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定义的世界里,你是哪一行代码

就在10几年前,我们还用螺丝钉形容一个人起的作用。这是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硬件设备模块化、标准化的大环境下,对人的要求。

在硬件时代,设备是实打实的实物,从业者依赖的是专业技能。“一招鲜吃遍天”,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一个人只要精通一项技能,就能够在生产环节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以硬件为主的大环境下,可以简单地用实物计件考察劳动成果。

这个阶段,工人使用设备完成任务,在整个工作流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个人就像是一颗螺丝钉,拧到哪里就在哪里呆着,特别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更是如此。

在这一大环境下,人们的心态普遍求稳,而雇主对工人的要求除了细分的单项技能以外,就是要求工人安心工作,以螺丝钉形容工人的这种境遇非常贴切。

随着工业化进程,设备中控制部分起的作用在不断增加,而控制系统看不见摸不着,设备越来越虚化,同时自动化越来越高,此时对人的技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低。

当后工业阶段进入信息时代,与人关联的大环境也从硬件转化为软件,对技能的要求也从硬实力转为软实力,同时从单项技能转为综合技能。

如果说,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硬件时代,人像一颗颗螺丝钉,那么在后工业阶段的数字时代,人更像是一段段软件代码。

在信息化的数字时代,软件定义设备,软件定义边界,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未来,这个时代已经义无反顾地走向软件定义一切。

在这种大趋势下,硬件正在全面下沉为基础层面,软件界面成为与用户接触的首个界面。对于产品的需求从解决有无问题,到解决体验问题,再到软件时代的解决个性问题。同步地,对于人的要求也在变化。

数字时代更加依赖软实力。

首先,这个时代要求全能。模块化和标准化依然是工业化的基石,但在信息时代更加碎片化和虚化。这个阶段的人很难做到“一招鲜吃遍天”,进而需要的是在某一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在某个领域了解所有流程,并且在某一环节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才。

其次,人逐步被平台化。螺丝钉可以被放到设备的不同地方,或者不同的设备里。而代码只能被放在同类型的软件里。信息时代的人才看起来流动性在增加,实际上人已经被平台定义,只能在特定的领域流动。

数字时代,人成为一段段代码,在不同的软环境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人们已经开始从对实物的追求转变为对虚拟资产的追逐,逐步习惯增加自己的软实力。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一切都在数字化,一切都在走向虚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