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冬去春来,人定胜天
来源:洞见(ID: DJ00123987)
一元复始,等万象更新
正月十五是继春节之后,年节里最受关注的日子。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正月十五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而后,西汉司马迁在创建《太初历》,就把正月十五列为重大节日,到汉文帝时期,才被正式命名为“元宵节”。
在那之后,元宵节在隋、唐、宋,更是盛极一时。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在古书《岁时杂记》记载,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
原来,道教因为崇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于是把三官的生日,作为重大节日。
而天官正月十五日生,地官七月十五日生,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所以,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在这一天,掌管人间命运、主持生死公道的天官,会亲临人间巡察善恶,并赐福人间。
所以,上元节这天,人们为了迎接天官,燃灯,贴对联。
上联“吉庆有余”,下联“天官赐福”或“受天百禄”,敬天官以盼福音。
其实,“元”就是“首”之意,表示开始,而俗话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所以,上元节也就成了一年中真正的开始。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我们相信: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交还给你。
元宵佳节,赏万家灯火
在汉文帝为正月十五命名之后,他的子孙汉明帝,为这个节日更添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赏花灯。
原来,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所以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下令老百姓们在这一天晚上,都挂起花灯。
于是,从那时候起,元宵赏灯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甚至到了2000多年后的今天,民间依旧流传着“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说法。
当然了,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在闽南的发音中,“灯”和“丁”的发音相似,所以送花灯就是送子送福。
所以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女儿,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贵子;也可以送给没有子嗣的亲朋好友,祝愿人丁兴旺,来年添子添孙。
除了花灯,还有放天灯。
古代人们躲避盗匪侵袭之后,用燃放天灯的方式互相报平安,所以天灯又被称之为“祈福灯”或“平安灯”。私塾则点起“开学灯”,祝愿学子在新的一年里前途光明。
而因为赏花灯这个习俗,让元宵节又多了个“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的称号。
在封建礼教大行其道的古代,饱受礼教束缚的女子,在元宵节这一天,被准许离开闺房,结伴上街看灯赏玩。
姑娘们盛装打扮,“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穿着与月光同色的罗裙,佩着独有的女儿香,在璀璨绚丽的灯火下,在人来人往中,静待自己的心上人,和他相约在黄昏时分,一起赏灯观景。
天上月圆,吃碗中汤圆
元宵节除了叫上元节之外,还有个别称,叫“初望”。
这是因为人们把每个满月的日子,都称为“望月”。
而元宵节作为农历新年中的第一个满月,所以就被命名为“初望”,寄托了人们无数美好的期待。
天上的月亮皎洁圆满,象征了人间的美满和团圆。
而人们为了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会在“初望”这一天,食用一种和圆月相似的食物——汤圆,亦或叫元宵。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初望吃的,只是加了油膏的豆糜或白粥。
而到了唐朝的元宵灯会上,就出现了“粉果”和“焦䭔”,这很有可能就是汤圆的始祖。
直到南宋,就有诗人写道“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所以这个时候,它才有了“ 浮元子”的名字。
随着朝代的更改,人们就把“浮元子”改为“元宵”。
到了近代,据说是袁世凯忌讳“元宵”的谐音,才把“元宵”改为“汤圆”。
但其实,元宵和汤圆是有所不同的,北方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在糯米粉中反复滚圆制成的。
南方的汤圆,做法有点像包饺子,糯米粉加水活成面团,分小块擀成皮,包上馅,搓圆就可以了。
但不管是北方“滚”的元宵,还是南方“包”的汤圆,这圆溜溜的小团子,都象征了人们对家人团圆的追求和甜蜜生活的祝愿。
所以,民间一直有“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碗中汤圆”的说法。
在元宵节这一天,吃了这碗元宵,愿你美梦圆满,忧愁尽消。
相约今宵,共盼暖春
今年的元宵节受到疫情影响,许多家庭不能够团聚,备受煎熬。
多少一线医护人员与死神搏斗,只为从它的手中抢回更多的生命。
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所以,在这个特殊的元宵节,请你放缓脚步,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
请相信,所有美好都会随春风款款而来,到时,万物复苏,春暖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