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不清这两点古董珠宝慎入手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古今珠宝研习社”
(威尼斯是欧洲中世纪最主要的商贸城市)
【钻石】
现在我们在市场上最常见到的钻石切工被称为圆形明亮式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而这种切工虽然在190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在市场,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步演变成我们今天熟悉的刻面排布方式,而到了四五十年代才真正大规模普及,被应用在珠宝上。这意味着古董珠宝作品镶嵌的钻石多采用古典切工,如台面切工(Table Cut)、玫瑰切工(Rose Cut)、老矿工(Old Mine Cut)、老式欧洲切工(Old European Cut)。
(钻石切工衍变图)
这些切工当中,台面切工和玫瑰切工的刻面排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漏光,因此我们在中油画中经常见到王公贵族们佩戴的珠宝上经常镶嵌着一块四四方方、乌漆嘛黑的石头,不用怀疑,大多数情况下,这就是一颗台面切工的钻石。
(中世纪欧洲宫廷画家笔下的钻石珠宝,黑色的那些就是台面切工的钻石)
而剩下的老矿工和老式欧洲切工尽管已经进阶为明亮式切工,但作为古典版本的它们和我们现在熟悉的现代明亮式仍有差异,最明显的一点就在于古典明亮式切工会留下一个小底面,而光线会从这个底面默默溜走,导致这些钻石看着不够闪亮。(至于为什么留下小底面,以及整个钻石切工的发展历史,可重温之前的专题【钻石切工江湖夜话】)
(古典榄尖形明亮式切工和现代榄尖形明亮式切工的对比,注意古典切工的小底面)
今天我们的无色钻石通常采用透底镶嵌(可以看到钻石亭部),最典型的就是Tiffany标识性的六爪镶嵌,这种镶嵌方式的初衷就是希望把钻石架高,并把亭部露出,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光线从不同角度进入钻石,让钻石更闪更亮。不过大家要知道,Tiffany Setting直到1886年才第一次出现在市场上。
(著名的Tiffany六爪镶)
而在古董珠宝大部分时间都采用封底镶嵌(金属托整体包裹住钻石亭部),一部分是工艺的限制,一部分是因为当时习惯在金属托的背面再用珐琅装饰特殊的图案,但无论如何,这种封底镶嵌的确限制光线进入钻石的途径,使得钻石的明亮度受损。直到19世纪初期,透底镶嵌才逐步成为主流。
(卡地亚在Art Deco时期制作的钻石戒指,用铂金镶嵌)
因此古董珠宝上的钻石往往镶嵌在白银上,彩色宝石则被镶嵌在黄金上。白银有个小小的弱点就是容易氧化,所以我们在博物馆当中看到的那些维多利亚时期之前的钻石饰品,大部分都显得有点黑,一部分是因为钻石切工的影响,一部分则是因为镶嵌钻石的白银已经氧化发黑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古董珠宝中有一种特殊的金属工艺,叫做“金银叠打”,165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在欧洲市场了。这种工艺采用薄薄的一层白银镶嵌钻石,凸显钻石的白度,但为了避免白银与皮肤接触而氧化,所以又在白银背后衬垫了黄金(我们常说的“金银叠打”工艺),利用黄金的稳定性让佩戴效果更加持久。
(金银叠打工艺镶嵌的钻石耳钉)
因此大家可以发现,古董珠宝上的确用的是“真钻”,但由于切工不同、镶嵌不同,会导致这些古董钻石作品无法与现代作品媲美闪耀度。
正好近日我们在IGI国际宝石学院进行发布的推文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位珠宝藏家送检一条来自19世纪中后期的伊特鲁利亚复兴风格的古董珠宝项链,怀疑项链的材质是铜鎏金而非黄金制品。整个鉴定过程,正好回答了我们要聊的第二个话题,古董珠宝的黄金纯度为何不均匀。
这条项链在实验室的贵金属检测设备上,随机选中一个吊坠,并在背面进行检测,结果Au成分为84.45%,纯度超过18K。
鉴定师在项链正下方的一个吊坠背面,发现刚好一处小切口,看情况有可能是个吊坠扣,可以额外悬挂吊坠。他们在此处打点测量,结果Au成分为60.27%,纯度超过14K。这一结果也让我们发现整条项链的金属纯度并不一致。
为了能够彻底探明这条项链的含金量,鉴定师选择继续进行微损测试。在项链背面随机选择一个位置,用刀片进行划刻,将表面金属层刮去,形成一个2毫米*2毫米的划刻区域,露出内部金属,然后再用EDXRF进行打点测量,结果Au成分为70.23%,纯度超过14K,不到18K。
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古董珠宝热度在我国近几年悄然升温,大家入手古董珠宝的时候,一方面要找到靠谱的古董商或拍卖行,避免遇到高铅玻璃充当钻石,用黄铜充当黄金的无良商家,另一方面也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自信,尽管收藏到一些真金实料的古董珠宝,不过这些作品外观可能与今天的珠宝市场审美不太一样,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工艺背景才能做更完整地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