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260

顽固性头痛——(关幼波方)

(组成)首乌藤30g,钩藤10g,生石膏30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生地黄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香附10g。

(功效主治)养血平肝,活血化痰。治疗顽固性头痛。

(方解)方中首乌藤、四物汤养血息风,活血化瘀;四物汤又可柔肝平肝。生石膏清气分热,《药性赋》云:“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关幼波老师在此用生石膏治头痛,无论外热内热虚热实热均可用之。旋覆花功善下行,行水消痰,又长于降逆;生赭石为重镇降逆之要药,且有清火平肝、凉血之功。两药合用,镇肝降逆,行血消痰。香附为气中之血药,使补阴血之药不呆滞,还可调和气血。

(加减)肝肾阴虚者加黄精、沙参、麦冬、五味子、木瓜、川续断、菊花、桑寄生、枸杞子、石斛、炒知柏;盗汗重者加浮小麦、生龙牡;阳亢者加生石决明、珍珠母、怀牛膝;脾胃不和者加生黄芪、党参、白术、白豆蔻、白梅花、杏仁、橘红;心血亏者加远志、百合、琥珀粉、炒酸枣仁、丹参,重用首乌藤;湿重恶心者加藿香、佩兰、竹茹;头痛剧烈者加全蝎粉、藕节、泽兰、藏红花。

(验案)患者,女,40岁,初诊日期:1998年11月9日。主诉:头痛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8个月。现病史:患者1年多以前,始发头痛,时作时止,均可自行缓解。近8个月前,因过于劳累,头痛加重。每日晚间必作,右侧跳痛,甚则恶心。服布洛芬无效,夜间必服2片止痛片方可入寐。曾做CT、脑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也曾多方治疗,未效。患者伴见背酸痛,困倦,月经淋漓不尽,白带量多色黄味大,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沉弦。辨证:血虚肝旺,风痰阻络。立法:养血镇肝息风,活血化痰通络。处方:首乌藤30g,钩藤10g,杭菊花10g,生石膏30g,生赭石10g,生地黄10g,白芍20g,当归10g,川芎10g,香附10g,生石决明30g,旋覆花10g,炒知柏各10g,益母草10g,炒酸枣仁20g,木瓜10g,生甘草20g。患者服药7剂,头痛立止,唯头背酸沉,白带稍多。拟加强健脾利湿、清利湿热之力,以前方加泽泻10g,生薏苡仁10g,再服10剂,巩固其疗效。

按:患者头痛反复发作1年余,频繁加重8个月,多方治疗未效。证属顽固性头痛。久病必虚,患者来时腰酸背痛,困倦乏力,一派肝肾不足之象,加之此次发病之前过于劳累,阴血暗耗,阴血更亏,肝失所养,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而发病。治疗以首乌藤、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补肝肾之阴血,平肝息风;合炒酸枣仁又可养血安神;钩藤、杭菊花清肝息风;旋覆花、生赭石、生石决明镇肝降逆,又可活血化痰;炒知柏清阴虚之内热;生石膏清热治头痛。药证相符,7剂后头痛遂止。后又以10剂,以加强祛湿之功,以善其后。

(方源)林威,崔芮,齐京.关幼波治疗顽固性头痛的经验.北京中医,2004,23(6):331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解痉止痛汤(姚培发方)

(组成)荆芥、防风各9g,制川乌10g,葛根12g,细辛3g,白芷10g,僵蚕9g,天麻10g,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0g,川芎12g,炙甘草4.5g。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化湿通络,解痉镇痛。主治风寒湿邪所致的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方解)本方仿川芎茶调散并加重息风解痉通络止痛之剂而成。其中荆芥、防风、天麻、川乌、葛根、白芷、细辛、僵蚕以祛风解痉,散寒通络,尤其乌头之温经散寒、解痉止痛作用更为峻猛,配合当归、赤芍、白芍以养血理血,并可减少乌头、细辛之燥烈,佐僵蚕、地龙以搜剔内外之风。治偏头痛属风寒湿阻经络者,每有良效。

(加减)寒郁化热,见热象者加黄芩10g,生石膏30g(先煎),广地龙10g,知母10g。

(验案)刘某,女,59岁。初诊日期;1995年6月8日。左半额面疼痛已近1周,拒按,畏风,痛甚则流泪,左侧面部肌肉痉挛,不能入眠。纳食二便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处方:荆芥9g,防风9g,制川乌9g(先煎),细辛3g,白芷10g,僵蚕9g,天麻10g,当归10g,川芎12g,生地黄10g,桃仁10g。服7剂。二诊:药后痛势减半,原方去川乌9g,细辛3g,加茺蔚子15g,白芍10g,以增养血祛风之力,调治1个月而愈。

按姚教授治头痛喜用细辛一味,因其味芳香,性升散走窜,李时珍《本草纲目》有“治头面风痛,不可缺此”。由于它具有治头痛的良效,故姚教授常以它与川乌相配治风寒头痛,与石膏相合治风热头痛。此案患者乃风寒痹阻经络,且年老体弱营血虚损,络有瘀滞,故姚教授取解痉止痛汤化裁,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以达祛风治血,血行风灭的目的。

(方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著名中医学专家学术集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

老年眩晕——补肾化痰汤(郑绍周方)

(组成)淫羊藿30g,菟丝子30g,沙苑子20g,僵蚕15g,半夏12g,节菖蒲15g,葛根30g,泽泻30g,生蒲黄15g。

(功效主治)补肾培元,化痰活血。用于老年眩晕。

(方解)郑教授对老年眩晕的认识,集众家之长,独有见地。指出:老年眩晕的根本原因在于肾虚,在肾虚的基础上产生痰浊、瘀血、阳亢、化风等症,但以肾虚痰浊者所占比例最多。治疗应以补肾化痰为主。根据老年人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郑教授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提出补肾、化痰、开窍之法,自拟补肾化痰汤。补肾化痰汤具有补肾培元、化痰活血之功。与老年眩晕的病机,肾虚水泛,痰浊内生,瘀血阻滞,脑府失养相合。该方淫羊藿、菟丝子,温补肾精,填髓益脑;僵蚕、半夏,燥湿化痰;节菖蒲、泽泻,渗湿开窍;葛根、生蒲黄,升清活血生津;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化痰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淫羊藿、菟丝子、沙苑子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及血脂作用。泽泻、节菖蒲能干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吸收,促进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改善脑动脉硬化指数。僵蚕、半夏可降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并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葛根、生蒲黄能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提高脑细胞耐缺氧能力。郑教授认为,治疗老年病,一定要抓住老年人的特点,重点在于肾虚,在补肾的基础上兼顾其标,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加减)若兼脾虚湿盛者,症见眩晕伴头痛如裹、胸闷、恶心者,加党参、焦白术、茯苓;若兼气血虚者,症见眩晕伴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者,加黄芪、当归;兼肝阳上亢者,症见眩晕伴耳鸣、目胀、面赤、烦躁者,加天麻、钩藤;兼血瘀者,症见眩晕伴头部刺痛,舌质紫暗者,加赤芍、丹参。

(验案)申某,男,68岁,农民。于2002年9月5日初诊。2年前头晕,时发时止,近半年来,头晕逐渐加重。症见头晕、耳鸣,伴有腰酸腿软,脘闷纳呆,大便不畅,小便正常,纳食差,睡眠可。舌质淡红,体稍胖,苔白腻,脉沉滑。头颅CT示:脑白质脱髓鞘。TCD示: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症。三酰甘油:2.11mmol/L,高密度脂蛋白:3.30mmol/L。血流变示:红细胞集症倾向。该患者年老体衰,元气亏虚,肾精不足,无以荣脑,髓海空虚,痰瘀阻窍,而致眩晕。治当以补肾益精、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为法。投以补肾化痰汤,水煎服,1日1剂。7剂后,患者头晕,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原方续服20余剂,诸症悉除,一如常人。

(方源)郝玉红,祝玉清.郑绍周运用补肾化痰汤治疗老年眩晕经验.中医研究,2003,16(3):45

三叉神经痛——(王宝亮方)

(组成)柴胡12g,白芍30g,白芷20g,川芎20g,细辛6g,黄芩20g,全蝎10g,延胡索10g,半夏30g,白术15g,甘草10g。

(功效主治)祛风化痰,通络止痛。用于三叉神经痛。

(方解)方中川芎气轻力薄,非重用不能取效,剂量可达30g,其性善疏通,上行头目,旁达肌腠,能祛风邪,调气血,止疼痛,引诸药直达病所,正如《东垣医集》所谓:川芎“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祛一切风,调一切气。”白芷、细辛味辛走窜,有祛散风邪,活血止痛之力。柴胡、半夏调理肝胆脾胃气机。白芍平抑肝阳,补血养血。黄芩、全蝎活血通络,清热泻火,解毒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白术健脾化痰,和胃降浊。甘草调和诸药。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且具有抗痉、降压作用;细辛含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有甲基丁香油酚等物质,具有局部麻醉、解热镇痛、降压的作用;全蝎含蝎毒,有抗惊厥、镇静、降压等作用;白芍所含芍药苷有解痉作用,兼有一定的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及扩血管作用;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苷有抗炎作用,亦具有安定、镇静、镇痛、解热之功效,特别是与黄芩配伍,更有相互协同之功。

(加减)兼有风寒者,加荆芥、防风;兼有风热者,加薄荷、蝉蜕;胃热炽盛、大便干结者,加芒硝、生地黄、牡丹皮;肝火上炎、胁肋胀痛者,加龙胆草、夏枯草、钩藤;化热伤阴、口渴欲饮者,加生地黄、玄参、知母;胸闷脘胀、口干不欲饮者,加竹茹、枳壳;络脉瘀阻、痛如锥刺者,加桃仁、红花、僵蚕。三叉神经痛多属实证,亦可见虚中夹实者,初病实证易愈,久病缠绵者难治。

(验案)患者,男,38岁,2004年8月21日初诊。左侧面颊及下颌部痛,痛势剧烈如刀割样并烧灼样,时发时止,痛不可忍,手触及此处即可诱发剧痛,并向同侧颜面头部放射,严重时,每日发10余次。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服用卡马西平,并做理疗等效果不佳,历久不愈。脉弦滑,舌质暗,苔厚腻。中医辨证为风痰阻络,治以祛风化痰、通络止痛,处方:柴胡12g,全蝎10g,半夏20g,白术15g,胆南星9g,川芎20g,防风12g,白芷25g,白附子12g,细辛6g,延胡索10g,茯苓30g,甘草6g。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5剂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嘱其停用卡马西平,以上方为基础方稍作加减,继服14剂,面部疼痛消失,病愈,随访1年未复发。

(方源)杨晶.王宝亮教授论治三叉神经痛经验.中医研究,2006,19(11):53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胃炎以中上腹痛、食后腹胀为主证。

对于慢性胃炎中医根据整体情况及证候而治疗,从脾胃为后天之本来考虑。

不管什么性质的慢性胃炎,平常治疗都用六君子汤为主,随证加减,惟慢性萎缩性胃炎不用制酸药(如瓦楞子、乌贼骨之类),香燥也少用。

六君子汤中参、苓、术、草有改善体质功能,因为这类局部病都与整体有关,改善了整体,也改善了局部,其中陈皮有消除腹胀,增进食欲作用,半夏有制止呕吐作用,二药对胃肌均有轻微解痉镇痛作用。

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白术去芦、陈皮、半夏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和中化痰。治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乳食,或呕吐泄泻,饮食不化,或时患饮食停滞,或母有前症,致儿为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六君子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5分,茯苓1钱,甘草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者;痔漏日久,脉数而涩,饮食日减,肢体愈倦,一切不足之证;胃气虚热,口舌生疮;中气不和,时时带下。

用法用量方中人参改为党参,制成丸剂,名六君子丸(见《中药成方配本》)。

注意真阴亏损者忌用。

各家论述《医方考》: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东南之土卑湿,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气壮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气一虚,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补气;乃半夏则燥湿以制痰,陈皮则利气以行痰耳。名之曰六君子者,表半夏之无毒,陈皮之弗悍,可以与参、苓、术、草比德云尔!

临床应用1.泻痢《寿世保元》:一人患痢,后重,自知医,用芍药汤,后重益急,饮食少思,腹寒肢冷。予以为脾胃亏损,用六君子汤加木香、炮姜,三剂而愈。

2.吞酸《寿世保元》:一妇人吞酸嗳腐,呕吐痰涎,面色纯白。用二陈、黄连、枳实之类,加发热作渴,肚腹胀满。予曰:此脾胃亏损,末传寒中。不信,仍作火治,肢体肿胀如蛊。余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胃气渐醒,饮食渐进,虚火归原,又以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兼服,全愈。

3.眩晕痞闷《张氏医通》:缪某,偶因小愤,遂致眩晕痞闷,三月来服豁痰利气药不应,反觉疲倦,饮食日减,下元乏力。至七月下浣,邀石顽诊之,六脉似觉有余,指下略无冲和之气,气口独滞不调,时大时小,两尺俱濡大少力,此素多痰湿,渐渍于水土二经,复加剥削之剂屡犯中气,疲倦少食,迨所必致。法当先调中气,输运水谷之精微,然后徐图温补下元。为疏六君子汤加当归兼调营血,庶无阳无以化之虞。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

一般加入

神曲、谷麦芽、藿苏梗和中醒胃化食;

噫气多加旋覆花9g,丁香1.5g;

吐酸多加乌贼骨9g,煅瓦楞30g,或煅牡蛎30g;

疼痛多加高良姜9g,延胡索15g;

腹胀加枳实、莪术各9g;

其余如绿梅花、陈香橼、佛手花皆可对症酌用。

根据体质,结合证候分型:

如表现为虚寒证,见疼痛为主,则采用香砂六君汤加乌药、高良姜、吴茱萸、桂心;

如证属实热,舌红,口干,便秘,腹胀,则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如胃阴不足,症见口干,舌上少苔,食欲减退或心嘈,常用麦冬汤加减(麦冬、玉竹、天花粉、太子参、北沙参、乌梅、全瓜蒌等);

如肝气横逆,症见易怒,泛酸,嗳气,胁痛,则用左金丸(川黄连、吴茱萸)加白芍、橘叶、九香虫、柴胡、延胡索之类。

如果服药不便,可服丸药

四君子丸用于一般症状不严重者;

六君子丸用于兼有胀满者;

香砂六君用于纳呆、饱满者;

枳术丸能健胃助消化,消除痞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防恶变。

咽喉炎

古代军事家常将重要的位置称为“咽喉之地”,且兵家必争,因为这样的地方一般非常狭窄险峻,往往能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人很难攻进来。

对人体来说,咽喉的问题也是半点不能马虎。咽喉相当于人体的门户,是外邪侵犯身体时第一个要突破的关口,也是身体正气死守的关口。

《黄帝内经》载,“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也就是说,咽喉是可以沟通天地之气的,一旦咽喉出现问题,一方面会影响饮食的进入,另一方面会影响呼吸的出入,由此可见,咽喉非小事!

治疗咽喉疾病的第一经方是什么呢?

医圣张仲景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图片来源网络)

咽中如有炙脔,咽喉好像有个红烧肉,堵在那里,使劲地吞,吞不下,拼命的咳,咳吐不出,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痰气交阻。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妇人呢?因为女性更容易得,女性爱生闷气,一生气就觉得咽喉胀胀的,吞东西有点哽咽。

所以很多咽喉疾病,是不健康的食物加上不健康的情绪,两个相互结合而成。

你光有不健康的食物,它顶多是咽炎上火;你光有不良的情绪,它顶多就是肋胀啊、胸满。但是两个结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出现慢性咽炎啊、扁桃体炎啊等等。

(图片来源网络)

半夏厚朴汤:半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 15g,苏叶6g。

半夏是温的,可以把痰湿给温化了,人体的痰湿就像黏在碗筷上的油腻一样,半夏就像清洁剂,一去到体内,那些痰浊就会化开,像清洁剂一去到碗里,油星就会溶解。很多化痰的方子中都会用到半夏

厚朴是治气的,它能降腹气,腹气一降,咽喉气就降下来了。

茯苓的味是淡淡的,能让藏匿在身体脏腑经络的水气通过小便排出体外,利水的同时还能健脾。

生姜和苏叶,可以让气通阳通,阳气通畅以后呢,那些郁闷就会消解。

这五味药,半夏去痰,厚朴降气,茯苓化水,生姜通阳,紫苏消食解毒。五味药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咽喉部的痰、气、食物堵塞通通化掉,最后经过胃,到达大肠排出。

张仲景讲这个小方通常是覆杯而卧,一剂见效,最精彩的就是治疗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尤其是情志起伏加重的,半夏厚朴汤简直就是它的克星。

除此之外,还可调理声带息肉、声带水肿、声带麻痹等。凡是咽喉方面的,你觉得吞吐不利的,舌苔又粘腻白白的,都可以用到半夏厚朴汤。

看不懂舌苔的人、不会辨证的人,你该进群了,微信群里天天发。有久治不愈的人,发舌苔说病情,诊费开方50元,不怕出钱的加微信:微信号:y3l6i3n6

头眩鼻塞,不知香臭

苁蓉丸

【处方】 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石钟乳(研成粉)1两,五味子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蛇床子(炒)1两,山芋1两,泽泻3分,石斛(去根)3分,甘菊花3分,细辛(去苗叶)3分,续断3分,鹿茸(去毛,酒浸,炙)3分,防风(去叉)3分,秦艽(去苗土)3分,黄耆(锉)3分,干姜(炮)3分,柏子仁(别研)3分。

【制法】 上药除别研外,为末,同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头眩鼻塞,不知香臭。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2次。不饮酒,枣汤送下。服药3日后,灸百会3-7壮,即贴如神膏。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丈夫虚羸,精髓衰急,不能饮食

苁蓉丸

【处方】 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3两,牛膝(酒浸,切,焙)3两,熟干地黄(焙)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山茱萸3两,枳壳(去瓤,麸炒)3两,五味子3两,远志(去心)1两,石斛(去根)2两,人参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丈夫虚羸,精髓衰急,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风虚耳聋,由肾脏不足,风邪入于经络,致四肢羸瘦,腰背强直,耳无所闻

苁蓉丸

【处方】 肉苁蓉2两(汤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山茱萸2分,石斛3分(去根,锉),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石龙芮3分,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菟丝子3分(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巴戟3分,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熟干地黄1两,菖蒲3分,天麻3分,干蝎3分(微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虚耳聋,由肾脏不足,风邪入于经络,致四肢羸瘦,腰背强直,耳无所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六

五通汤组成:麻黄桂技干姜汤

五通汤(陈潮祖)

[组成]麻黄 桂枝 干姜 半夏 细辛 白芍 甘草 陈皮 厚朴 枳实 柴胡 白术 茯苓 泽泻 人参

[用法]水煎3次,和匀分3次服用,1日量,

[主治]外感风寒,经脉挛急,气血津液郁结:①肺系头身酸软重痛、鼻塞流涕、咽喉痒 痛、声音嘶哑、喘咳痰白;②心系心区憋闷、疼痛;③肝系胸胁胀痛;④脾系脘痞腹胀,呕吐泄 泻,胃痛腹痛,或大便不爽,便秘;⑤肾系小便不利,水肿。上述证象仅见一证便可使用,不必 悉具,但须以舌体淡胖为其辨证依据。

[证析]寒邪束表,毛窍收缩,血络挛急,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滞留肤腠之间,头身酸软重痛见矣 津气郁结,阻滞肺窍,鼻塞流涕见矣;阻于咽喉间隙,血络不通,咽喉痒痛见矣;津气阻于会 厌,声带变厚,声音嘶哑见矣;肺脏宣降津气功能受阻,津气阻于气道夹层,渗人气道,喘咳痰 稀见矣;津气阻于心系冠状动脉,或成心肌肥大,或成心包积液心区憋闷或疼痛见矣;肝系 经脉布于胸胁,胆管下连小肠,经脉挛急,气血水津郁结,胆液、胰液受阻,胸胁胀痛,不欲饮 食见矣;脾胃纳运水谷,升降津气。胃肠夹层津气阻滞,脘痞腹胀见矣;胃肠痉挛,津气失调, 吐泄腹痛见矣;津滞夹层日久,胃肠受湿而弛,传导功能减退,大便不爽见矣;水津不能反渗 人肠,便秘见矣。肾为主水之脏,肾命气化不及州都,水津停滞,则成小便不利,或呈水肿。 上述种种,要皆素体阳虚,或过食生冷,过用寒凉;阳气受损,复感外寒,经脉挛急,气血津液 升降出人失常使然,

[病机]风寒束表,经脉挛急,气血津液郁结。

[治法]温通五脏。

[方义]五脏功能衰退,复感寒邪,导致五脏经隧挛急,肺系宣降津气功能失常,脾胃升 降功能失职,肾命化气行水功能不及,肝系疏泄功能受阻,津气滞于少阳三焦,遍及五系。遵循《黄帝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下者,引而竭之”、“肝苦急,急 食甘以缓之'之训,法当外散寒邪,内温阳气,行气活血,通调津气,舒缓经脉,解其痉挛,才与 病理相符。方中麻黄、桂枝有散寒解表作用,可祛外侵寒邪,消除病因;麻黄、细辛宣降肺卫 津气,可以恢复肺系功能,乃治上焦药也。陈皮、枳实、厚朴,可降胃肠之气,使其肺气下行无 阻;配以干姜、半夏、白术温运中焦,健脾化湿,柴胡、枳实升降中焦津气,畅通胆流,乃治中焦 药也。桂枝有温肾阳之功,配以白术、茯苓、泽泻,可呈化气行水之效,乃为下焦而设也。桂 枝擅长温通血脉,畅旺血行;细辛、白芍、甘草擅长舒缓五系经隧挛急,则为血行不利,经脉挛 急设也。自身阳虚,温必兼补,故用人参益气,振衰起废之功,位居诸药之首,《神农本草经》 谓其能“补五脏”者,盖五脏功能活动均赖气为动力故也。诸药合而成方,可呈外散寒邪,内 .温阳气,补其虚损,通其滞塞之效。因可通调五系气血津液,故以“五通'名之。

[应用]临证应用此方,当随不同征象加减。声音嘶哑者加桔梗泄肺利咽;阳虚阴盛者 再加附片温其少阴阳气,增强心系血运与肾系化气行水作用。肺气上逆呈喘者可加桑皮、杏 仁降其津气;或加大黄通泻大肠,成为脏病通腑,承气下行之法。咳嗽痰少者可加桔梗开宣 肺气,五味子敛肺止咳,款冬花、白前解痉止咳;咳嗽痰多者加苍术、胆南星燥湿和脾,杜绝津 凝成痰。脾系脘痞腹胀,气逆而哕,则重用陈皮并加旋覆花降其肺胃逆气,如因胃之责门、幽 门松弛,胆液随其胃液上逆,食道灼热冒酸,重用枳实促进胆管、幽门收缩,阻止胃液上逆,或 加黄连、吴茱萸制酸,体现寒温同用之法。如果胸胁胀满,食欲减退,当是胆胰受阻,则宜重 用枳实,加人木香、郁金畅通胆流。如果肝脏肿大,则宜加人当归、川芎活血行瘀,成为气血 津液齐通。心区憋闷,心律不齐,减去厚朴、干姜换成生姜(即合《金匮要略》橘皮枳实生姜 汤),令其津气下行;若津凝成痰,阻于心脏冠状动脉夹层,稍受寒侵或情绪激动则痛,则加瓜 萎、薤白涤痰泄浊。若系心包积液,心体肥大,则加苍术、猪苓增强燥湿利水作用。若系心功 能衰惫,呈为心悸,则减去麻黄、厚朴、半夏,加人附子,配合人参温补心肾阳气。

阴阳透解:释玄机

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易学之门也!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是变化的父母,我们预测人事物,无非就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而导致这个变化的是什么呢:是阴阳。

在我们常规的思维里,阴阳有如下几种规律:1、阴阳对立统一;2、阴阳互根;3、阴阳消长;4、阴阳互相转化;5、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包;6、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学习阴阳,仅仅懂得这些还远远不够。它们是怎么个对立统一,怎么个互根互化,这些你自己要有切身真实的感受。对于任何事物的变化,你都能落实到阴阳上面,甚至言谈举止你都能分辨出阴阳来,并能感受出阴阳来,这样日久月深,与阴阳产生共鸣,阴阳才能为你所用,你才能随心所欲的运用阴阳来解决实际的真正问题。

一、阴阳关系的本原问题

阴阳谈的是阴阳之间发生的事,既然是两者,就要一个相互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阴阳这个学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上面的这个关系,《黄帝内经》有精辟的阐释: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基本上将阴阳的主要方面包含进去了,因此只要我们搞通了它,阴阳的本原我们就基本抓住了。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一年中的阴阳变化和万物的生长衰老情况。阳生阴长主要是讲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协调。联系到大自然,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这个样的增长而不断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这个过程真正是阳在生,阴在长,夫唱妇随。与我们过去所说的对立的,消长的关系好像不一样,并不是阳产生了,万物反而消灭了,完全不是这么一个情况。阳气就好比是能量,我们可以想象在天地之间有这么一个能量库,在春夏这两季,能量是处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这个能力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否则,万物凭什么生长繁茂呢?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这个能量的释放造成的。这是“阳生阴长”。其实在奇门遁甲预测法中也会用到上面的原理,尤其是起局的应用。

那么“阳杀阴藏”就是讲秋冬的变化。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个“阳杀”看作真正的杀灭,“阳杀”与“阳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然春夏的阳生指的是阳的释放,能量的释放,那么这个释放是不是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呢?应该不会的。阳气总是生发,总是释放行不行?肯定不行!这样下去就不能持续。所以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阳气的收藏相对于释放而言,就是“阳杀”。阳杀了,能量就收藏起来了,天地万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的景象。

上面的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这就是《素问》中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指的是生发、释放的这个过程,阴指的是收藏、阖闭的过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指的也就是这个过程。其实“物物一太极”,一年是这个情况,一天也是这个情况,也符合“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个规律,这正说明“道不远人、大道至简”!

二、阴阳关系的主导问题

经过上面的阐释,我们就明白了这样一种“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的关系,这就要我们明确知道两个更具体的主导问题。第一个主导:就是阴阳之间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这也上面提到的“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更为具体的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个家庭关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南,一个面北,水火不相容,那这个日子怎么过啊,连最基本的日子都没办法过去,更不要谈和谐、谈事业了。所以,家庭的关系、夫妇的关系、阴阳的关系应该以协同为主导!

第二个主导是阴阳之间阳为主导,这个主导实际上已经包含在第一个主导里。这个主导说明在阴阳之间,阳的变化起主导的作用、决定的作用。作为阴,它是随着阳的变化而变化。有关这个主导关系,我们可以在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前面《素问》所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收、藏。生、长、收、藏虽然用于表述一年里万物的变化情况,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更实质的东西,更内涵的东西,则是阳的变化。是阳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导致了这个万物的生、长、收、藏。春夏秋冬是由太阳的视运动决定的。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就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因此,春夏秋冬即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阳的状态。从社会的角度,阳(男)作为主导的地位就更为明确,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特别提醒:阴阳的消长盈虚变化实质是:阳气的变化过程(即:阳气的释放和收藏),并且消长变化一定是逐渐演变的。阴阳的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比如寒热如同水火,很难把它们扯到一起。这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它合二为一。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看到的这个迥然不同,只是显现上的不同,如果我们进一步从深层去考虑,发现它还是一个阳气的问题。

前面我们谈过,阳气就好比是能量。春夏的天气温热,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造成的,属热的东西释放出来了,天气就当然变热了。到了秋天,秋天的天气凉爽、冬天的天气寒冷,是因为热的东西不释放了,收藏起来了,天气当然就变得寒冷。也就是说,寒热是伴这阳的生长收藏的一个表象,阳气释放了,天气就变热,阳气收藏了,天气就变冷,并不是在热之外又有一个独立的属寒的东西。上述这个问题,一个谈实质,一个讲显现,对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多思考,善思维。我们要是对这个过程思考透彻了,那阴阳的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了。这真是“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通过上面的思考和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一年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其实就是阳气收藏和释放之间的变化。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个主导,阴阳的各个方面就“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的连带出来。

三、阴阳关系的体用问题

体用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体是谈基础,本体,用是谈作用,谈应用。没有体,用就不会发挥作用;而没有用的体,这个体从本质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把阴阳当做一个整体,则反映用的主要是阳,反映体的主要是阴。我们从一年来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夏的过程体现了阳的作用,我们看到了春夏的阳光、天气温热、枝叶繁茂,这一切都集中反映了阳气在积极发挥作用。

秋冬这样的一个寒冷、凋零的景象,显然与阳的作用不相符。为什么呢?因为阳用收藏起来了,大家看不到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这就关系到体的问题。体是基础,是本钱。而秋冬的阴,秋冬的收藏,正是为了培植这个基础和本钱。基础巩固了,本钱增加了,上述这个用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所以从这个方面看:体和用,阴与阳是不相违背的,是相辅相成的,互根互用,缺一不可的。

阳讲用,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就是阳生阴长,这个阳气可以促进万物的生长。第二个是:阳为寿命之根本;第三个是:阳的卫外和保护阴的功能;这个在梅花易数和六爻预测法中经常用到。

阴讲体。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助阳方面,怎么帮助阳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个就是阴为体的意义所在。阴为阳体,阳为阴用。“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两者就是这样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体用关系妙无穷,天地造化在心中;若能了达阴阳理,易学开悟一点通!

临床精辟:脾胃病实战治法要诀

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正气强弱,取决于气血精神盈虚消长,而精神气血的盛衰,于脾胃功能健旺与否密切相关。早在《内经》中,对于脾胃,已有极丰富的论述,如《素问· 经脉别论》云: “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又如《灵枢

· 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谷、谷气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说明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均有赖于脾胃供给精微物质,即所谓“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 故脾胃被称为“仓廪之官 ” 又誉为“ 后天之本”。在水谷的受纳、腐熟、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输布以及糟粕排出的过程中,虽然脾胃之间互相配合、协同动作,但毕竟脾为脏、胃为腑,其特性、功能各有不同,即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因此,临证必须注意脾胃两者的关系,不可偏胜,否则就会发生病变。同时还应注意,脾胃之间互相影响,即胃病可以及脾,脾亦能涉胃。如胃病失于和降,不能纳谷,症见饥不欲食,则脾虽能运,但因缺乏水谷精微来源,无以上奉心肺、化气生血,脾亦从而病矣;又如脾病失升,不能运化,则胃虽能纳,但因无法独行其津液,必使水谷停滞于胃,胃亦从而病矣,或食后作胀,或神倦思睡,四肢无力,甚则水湿留潴,凝痰聚饮,变病多端。所以脾胃之间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的平衡。

二、治疗脾胃病的几点体会

(一)受辨能食与否、以定病胃或脾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正常,则纳运健旺,因而食欲旺盛,气血充足,肌肉发达,精力充沛。症见饥不欲食,系邪气犯胃、致胃气失降,仓廪不纳使然,治则健胃为主,运脾为辅。因痰湿食滞者,可理气化痰、除湿导滞,方如香砂楂曲平胃散或保和丸;因胃阴不足者,宜甘寒生津,养阴和胃,如益胃汤之类。若见食而腹满,说明胃纳正常,脾运障碍,即所谓胃强脾弱,治当运脾为主,健胃为辅;因于脾气虚者,当补脾益气,方如四君子、香砂六君子等;因于脾阳虚者,当温中补虚,可用理中汤之类;若因湿困脾土者,当运脾除湿,升降中焦,方如一加减正气散。若不饥不食,则脾胃俱病,纳运失司,治须脾胃并调;因于气虚者,宜补中益气;因于阳虚者,当温中补虚;因脾胃气阴不足者,用甘淡实脾之法,可益气而不耗阴、扶阴而不损阳,方如参苓白术散或资生丸。

(二)重视舌苔厚薄、苔去病常可解

舌为心之窍,俱“脾足太阴之脉⋯ ⋯连舌本,散舌下” (《灵枢· 经脉篇》),故舌与脾也有关系。而附着于舌质上的苔垢,则系胃气化生, “舌之有苔,如地之长草”因此辨别“舌苔”是临床诊断脾胃疾病的重点。舌苔黄厚者,多系湿热蕴阻中焦,可致多种病症,如脘腹胀满、疼痛、头痛、眩晕、失眠等,治当清热化湿,方如半苓汤加楂曲或黄连温胆汤;舌苔白厚而腻者,多属阳气不足,湿邪易从寒化,当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或须温阳化湿,方如苓姜术桂汤,蜀椒救中汤,胃苓汤等,此外尚有舌苔白厚,因阴津不足所致者,其苔必厚而干燥,即叶天士所谓“胃燥气伤”,譬如釜中烧水,火炽水竭,锅垢厚积,欲去其垢,可于釜中添水,则积垢渐融,故治当用“滋润之品”以养阴润燥,以去其苔,方如沙参麦冬汤,甚或六味地黄汤。若舌上无苔,诚非佳兆,如“不毛之地,其土枯矣”。舌质淡嫩者,系脾胃气虚,当用甘淡食脾之参苓白术散;舌质干红者,属胃阴枯涸,当用益胃汤、沙参麦冬汤;或益气养阴,双管齐下,务求舌上渐生薄白润苔,待脾胃生气渐复,可望病愈有期,否则其病难治。

(三)气虚阳虚宜分、血虚阴虚勿混

对于脾胃疾病,不但须把气虚阳虚与血虚阴虚区别开,而且对于气虚与阳虚,血虚于阴虚,也不能混淆。若气阳不足,误用养血滋阴之法,势必更损气阳,助湿生痰而舌苔垢腻、纳呆、腹胀、甚而水肿;若阴血本亏,误用温补,则阴血更耗而病势日重。气虚补阳,可致

致亢阳食气、气更消耗;阳虚补气,可使气壅湿滞、阳虚难复;血虚阴虚,亦须明辨,若血虚补阴、或阴虚补血,则药证不宜而见效不佳,甚可滋生它病。脾胃气虚,可用甘温平淡之品,如参、术、芪、草、苡、扁豆、莲米等;阳虚者可加姜、桂、附等辛温燥烈之品;血虚者,多用味厚浓浊,腥粘滋腻之物,如龟胶、阿胶、生地、当归、海参、淡菜、鲍鱼、鳗鱼、团鱼、乌龟等;如属阴虚,多用气薄味淡、生津养阴之品,如人参,沙参,麦冬,百合,玉竹,黄精,白芍等。在辨证中,固宜把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区分开,同时也应注意其间的联系和影响,如气虚阳虚,气血血虚,血虚阴虚,阳虚阴虚等常可同时兼见,因而在治疗时,应全面考虑,突出重点,有步骤有计划逐一加以解决,疗效始佳。

(四)阴阳以平为期、刚柔务须相济

脾为阴脏,体阴而用阳;胃为阳腑,体阳而用阴。脾胃湿土,得阳始运而喜刚燥;胃为燥土,得阴自安而喜柔润。脾胃之间,燥湿相济,阴阳平衡,则升降正常,纳运健旺。因而在调治脾胃病时,须注意恢复燥湿相济,阴平阳秘的状态,用药须刚柔互济,不可偏盛。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有胃阴不足之征,单纯用酸甘濡润之品,如沙参、麦冬、乌梅、白芍、甘草等生津养胃,一般多可收效。若更有舌苔腻,面黄便溏者,属胃阴不足兼脾弱湿积,须配平胃、二陈、刚柔相济;或先健脾除湿,待湿去苔化,继以养阴治胃;或刚柔之剂,交替使用,以免滋腻碍脾,过燥伤阴,如此,方能使阴阳协和,渐得疗效。

(五)理脾重视升运,治胃注意通降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对湿滞气阻,食积内停等实证,固须化湿理气,消食导滞,以复升运、通降之性为要。即使对脾胃虚证,在补以甘药时,亦不可一味呆补,而碍脾之升,妨胃之降。故补脾胃之剂常于甘味之中配以理气助运之品,如陈皮、木香、枳壳;或是补脾、运脾、交相参用,总以补中而不用治,配升麻,柴胡以升举清阳,陈皮以理气助运;升阳益胃汤加羌、防以鼓动胃气,其深得脾胃用药之旨也。对气虚、阳虚如此,即使于胃阴虚用养阴药,也只宜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恢复胃气顺降之性,忌用滋腻壅滞之物,方能达到胃健纳旺的目的。

(六)久病寒热错杂、治须寒热并投

中医治病,贵在“审证求因”,因此临证之际,不可胶守常规,生搬硬套,特别对于某些病程较长,病情错杂者,犹须根据病情,灵活配伍方药。如临床上某些顽固的胃痛,呕吐,腹泻病例,缠绵难愈。自习揣摩病情,多属脾气虚寒、兼夹肝胃郁热之征,而见胃脘痞闷、痛涌酸水、噫气,心中烦热,饥不欲食,口渴不欲饮,四肢欠温,小便黄,大便或燥,舌质红苔薄白,脉虚细数,此时单用温中补虚则热势更炽,单用寒凉清热则脾阳更损,治疗颇难措手,唯有用补泻并进,寒热互投之法,方能获效。虚寒甚,郁热轻者,可用连理汤法;热象明显,虚寒不甚者,可用椒梅汤(《温病条辨》)法,仲景黄连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皆属此类,临床用之得当,奏效甚捷。

(七)病症顽固难愈、肝胆与肾当参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肝气郁滞,乘袭脾胃,脾胃不健,肝气乘虚侵犯。故对于脘腹疼痛,呕吐,泄泻,按一般调理大发,治之不应,脉象现弦者,当加入柴胡,白芍,防风,木瓜等抑肝之品;或以理脾疏肝之逍遥散、或用善解六郁的越鞠丸,与和中之剂交替使用,每可获得一定疗效。脾为后天,肾为先天,相互为用,转相滋养。脾虚化源衰少,则五脏精少而肾失所藏;肾虚阳气衰少,则中土失于温煦,脾胃升降失司,纳运不健。久泄不已,当虑肾中精气不足,难以温煦中土使然,当脾肾同治,但其中又有气虚阳虚之分,若偏气虚,妄投辛热燥烈,则气愈耗,易致气阴两伤;偏于阳虚,误用甘温壅滞之品,每致阴寒愈盛,湿邪滋生。久泄兼见肾精亏乏之象者,以脾肾气虚为主,治当补脾固肾,方如双补汤,俟脾肾气旺、腹泄可止;若更增黎明做泻、腹部畏寒、下肢觉冷、脉沉迟者,此系脾肾阳虚,治当补火生土,代表方如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

(八)注意生活调理、终以丸药善后

脾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不甚、情志刺激,密切相关。如某些胃痛,泄泻病员,于病情缓解或初愈之时,常因误食生冷不洁之品、或恼怒忧思,而致旧恙复萌,或病情加重。所以重视饮食调摄,养成良好进食习惯,如定时定量,不食生冷腐败之物,同时注意调情志,和喜怒,避免过度情绪刺激,对于防治脾胃疾病,巩固疗效,都很必要。此外,对于某些易于复发的慢性脾胃疾患,于病初愈之时,及时应用调理脾胃的丸散药剂以善后,常可使疗效彻底巩固,可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反复。

方剂索引

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30g)。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消食和胃。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三药同用为臣,能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

半苓汤《温病条辨》卷二。半夏15克 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 厚朴9克 通草24克

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燥湿利水。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

益胃汤《温病条辨》卷二。沙参9克 麦冬15克 冰糖3克 细生地15克 玉竹4.5克(炒香)。《成方便读》:“夫伤寒传入阳明,首虑亡津液,而况温病传入阳明,更加汗、下后者乎?故虽邪解,胃中之津液枯槁已盛,若不急复其阴,恐将来液亏燥起,干咳身热等证有自来矣。阳明主津液,胃者五脏六腑之海。凡人之常气,皆禀于胃,胃中津液一枯,则脏腑皆失其润泽。故以一派甘寒润泽之品,使之饮入胃中,以复其阴,自然输精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五经并行,津自生而形自复耳。”

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卷二。藿香根6克 厚朴6克 杏仁6克 茯苓皮6克 广陈皮3克 神曲5克 麦芽5克 绵茵陈6克 大腹皮3克。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腹胀满,大便溏垢不爽。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为主药。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为辅药。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通上下气机,吐泻可止,为佐药。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如舟车载药上行,达上焦以益肺气。此方对证而兼见肺气虚弱,久咳痰多者,亦颇为相宜,为培土生金之法。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

资生丸党参(炒)、茯苓、甘草(制)、山药、白术(炒)、白扁豆(炒)、芡实、莲子、山楂(炭)、六神曲、麦芽(焦)、薏苡仁、陈皮、黄连、泽泄、豆蔻、广藿香、桔梗;

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卷上。清热燥湿 理气化痰 和胃利胆。川连:6g,竹茹:12g,枳实:6g,半夏:6g,桔红:6g,甘草:3g,生姜:6g,茯苓:10g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蜀椒救中汤《温病条辨》卷二。蜀椒(炒出汗)9克 淡干姜12克 厚朴9克 槟榔6克 广皮6克。温中行气,化湿辟秽。发痧。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

胃苓汤苍术(泔浸)8钱,陈皮5钱,厚朴(姜制)5钱,甘草(蜜炙)3钱,泽泻2钱5分,猪苓1钱半,赤茯苓(去皮)1钱半,白术1钱半,肉桂1钱。安胃利水止泻。祛湿和胃。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卷一。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清养肺胃,生津润燥。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9克) 防风(9克) 白芍药(9克) 羌活(9克) 橘皮(6克) 茯苓(5克) 柴胡(5克) 泽泻(5克) 白术(5克) 黄连(1.5克)

连理汤《证因脉治》理中汤加黄连。温中祛寒,兼清郁热。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呕吐酸水,苔白舌边红者。

椒梅汤《温病条辨》卷三。黄连6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 乌梅(去核)9克 人参6克 枳实4.5克 半夏6克。驱蛔,祛暑。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双补汤《温病条辨》卷三,系由《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脾肾双补丸加减衍化而来。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苁蓉,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原著无用量)。健脾温肾,涩肠止泻。脾肾阳虚,久泻久痢,神疲倦怠,不思饮食,舌苔淡白,脉沉细弱。

四神丸《内科摘要》卷下方,五味子散加二神丸组成。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五味子散:五味子、吴茱萸。二神丸:破故纸、肉豆蔻。

烧烫伤奇门秘方不留疤痕

【配方】:寒水石,大黄,赤石脂,煅牡蛎,地榆,各适量等分。

【用法】:共研为细末,可干用,粉末直接涂抹在患处。也可浸泡麻油用(浸泡三小时一次即可),面积大的,或者化脓的,可以用药粉洒在伤口上。

【功能】:本方具有消炎止痛之功,

【疗效】:十分钟就没有火辣辣的感觉,一星期就完好如初,没有疤痕。

治外感,当顾人体之虚实

我们知道脉法中,左寸属心,主上焦和人一身之营气;右寸属肺,主上焦和人一身之卫气,两者居上焦,故而脉象上应浮。在李士材《医宗必读·新著四言脉诀·五脏本脉》篇中也记载了,左寸之心,当浮大而散,属火的特性;右寸之肺,当浮涩而短,属金的特性。

那么我们平时在诊脉过程中,如果诊得两寸属沉,左寸沉涩是主上焦营血虚滞,右寸沉弱是主上焦卫气不行,出现这些在人体表现多有肩膀、胳膊或是颈椎问题,比如疼痛,怕冷恶风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脾胃受损,中土生金乏力,精微不能上濡心营所引起的。人的卫气就相当于人体免疫力,免疫机能出现低下,则人体容易受凉受风,正气虚弱,必然不能鼓邪外出,邪客经络或脏腑,所以临床上才会有那么多颈椎病和肩周炎、腰腿等问题出现,医师用针灸和按摩虽然能够暂时疏通人体局部气血,但必定不能除根。

想彻底治愈这些问题的话,我的建议是从人体根本出发,将脾胃运化和升降功能调节正常,则上焦营卫自行,如果局部还伴有怕冷恶风的情况,那么我们只需要在保证人体运化正常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经络受邪,稍加祛风散寒的药物,比如羌活、防风、柴胡或用败毒散益气驱寒即可。

另外,我今天看张景岳书中对《伤寒论》外感治疗的描述,大致法则也是如此。根据内经和仲师留下的理论,我们都知道邪气在表宜散,在里者宜攻,这是大的治疗法则,而判断伤寒最后的生死转归,则全在虚实二字。张氏强调伤寒多是邪气乘虚而入,这符合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原则。如果我们做医生的不察人体虚实,一见伤寒外感,就说伤寒没有补法,而任意攻邪,那么受伤的只会是人体,凡是因患伤寒而最终不治的,必定是因为元气先败所引起来的。

所以临床上,我们凡是遇到脉弱无神,耳聋手颤,或神倦气怯,畏寒喜暗,或言语轻微,颜色青白,诸形证不足等的情况,一定要先思顾其人元气的虚损才行。两尺不足,不可攻下,两寸不足,不可发汗。若形气本虚,而过度用散表的药,则必至亡阳;若脏气本虚,而误攻其里,则必至亡阴。即使是元气半虚半实,而邪气盛者,也要权衡轻重,补中兼散才行,若是元气大虚,则即使邪气很盛,也不可贸然用汗吐下法,苦寒败胃更当所禁。对于这些情况,都需要详察阴阳血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合适的补虚散邪药物来治疗比较好。

壮筋骨。主肝经风虚,筋极急痛

苁蓉丸

【处方】 肉苁蓉(酒浸,切,焙)、菟丝子(酒浸,别捣)、牛膝(酒浸,切,焙)、白术、细辛(去苗叶)、何首乌(去黑皮,炒)、续断、枸杞子、山芋、菖蒲、车前子、巴戟天(去心)、菊花、补骨脂(炒)、远志(去心)、地骨皮、覆盆子、熟干地黄(焙)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壮筋骨。主肝经风虚,筋极急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消渴后,气乏体羸,腿胫细瘦

苁蓉丸

【处方】 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黄耆(锉)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车前子1两半,萆薢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地骨皮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槟榔(煨)1两半,山芋1两1分,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1分,蒺藜子(炒,去角)1两1分,人参1两1分,白芍药1两1分,泽泻1两,桑螵蛸(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生干地黄(焙)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渴后,气乏体羸,腿胫细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粟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暖水脏,明目

苁蓉丸

【处方】 苁蓉2两(酒浸1宿,焙干),巴戟1两,枸杞子1两,菊花1两,川楝子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暖水脏,明目。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临卧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 《集验方">洪氏集验方》卷四

一物克一物,18种疾病“最怕”的中药配伍

1、便秘的“天敌”——大黄遇见芒硝

2、偏头痛的“天敌”——川芎遇见露蜂房

3、颈椎病的“天敌”——威灵仙遇见葛根

4、咳嗽气喘的“天敌”——旋覆花遇见代赭石

5、风湿痹的“天敌”——海桐皮遇见豨莶草

6、胃胀的“天敌”——青皮遇见陈皮

7、血虚失眠的“天敌”——枣仁遇见柏子仁

8、腰膝酸痛的“天敌”——杜仲遇见续断

9、心悸失眠的“天敌”——磁石遇见珍珠母

10、头疼癫痫的“天敌”——地龙遇见僵蚕

11、命门火衰的“天敌”——附子遇见肉桂

12、头晕耳鸣的“天敌”——代赭石遇见牛膝

13、腰疼的“天敌”——桂枝遇见附子

14、胁痛、闭经的“天敌”——柴胡遇见郁金

15、脾肾阳虚的“天敌”——附子遇见干姜

16、尿频遗尿的“天敌”——台乌遇见益智仁

17、上吐下泻的“天敌”——陈皮遇见藿香

18、月经过多的“天敌”——侧柏叶遇见白芍

治疗肺痨方剂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1.肺痨的病因病机

(1). 肺痨常见病因:感染痨虫 。

(2). 正气虚弱:① 禀赋不足 ② 酒色劳倦 ③ 病后失调 ④ 营养不良。

2.肺痨的主要病机,虚体虫侵 ,阴虚火旺。

3.辨证论治

1.肺痨的辨证要点:①辨病变之脏器 ② 辨虚损之性质 ③ 辨夹火、夹痰,夹瘀之不同。

2.肺痨的治疗原则,补虚培本,抗痨杀虫。

3.分证论治。

肺痨→肺阴亏损证→治法:滋阴润肺,方药:月华丸加减

肺痨→虚火灼肺证→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肺痨→气阴耗伤证→治法:益气养阴,方药: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肺痨→阴阳两虚证→治法:滋阴补阳,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细说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与膀胱息息相关,学习此经,须知膀胱。

膀胱又叫州都之官,这个官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其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矣。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解释说“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

从自然规律看,水往低处走,择东而行。套到人体上道理也一样,人的身体上为北下为南,面为西,背为东,水必然往下走,然后从背气化。形成一个循环。下方将水储藏起来就是膀胱,膀胱气化的路线就是膀胱经。

这个储水之地有点像湖泊,管理水调整水,有点像州都的管理者,不断地储水蒸发,又不断地将没用的水放掉一点。简而言之得阳气而化,满而疏泄。

膀胱的水从哪里来?

实际上人体的水全部来自外界,一是空气中的水气,二是饮用水,三是食物中的水。水气直接入肺,也能通过皮表渗透,饮用水和食物水直接入胃(入胃后有一个水谷消化处理过程后才到达膀胱,后述)只不过就体内而然,水有两种渠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网路渗透下来,还有一个就是通过解剖学讲的输尿管,从肾脏流进来。

流进膀胱的水会被怎么处理?

一是气化,二是排掉。膀胱里的水量主要还是从肾而来,几乎是被肾气化过的二次水。肾水是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肾的水就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所谓命门的地方。这个水很热,因为小肠不断的加热,水进入命门以后,水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一路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蒸发了还有残渣水,残渣水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膀胱以后,还有好的营养在里面,会再气化第二次。

第二次气化以后,水去了哪?

一部分变成没用的尿液排了出去。另一部分则上升至肝部,是通过三焦油网进入肝脏。进入肝脏以后,会帮助肝脏的代谢。代谢出来有废物,就进入胆,所以胆汁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大便浊物,排出去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再送给全身。

膀胱气化水的过程如何?

正常人的膀胱约有400cc的容积。当水在膀胱里面累积时,由于膀胱是紧贴着小肠,受小肠热量作用,水气蒸发,整膀胱如热气球上升。因为这种受热托升作用,正常人就不感觉到膀胱很重。当膀胱水和水气充满400cc的容积,人就会感到胀,就会去小便。因为膀胱气化中的水是温热的,里面有蒸气,有蒸气就会产生压力,人就能顺利地把尿排出去,排出的尿是带有蒸汽的。

所以膀胱的气化之力就是来自小肠的阳气。小肠火力足,则膀胱气化顺利!如果小肠的火不够,膀胱的水就没有气化,变成冷水在里面,排出来的尿是冷的。而且水不气化,积重在下,这个时候人感觉很胀很急,变成频尿。因此,尿频不是括约肌的问题,是膀胱不力的问题。时医只见基形,不知其义。

从这个道理出发,要解决尿频的问题,还得加强小肠的火力。把坏的水排掉,好的水气化出来让身体受用。因此有很多人艾灸关元,中极,神厥来加强火力。

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整个路线的上下贯穿人体背面,穴位更是遍布人体正背面。从体层位置的阳气表现来看,属于太阳经的范围。以足太阳膀胱命名可见其路线之长,阳气之盛,涉及体表面之广。因此足太阳膀胱经与外感病邪息息相关。一旦伤寒,寒气束表,则膀胱经会先感知出来,其所涉范围出现酸痛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为什么是向下的?

该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止于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整个路线向下走。这条路线经过的区域虽然阳气最盛,但水气也很盛,化气出表之水为汗,不化之水则带着热量下行到膀胱。在小肠之火作用下再次进行气化。这个过程始终是阳气在主导水的运行,膀胱并非天生的智能水处理器。从水的特性看,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向下是因这一特性所决定。所以中医有“太阳寒水”一说。

足太阳膀胱一旦受病,水循环出了问题,不但表现出表闭,体痛,而且也有小便不利的情况。

细说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与膀胱息息相关,学习此经,须知膀胱。

膀胱又叫州都之官,这个官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其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矣。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解释说“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

从自然规律看,水往低处走,择东而行。套到人体上道理也一样,人的身体上为北下为南,面为西,背为东,水必然往下走,然后从背气化。形成一个循环。下方将水储藏起来就是膀胱,膀胱气化的路线就是膀胱经。

这个储水之地有点像湖泊,管理水调整水,有点像州都的管理者,不断地储水蒸发,又不断地将没用的水放掉一点。简而言之得阳气而化,满而疏泄。

膀胱的水从哪里来?

实际上人体的水全部来自外界,一是空气中的水气,二是饮用水,三是食物中的水。水气直接入肺,也能通过皮表渗透,饮用水和食物水直接入胃(入胃后有一个水谷消化处理过程后才到达膀胱,后述)只不过就体内而然,水有两种渠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网路渗透下来,还有一个就是通过解剖学讲的输尿管,从肾脏流进来。

流进膀胱的水会被怎么处理?

一是气化,二是排掉。膀胱里的水量主要还是从肾而来,几乎是被肾气化过的二次水。肾水是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肾的水就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所谓命门的地方。这个水很热,因为小肠不断的加热,水进入命门以后,水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一路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蒸发了还有残渣水,残渣水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膀胱以后,还有好的营养在里面,会再气化第二次。

第二次气化以后,水去了哪?

一部分变成没用的尿液排了出去。另一部分则上升至肝部,是通过三焦油网进入肝脏。进入肝脏以后,会帮助肝脏的代谢。代谢出来有废物,就进入胆,所以胆汁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大便浊物,排出去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再送给全身。

膀胱气化水的过程如何?

正常人的膀胱约有400cc的容积。当水在膀胱里面累积时,由于膀胱是紧贴着小肠,受小肠热量作用,水气蒸发,整膀胱如热气球上升。因为这种受热托升作用,正常人就不感觉到膀胱很重。当膀胱水和水气充满400cc的容积,人就会感到胀,就会去小便。因为膀胱气化中的水是温热的,里面有蒸气,有蒸气就会产生压力,人就能顺利地把尿排出去,排出的尿是带有蒸汽的。

所以膀胱的气化之力就是来自小肠的阳气。小肠火力足,则膀胱气化顺利!如果小肠的火不够,膀胱的水就没有气化,变成冷水在里面,排出来的尿是冷的。而且水不气化,积重在下,这个时候人感觉很胀很急,变成频尿。因此,尿频不是括约肌的问题,是膀胱不力的问题。时医只见基形,不知其义。

从这个道理出发,要解决尿频的问题,还得加强小肠的火力。把坏的水排掉,好的水气化出来让身体受用。因此有很多人艾灸关元,中极,神厥来加强火力。

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整个路线的上下贯穿人体背面,穴位更是遍布人体正背面。从体层位置的阳气表现来看,属于太阳经的范围。以足太阳膀胱命名可见其路线之长,阳气之盛,涉及体表面之广。因此足太阳膀胱经与外感病邪息息相关。一旦伤寒,寒气束表,则膀胱经会先感知出来,其所涉范围出现酸痛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为什么是向下的?

该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止于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整个路线向下走。这条路线经过的区域虽然阳气最盛,但水气也很盛,化气出表之水为汗,不化之水则带着热量下行到膀胱。在小肠之火作用下再次进行气化。这个过程始终是阳气在主导水的运行,膀胱并非天生的智能水处理器。从水的特性看,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向下是因这一特性所决定。所以中医有“太阳寒水”一说。

足太阳膀胱一旦受病,水循环出了问题,不但表现出表闭,体痛,而且也有小便不利的情况。

肾疟

苁蓉丸

【处方】 肉苁蓉(酒浸,切,焙)半两,乌梅肉(炒)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炒,研)3分,常山(锉)3分,豉(炒)3分,升麻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未发日空腹温酒送下,米饮亦得;至发时,更服20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补元脏,除诸风,益脾实肾。主肾虚

苁蓉丸

【处方】 乌头1斤(炮裂,去皮脐)。

【制法】 入米泔浸7日,逐日一换水,7日了,便别捣生黑豆末1斗,后以水两石煮乌头,切作片子如钱大,渐渐添豆末入水,自平明煮到黄昏了,取出豆末,只将乌头片于长流水浸半月,出热毒,日满阴干,入青盐3两同捣末;别用苁蓉半斤,酒浸2日了,入饭甑蒸三度,每度添酒满再蒸,候蒸得如泥软,便入沙盆内研如泥;牛膝半斤,酒浸三日了蒸,蒸一日了便焙干,都捣末,并生乌头,青盐等,入在苁蓉膏内和匀为丸,如两皂子大。

【功能主治】 补元脏,除诸风,益脾实肾。主肾虚。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酒嚼下,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血少喜汗

苁蓉丸

【处方】 肉苁蓉1两(酒漫1宿,刮去外皮,炙干),鳖甲1两(酥多,去裙襕),绵黄耆半两,何首乌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血少喜汗。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