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怎么让我爸死”的丁元英:他的“另类”孝顺,你也要懂
剧的开头,肖亚文向芮小丹这样评价丁元英:
他根本就不是人,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
一个丁元英,几乎牵动、影响甚至改变所有人的命运,他像一根无形的绳索,牵着“上位”的人,引着“下方”的人,以他的觉他,为人带来“福”,也带来“祸”。
韩楚生、肖亚文与欧阳雪,有来由或无来由地对丁元英发自内心的信任,最终助他们换来一种更璀璨的人生。
林雨峰与刘冰,因为丁元英的布局与谋划,加上他们骨子里的自作聪明,看不开、贪婪,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命。
这些人或多或少,成也丁元英,败也丁元英,丁元英宛如一个“神”一样,俯瞰众生,看通、看透每一个骨子里的人性,而后,用最直捣人心的方式,瓦解一个人最骄傲、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他的看法与做法,是世俗里人里“高不可攀”和“离经叛道”。
丁元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可否认,丁元英是个高人。
他在德国私募基金,以3000万的入会门槛,在中国大陆的股市捞金,为每个投资人至少赚了一半利润,只要他想,中国的股市就是他的取款机;让韩楚生烦恼不已的总裁竞选,丁元英告诉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再以“英雄救美”的“高招”,韩楚生终夺得总裁之位;他用常人无法企及的谋略和布局,创造了王庙村的“神话”,尤其是格律诗公司的起死回生,他的高瞻远瞩实属罕见……
任何事情,他都能做到极致、看到最根本,也能预见、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任一难题,他确实如“神”。
同样,丁元英骨子里有对“糟粕”传统文化的“不在意”
外出吃早餐,明明已经给过钱,却临走时被再收一回钱,他不争;广场看芮小丹跳舞,被别人抢座,顺势走开,他不争;在刘冰唱片店里当经典私藏的唱片,刘冰说50元一张,他依然不争……
这种在常人看来,至少要为自己证清白、争权利、争利益的下一步,都戛然而止于他的无言与无须争辩,其实,有多少人能做到如他这般懒得计较、懒得花时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豁达。
最后,丁元英是可以吃苦的人。
拖芮小丹在古城找的房子,因为在顶楼,夏天热气逼人,他不装空调,任汗流浃背;过春节,担心没有路边摊解决吃饭问题,自己去超市买了几箱的泡面过年;去王庙村实地探查,住在王庙村,简陋的住宿环境他依旧毫无怨言;王庙村的圣餐,叶晓明说难吃,但他却吃了一碗又一碗……
而他,明明有16万多可以撑过3年,但他却将15万借了出去,丝毫不给自己留点后路,甚至最后“落魄”到靠变卖私藏的经典唱片来糊口过日子,但他依然不戳破借钱的真相,其实,只要他一句话,他的生活原本就可以过得好一些。
可他没有。
丁元英,就是一个常人有些无法理解或者能真正懂得了的高人,他可以高高地在云端运筹帷幄,也可以在最低的尘埃之上吃最难吃的苦,甚至能做出一些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离经叛道”的事。
而正因为他骨子渗透出的“不一般”,才能潜移默化地让他身边人不由自主地对他充满敬仰与信任,这是无形的。
面对父亲重病后的无力回天,他太无情?
韩楚生与丁元英喝酒论道时,想起过尼采的这句话: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边找不到他的同类。
所以,如此非同一般,找不到同类的丁元英做了一件让世人无法理解,有悖于人伦常情的“不孝顺”之举。
一直由妹妹和妹夫照顾的父亲,因为脑溢血住院,面对父亲想扯掉氧气管的自我了结和医生对病情的极不乐观的预判,丁元英说:
怎么做才能让我父亲死。
在一条生命面前,在任何世俗人眼里,这句话都是极其不“孝顺”,甚至是太过“无情”。所以,丁元英受到了家里所有人的不理解。
大哥说他说的不是人话,做的不是人事;母亲说他的话太无情;秋红说他适合一个人过……
可他,真的是无情吗?
在家里,他的父亲最器重他,也最听他的劝,而同样的,他也最懂自己的父亲,他深知:父亲一辈子都是硬骨头,他需要尊严。
尤其是濒死状态前最后的尊严,但这种尊严,是难以凌驾于世俗所认可的“孝顺”之上的。
孝顺与尊严,两者如何取舍?
选择孝顺,是对父亲最后遗愿“不要抢救、不要折腾,好好走”的无情;选择尊严,就是作为子女,对父亲还能维系生命的漠视,甚至背负不孝顺的罪名,也是无情。
在生命面前,这样的选择早已形成一个“死局”,难以看透,而看透的人,怎样做都是“无情”。
他的“另类”孝顺,你也要懂
丁元英在父亲病重是否救治这件事上,有个标准:还不到植物人,砸锅卖铁也要救;但真正到了植物人,他就拔了氧气管。
但凡命还在,只要拔了氧气管让父亲死,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孝顺。
可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
不顾父亲生前的遗愿,让父亲痛苦而没有尊严地“苟活”,是孝顺吗?而拔了氧气管,让父亲体面地,不再有痛苦地死去,就是不孝顺吗?
当丁元英对想自己扯掉氧气管的父亲说:
你的心思我知道,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还没有结果,你一辈子都是硬骨头,如果真是那种情况,我知道该怎么做,您就放心吧。
濒死的父亲,听着丁元英如是说,两眼紧紧盯着丁元英,他略带泪光,却又有些执着的双眸深深刺痛了我,他用他的无言,却清晰地传达他内心地渴望:他不想折腾,只想好好地走。
这个时候,只有丁元英才真正懂他,可懂他的丁元英,却只能用拔掉氧气管这样“另类”的方式来完成父亲的遗愿,来诠释他认为的真正的孝顺,他无奈,但不能说他不孝顺。
亦如丁元英说的:
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就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了。
可这种与常人思维背道而驰的“孝顺”,有几人能懂,能看透?
丁元英大哥一句:“我不想被人戳着脊梁骨骂”,这样自以为是,自我标榜的孝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伪孝顺”,孝顺,从来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本该存于血脉里固有的一种东西,不因任何理由、任何外在为孝顺蒙上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纱。
最后一刻的生命与亲情,拼死挽救与挽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仍要懂:孝顺孝顺,有“孝”,有“顺”,才是真的孝顺。
在《王贵与安娜》里,王贵的父亲因为肺癌晚期,王贵原意是让父亲在城市里生活,他可以每时每刻照顾父亲,让父亲在仅剩的半年时间里好好尽孝。
可王贵的爸爸在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却说:我想死在乡下,死在自家的炕上。安娜懂,她同意给公公买第二天回乡下的票,而王贵不认同,他觉得安娜太自私,面对王贵的一顿批评,安娜说:
我们说孝顺父母孝顺父母,不光要孝,还要顺呀,得顺着他的意呀…..真的不行了,他可以老在自家的床上,葬在自家的地里,那才是他熟悉的,这才是他想要的,我们不能为了满足自己孝顺他的心,让老人憋在城里受罪呀……
孝顺的真谛,从来不只是在一个“孝”字,而是在“孝”之后,还有一个“顺”,而这个“顺”,就是理解并尊重父母,尤其是在最后的时光,能顺着一个濒死之人的遗愿,何尝不是另一种孝顺。
而这种带“顺”的孝顺,你也要懂。
人生短暂,好好孝顺父母
人生,总有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刻,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但到了那刻,不管是选择让父母“痛苦地活着”,还是如丁元英这样选择尊重与尊严,其实都在暗地里告诉你:能孝顺父母的日子,不长了。
与其嘴上说孝顺,倒不如让手、让脚、让自己的心与身体跟着孝、也跟着顺,让孝顺真正成为手里的活、脚下的实际、心里的惦记和身体尽量地陪伴。
你的一生本就不长,父母仅余的人生更不长。
别蓦然回首,只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