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吼娃两败俱伤,不吼憋出内伤,怎么办?!

随着时代的发展啊,像“不打不成材”这样的粗暴育儿法,早就被大部分的新时代的父母们摒弃了。只要你有娃,也会在各种讲座、视频节目听到育儿专家们跟你苦口婆心的说“不要吼孩子”、“不要发脾气”、“要耐心!”

但是想发脾气,却又忍住不发,这反人性啊!难道当妈的就应该是“火隐忍者”吗?

比如:

  • 看到宝宝打人,虽然我心中战斗机,但脸上却要依然笑嘻嘻;

  • 看见孩子吐口水,虽然怒气值已爆表,但依然要表现出一副耐心、慈祥的模样;

  • 看见孩子玩具不收,澡也不洗,还坐在地上看电视入迷,依然要温声细语哄他洗澡睡觉。

成为一个这样的“好妈妈”,真的好吗?

你当然可以发脾气!

我的回答是,绝不可取

因为这不仅没效,还可能有害。

第一,是忍住情绪,就像去堵住洪水一样。如果不经常泄洪,总有一天会有一次大爆发。到时候的结果可能是“秋后算总账!”

第二啊,没有情绪的表达,也让孩子无法区分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

孩子假如孩子犯了错,一次是不小心摔坏了饭碗,另外一次是玩火,差点把厨房都给点着了。也许你两件事情都会恼火,但如果你两件事情,都忍住用同样耐心、温和的态度去处理,孩子就无法区分摔坏碗和玩火哪个是更严重的错误,需要更加重视。他们会继续捣乱,并不会觉得你是在容忍他。

第三,如果家长从小不在孩子面前表现真实的情绪,那孩子通过模仿也很可能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愤怒!从而逐渐成为压抑的人,压抑的后果是什么?用一个成员形容,就是“笑里藏刀”。虽然脸上还在笑,但内心已经在考虑怎么报复了!这样的人,难道不可怕吗?

如何正确地对孩子发脾气?

那既然吼叫不好,忍着也不好,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答案就是向孩子表达真实的感受。我们很多的家长之所以在表达感受方面,拿捏不好这个度,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父母也不会向我们表达真实情绪。

我们中国文化中,会把忍住不说、报喜不报忧当成一种隐性的美德。这其实反而导致了我们的压抑,变得不是喜悦就是暴怒。所以,要做好这一点,我们父母只需要学会如何向孩子正确的表达感受,特别是愤怒、悲哀等所谓负面情绪。

具体怎么做呢?分为三个步骤。

  • 第一步:区分感受和想法。

这里一定要注意,不是所有以我觉得开头的句子,都是在表达感受。比如:我觉得你不应该往地上扔香蕉皮,这是看法,不是感受。这里的我觉得其实是我认为。表达感受是:我担心有人踩到香蕉皮会摔倒受伤。

再比如:我觉得我拿你没办法。这也不是感受,而是看法。表达感受是:我希望你能按照我说的去做,而你没有做,我很失望,也很沮丧。

  • 第二步: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当我们说我们感觉很好,或者我们感觉很差的时候。别人很难明白,很好是什么样的好,可能是轻松,可能是欣慰,也可能是高兴,或者其他。别人也很难明白,很差到底是哪里差,是害怕、伤心、焦虑,或者其他。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丰富的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比如:当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可以说:我感到很开心、很满足、很欣慰、很温暖等等。

  • 第三步:了解自己和孩子的需求和情绪,并且学会表达需求和情绪。

我们常常以为我们的感受是别人的行为,或者别人说的话造成的。因此,家长们常常会有这样的表达:你怎么那么不听话,你要把我气死么?这句话中,隐藏的认知是:父母生气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导致的。

实际上别人的言行,并不会直接导致我们产生感受。让我们产生感受的是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

比如,同样是看到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打瞌睡。如果你认为这是孩子不好好学习在偷懒,那么你肯定会勃然大怒。但如果你认为打瞌睡是因为孩子吃了感冒药而产生的药物作用,那么你也就不会生气了,反而会尽力去照顾他。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

  • 了解到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这是因为我们希望被别人信任和认可。

  • 了解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这个时候,我们也许会想“他愤怒的原因可能是他需要我的理解和支持”。

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沟通下去。

道理懂了,怎么做呢?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讲如何把这三个步骤连在一起用。

冬冬是我邻居家的孩子,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看书,听见隔壁传来一声大吼,接着是孩子的大哭。隔天,冬冬妈焦急的找到我说:

“昨晚我又在冬冬身上、手臂看到青紫的伤,这已经不是第1次了。前天看到是在腿上。让他注意点,他不听,急死了。怎么办啊?”

我问她:“你是怎么跟他说的呢?”

冬冬妈说,昨晚看到的时候,我吓坏了,冬冬除了刚学走路那会儿受过伤,后面就再也没有受过伤了。于是我一着急就冲他大吼:“你这孩子怎么搞的?怎么这么不会照顾自己,说你这伤是怎么来的?”结果他光知道哭,什么也不说。

我对冬冬妈说:“其实我知道,你吼他是因为很着急,很心疼冬冬受伤,可是冬冬不知道啊,你的大吼在冬冬听起来就是责备,产生抵触心理,就什么都不说了。所以你首先要向冬冬表达你的感受。

接着,我就把表达需求的三步法教给了冬冬妈。

首先,是区分感受和想法。“这么不会照顾自己”,很显然是一种想法,而不是感受。妈妈对应的感受,应该是担心。

第二步,丰富表达。除了心疼之外,妈妈的感受还有难过。

第三步,了解自己和孩子的需求。妈妈的需求其实是不想让孩子再次受到伤害了,而孩子的需求是想得到不受伤的方法

于是,经过调整之后,冬冬妈的表达方式就可以变成:

“冬冬,昨晚妈妈对你发脾气了,跟你道歉。其实是妈妈看到你受伤,感到很难过、很担心,因为妈妈不想让你受到伤害。我还担心你下次再受伤,所以妈妈想请你讲一讲你的伤是怎么来的。”

根据冬冬妈妈的反馈,她说这样讲,效果确实不一样。孩子愿意对她说话了,原来是最近他和几个同学,喜欢玩警匪游戏,小孩子下手没有轻重,所以冬冬身上就有了伤口,也不只是冬冬有,其他小孩也会受伤。后来孩子们想到的办法就是换一个游戏玩,大家玩的也很开心,也不会受伤了。

所以当我们讲感受,讲需要,不指责孩子的时候,孩子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解决我们的困扰,满足我们的需要。

很多时候,妈妈都会要求自己做一个“完美妈妈”,但妈妈也是普通人啊,不是超人。所以,与其扮演一个拧巴的“完美妈妈”,不如接受自己是个真实的“有点缺陷的妈妈”。

因为看见和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也是我们教给孩子的重要一课,不是么?

(本文作者托德老师、紫微老师)

托德老师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心理学博士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导师

紫微老师

  •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 墨尔本大学“叙事治疗”硕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