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陈曼生紫砂壶外表特征及陈曼生紫砂壶如何鉴定
陈曼生之后,紫砂壶大师辈出,代代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但是所有的大师,他们遵循的制壶工艺,主要都是时大彬和陈鸣远这两人规制的。他们制壶时的所有奇思妙想和艺术想象力,无一不以陈曼生为精神导师,从他身上吸取了大胆创新的精神养料。
陈曼生多才多艺,只是由于他在紫砂壶上的历史贡献特别大,以至于掩盖了他在诗文、书画、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长期以来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陈曼生想必很多壶友都不陌生,他是「西冷八大家」之一,精工书法篆刻,而在他任溧阳知县时,参与了紫砂壶的设计创作,并题刻铭文,这也就是如今所称之的曼生壶,或者「曼生十八式」。
纵观紫砂壶款识的发展历程,它既与紫砂陶的演变紧密相连,又与当时的书法篆刻同步发展。大体经历了由羊毫题写、竹刀刻划到用印章钤印的工艺演变过程。从传世的历代紫砂名壶看,见诸于什物的早是明代万历年间时大彬所制的“时壶”。“供春壶”是没有款识的,钤有“供春”二字的壶,皆历代紫砂艺人所仿制。陈曼生承袭了陈鸣远的路子,在紫砂壶史上他次把篆刻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施于壶上,“曼生壶”因壶铭和篆刻而名扬四海。曼生壶的底印常见的是“阿曼陀室”方形印,仅少数作品用“桑连理馆”印。像“阿曼陀室”已是专用于曼生壶的印号。
曼生十年寒窗,进京赶考,至拔贡赴潥阳上任,上任伊始,踌躇满志,转瞬不觉几载。其时妻妾不在身边,每每长夜独处,不禁思伊人温情。某日因公务途经潥阳街头,偶然举目而望,竟见一少 妇依门喂婴。曼公亦性情中人,不禁心摇神移,心猿意马,不觉轿至县衙,曼生犹口称“妙哉,美哉!”心有所动,然曼公毕竟高人雅士,且爱壶成痴,仅仅有此一想而已,遂想乳汁甘露,滋养生灵万物,何不成一茗壶,寓情寓意,饮之如甘乳琼浆,岂不美哉。乃当即呵传笔墨,易稿七七四十九次,方终成乳瓯,再铭以妙句,此一 款式问世上日即风靡一时,后世更是奉为经典。
曼生壶以刻绘见长,壶铭以记录茶事活动、心情感想、化用典故为主,简短不赘言。在那个没有微信朋友圈的时代,紫砂壶就是陈曼生发表心情、语录的载体,曼生壶就是陈曼生的“朋友圈”。
陈曼生,也就是清代篆刻家陈鸿寿(1768~1822年),他出生于乾隆三十三年,卒于道光二年,浙江钱塘人,字子恭,号曼生。陈鸿寿是浙派篆刻“西泠八家”之一,书画创作亦有相当可观的造诣。曼生在嘉庆六年(1801年)拔贡,嘉庆十六年任溧阳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