当的温度。只见他端起盆子,贴近客人的面颊,多次用右手蘸着温水,在下巴和脸庞熟练地摩擦起来。随后,剃头刀在涂滿胞皂沫的
脸上轻而灵巧地游走,你只听到刀刃和发须的摩擦声,感觉到一双有温度的手,从额头到鬓角,从眉宇到下颌轻盈地移动,客人眯眼似睡非睡,看得出,此刻正安静地享受着这种舒适与惬意。
这使我想起童年的“私人理发师”欧伯,欧伯住在我家斜对面,是位知名理发店退休的老师傅,我童年的头发都由他义务打理。“丫头,过来剪头!”我会因“丫头”两字温酥了我的心而飞跑过去,我喜欢欧伯的双手在我头上轻揉,感觉像家人一样。洗完头,李伯一个转身拿起桌上的剪刀细细的修剪,只听见剪刀嚓嚓地响着,看见头发缓缓落下。这时闭上眼睛,静静地期待着新的样子,这真的是好享受。
与李师傅交谈,问他年纪大了为什么不选择在家休闲,他说:“我这辈子都是以理发为生,也只有理发才能让我心里得到踏实,等哪天自己干不动了,就不干了。”
随着生活的越来越好,他觉得出摊已经不再是为了赚钱,而是数十年的职业生涯已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他乐于将自己精湛的技艺奉献给需要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个平凡的人,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也是种快乐。
看到其他几位师傅都低头忙着自己的生意,这一刀、一剪、一推、一刮、一清洗,都浸透着老手艺人的匠心。从事街头理发的师傅,基本都是干了一辈子的专业,他们娴熟手艺自是让人信赖,老手艺里充满了市井人文气息,是人间烟火,是岁月过往留存的韵味。
回家的路上,我又重新折回去看了那株斜阳中的紫藤,它依然是那么的灿烂。我觉得,一切美好都以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姿态存在,人也像树木花草一样,引人注目的时候并不多,更多的是自己默默地在岁月的长河中,体味着一份平淡和真实。
有一抹绿色,它生长在每个人心灵的沃土上,它不以美丽的外表示人,却在一遍遍地以绽放的姿态讲述过往,诠释生命的本质。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姚秋平,湖南省长沙市作协会员,长沙市老干大学写作班学员,喜爱文学,常用文字书写情怀,作品见于微刊与期刊。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