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之四:露天电影)

对于60、70后来说,一提起露天电影,心底就会升起一股浓浓的怀旧味道。

那时候,农村没有电,一到夜晚漆黑一片。文化娱乐生活十分单调,村民们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如果晚上可以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那真是像过年一样高兴。

那时的我们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公社里的电影放映队来我们村,每逢电影放映员来村里放电影,大队干部都要杀鸡宰鸭,好吃好喝招待着,电影放映员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

放电影的头天,村干部就在大喇叭里通知:社员同志们注意啦,明天晚上我们村放电影,具体的片名保密,可以透露一点的是战斗故事片,很好看。

吃过下午饭,黑夜还没降临,孩子们开始早早地聚拢到放电影的场地画圈占地方,用现在的话说,银幕前方正中位置是最佳C位,去晚的就可能占不到好地方,附近村的只能看银幕后面的'倒影'了。能在本村看电影是件令人非常高兴、非常羡慕的事。

夜幕降临,银幕一经挂起,大人小孩就哗啦啦搬来小板凳、马扎,在晚风轻拂的夜晚,阵阵爽朗的笑声中洋溢着幸福。星空之下,放映机投射的光束播放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至今回忆起来那种美好,都似乎只存在于梦中。

但这种好事一年也碰不到几回,毕竟公社就一台放映机,村里请放映员放一次电影既花钱,又难请。村里的富裕人家在结婚、生子等大喜事的时候,往往花钱请村里人看一场电影,在放映之前,村干部总是先介绍说,这是某某家为庆祝某某大喜事,请我们全村人看一场电影热闹热闹,这家主人就会感到脸上无上荣光。

于是,去邻村看电影就习以为常。去邻村看电影,有时会遇到危险。我小时候经常去的一个邻村是个小山村,道路崎岖不平,路面布满石头,不小心就会磕碰破脚趾头,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是,这个村放电影的场地设在山脚下的空地上,空地附近就是村民打的三口大眼井,三口井紧挨着,曲曲折折的埋伏在人们必经之路上,井口敞开着,像个吃人的大野兽,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井里。人们路过此地,都要小心谨慎,即使这样,也没有阻挡住人们看电影的热情。

每逢听说哪个村要放电影,人们便奔走相告,兴奋异常。孩子们更是草草吃完了饭,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煎熬着大人们的慢条斯理,直到聚齐了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一群人,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兴高采烈,在漆黑的夜里,深一脚浅一脚屁颠屁颠地紧跟着大人们,生怕掉队掉到井里,不仅是看不到电影的问题了,而且还有性命之忧。

好不容易到了邻村里,小小的空地上挤满了人,有搬一张小板凳坐着的,有搬一块石头坐着的,还有席地而坐的,后面的小孩子被前面遮挡而大哭的,还有小孩子骑在大人脖子上的,更有跑去幕布后面看倒影的,千姿百态,甚是热闹。空地前面两边各立一根树杆,中间拉起一面白色幕布,一张小桌子上的放映机里射出的一束光由小及大穿透夜空,投射在四方形的幕布上,放映员端坐在旁,欣然接受人们崇拜的眼神,他们是小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和未来的梦想。不远处的屋子里偶尔随风传来发电机的轰鸣声,在那样的夜晚也变得格外动听。

在更换片子的间隙里,一颗小灯泡及时在放映员头上亮起,将大人和小孩子们从电影情节中拉回现实里,人们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着剧情,猜测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小孩子们打打闹闹,热闹的气氛瞬间点燃,直到放映机里再次射出一束白光来,放映员捻灭头顶上的小灯泡,世界顿时恢复了宁静,一块四方形的幕布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开始是黑白电影,幕布也很小,后来有了彩色电影,幕布也变成宽荧幕的了。

那时候,我最喜欢看的电影是战斗故事片,印象深刻的电影有黑白影片《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大刀记》《鸡毛信》《上甘岭》《地雷战》《万水千山》《小兵张嘎》《地道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看得我热血澎湃。

情感类的电影有《草原小姐妹》《柳堡的故事》《甜蜜的事业》《从奴隶到将军》《戴手铐的旅客》《高山下的花环》《喜盈门》……

其中记忆深刻,刻骨铭心的影片是小时候看过的《鸡毛信》剧情内容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作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

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 晚上,海娃趁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

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

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

《鸡毛信》电影是我们童年时代,曾经家喻户晓的优秀抗战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

如果放映的是越剧、豫剧等戏曲电影,那是老年人的最爱,而我顿感索然无味,这唱腔恰似催眠曲,我就在这慢条斯理的唱腔中,昏昏沉沉的睡去,直到电影结束时被大人或同伴唤醒。

就这样持续到电影结束,人们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大家互相大声呼喊着名字,等到老老少少都聚齐了,便开始了回家的路程。

回家的路上依然欢笑阵阵,大家互相讨论着电影,甚至还有面红耳赤的争论,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习习的微风吹拂,宛如夜空中娇羞的云朵从身旁掠过,匆匆的脚步声穿插着争论,竟也如交响乐般的动人,忘不了在那样的夜晚,即使在睡梦中也能穿越回到电影,梦见自己成为电影里的主人。

如今的电影院高大气派,富丽堂皇,舒适的软椅、空气智能调节装置、宽大的银幕、高品质的彩色画面、立体电影放映和数字立体声,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里还有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电子游戏机、健身房,还有魔术表演、弦乐队演奏,以及各种小吃和饮料,还有儿童乐园,各种商品的展示柜台……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露天电影对于我们这辈人来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影像,是一种难以忘怀的往事,露天电影带给我快乐和慰藉,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向往,是我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更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乡愁……

(0)

相关推荐

  • 渐行渐远的露天电影

                                                               文:高继涛 又见露天电影.彩色的影片,黑白的记忆!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枯燥乏味的时代, ...

  • 看露天电影还要自带凳子,人们为何对此念念不忘?

    七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乡下人,都还会有看露天电影的经验,而稍微在年轻一点的恐怕就不再有了.电视机在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乡村,慢慢地几乎每家每户都可以围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了.而乡村露天电影也就随着电视机的侵入 ...

  • 【随笔杂记】看露天电影

    小区南门口,今晚有露天电影公放.是公益电影,第一部影片是小时候常看的黑白片<鸡毛信>,观众有三.四十人左右.年轻的妈妈带着儿子,有一些老人,有些中年人. 我去到时,已经放到海娃逃出来了,放 ...

  • 20年前的夜生活,是短视频给不了的快乐

    设想你现在看电影,能忍受以下情况吗? 露天下看电影,没有巨幕,眼里只有一张破旧的白幕布: 没有杜比全景声,旁边观众一边嗑瓜子,一边跟你嗑叨这电影接下来的剧情: 甚至一有大风吹过,银幕上的人动不动就扭曲 ...

  • 李长根:久违的露天电影,牵起几多美好回忆……

    久违的露天电影 李长根 为了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特别农村文化生活,国家特设专项资金,在各乡村镇轮流送电影下乡.昨晚,久违的露天电影又下乡啦.我搬了凳子,早早地坐到禾场坪里,等电影开始. 露天电影,也许只 ...

  • 京畿旧事:看电影

    晚上,宽阔的场地,上有漫天的星斗或朗照的月光,不用花钱购票,无需排队检票,不用召集,无需催促,无数的男女老幼自动涌向这里.他们或坐或站或蹲或卧,目力都交集于前方正方形白色幕布上.那上面如魔法一般,不断 ...

  • 文贞:难以忘怀的露天电影

    难以忘怀的露天电影  文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看露天电影是乡里乡亲一件庆幸快乐的事.露天电影一般每月放映一次,多由公社文化站下村轮流放映,那时人们精神生活枯燥单调,因而不管是酷热难耐的夏天,还是寒风凛 ...

  • 记忆犹新的露天电影

    说起看电影.看视频,现在的年轻人都感觉不在话下,谈恋爱的可以去电影院亲密地看电影,千百万家庭可以在家里随时打开电视机看电视,更有人手一机的智能手机提供了人们随时随地在手机上看电影.看视频.看新闻.看笑 ...

  • 李中军 | 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   我的童年生活是在乡下老家度过的,那时,人们拿台半导体收音机,听段评书.广播剧,已是享受.我也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小喇叭"节目中,度过快乐的童年.只有,等到村内放 ...

  • 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一)

    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生我养我的地方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童年时代的我是贫穷而富有的. 贫穷是指物质的匮乏,那个时候的农村真穷.农民真苦,过着衣不 ...

  • 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之二:割草)

    改革开放后,国家允许搞个体经营.勤劳的母亲把我们家一间西配房(土坯房)拾掇出来,开始养殖长毛兔,还真成功了! 长毛兔繁殖能力很强,不到两年的光景,我家就发展到上千只长毛兔,一间屋子搁不下了,母亲就把刚 ...

  • 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之三我家自行车的故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出行以步行为主,若是家里有辆自行车,那就是很富裕的家庭了. 1983年,我家有了第一辆自行车,是我们家成为'万元户'的奖品,说是奖品,其实是公社给了一个购买自行车的票证,自己花钱 ...

  • 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之五:浑水摸鱼)

    除了看露天电影,那时的我们,娱乐项目也很多,大多是自创的游戏,什么稚鸡灵扛大刀.捉迷藏.抄沙包.踢毽子等游戏,填补了我们童年的梦. 儿时的夏天,村南边的小沂河是最好的去处.我和小伙伴经常结伴到小沂河去 ...

  • “万里挑一的5颗痣”,颗颗值大钱,前半生稳当,后半生富有!

    颧骨长痣 一个人的颧骨长得好坏,对他们的事业,权利影响会非常的大,若是在颧骨的位置处长有吉痣,则他们天生就是做大事的人,有野心,个人的能力会非常的强,人际关系也会处理的非常的好,在自己的仕途方面会有贵 ...

  • 最好的活法:前半生不羡人,后半生不评人

    文|蓁蓁 来源 | 富小书原创 人声鼎沸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沉淀自己. 我们回顾自己一生时,常会感叹如一潭静水,不见涟漪.但若远眺他人的生活,却总能发现一石激起的千层浪. 是因为风景在别处,所以习 ...

  • 前半生多坎坷,即将好运来临后半生万事如意的命!张予骞

    张予骞 / 文 案例:老师您好!读您的文章,对学识渊博,无私帮助别人的您产生了深深地钦佩.我处于人生迷茫的阶段,非常希望得到您的指点.我出生于1993年农历6月14日下午16点35分.小时候,我的父母 ...

  • 陆小曼丨一个前半生任性,后半生顿悟的女人

    真正的安逸是:既不用绞尽脑汁去索爱,也不用费尽心思去索钱. 陆小曼 说起陆小曼,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她是徐志摩的妻子. 其实除了这个笼罩了她一生的魅影光环,结婚前的陆小曼早已是名声鹊起的" ...

  • 【哲理人生】最好的活法:前半生不羡人,后半生不评人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哲理人生] 最好的活法:前半生不羡人,后半生不评人     人声鼎沸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沉淀自己.     我们回顾自己一生时,常会感叹如一潭静水,不见涟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