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堂临证医案集
医案集
哮 喘
初诊日期:2017年4月24日
患者 男 75岁,气喘十余年,加重3个月。患者于十年前出现气喘,呼吸困难,以晚上睡觉时尤甚,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解痉、化痰、消炎,时好时坏,每年都需要到医院输液治疗五到六次。近几个月病情开始加重,以天气变冷时为甚,服用氨茶碱以及雾化治疗效果不佳,睡觉时被迫端坐位,严重影响睡眠。刻诊:疲倦面容,舌淡苔白,胖大,左脉迟关沉,右关寸稍浮,无恶寒发热,无口渴口苦,食欲可,大小便正常,睡眠稍差,气喘以睡觉前后为重,甚时会出现憋醒状态。
诊断:哮喘
处方:茯苓12 甘草6五味子6干姜9法半夏12 细辛6杏仁9 陈皮9 苏叶9 麻黄6 五剂。
患者服用五剂后反馈气喘缓解,不需服用西药,睡眠好转,气喘偶会发生在早上起床后,但很快缓解。效不更方,嘱续服十剂,后患者不定时服用此方,哮喘基本不发作,随访一年患者不服用西药,病情稳定。
诊疗思路:气喘,根源在于肺气不降,老龄患者脾胃虚弱,外加风寒闭表,肺气壅肺,故喘息不止。方中茯苓、干姜、甘草,祛湿温中,五味子、、杏仁、陈皮,敛肺下气,半夏、细辛,降逆化寒饮,苏叶、麻黄,解表泄卫。
高血压
初诊日期:2016年12月28日
患者 女 66岁,诉手麻头皮麻三年余,加重一周。于三年前发现,握笔写字时右手手指发麻,以冬天和天冷时加重,不在意,后发展至头部皮肤偶会出现发麻感。查血压:162/100mmHg,因拒服西药故前来就诊。刻诊:患者稍显胖,舌淡胖白,脉沉细,无口苦口渴,饮食睡眠可,小便可,大便溏,诉慢性咽喉炎史,血糖正常。
诊断:高血压
处方:桂枝12 茯苓12 丹皮12 桃仁12 丹参9 白芍9 首乌9 干姜9 姜半夏9 杏仁9陈皮9 元参9。五剂
患者服用五剂后,血压降到152/90mmHg,效不更方,续服二十剂,患者血压降到138/88mmHg,头皮麻和手麻消失。而后患者以为血压正常,生活细节不注意饮食和连续熬夜和劳累,血压再次升高回到前值。电话反馈自行服用十剂后血压一直稳定为140/88mmHg,惧血压反复,每周自行捡药服用3剂,至今血压稳定。
诊疗思路:高血压在现代医学的认识中,病因不明确,以原发性为主,大概5%为继发性。而中医的体系中没有高血压这个名词,只有伴随的眩晕,呕吐,发麻等,此患者就医就以手指和头皮发麻为主。余认为高血压的形成机理源于机体血管微小循环的淤堵,淤堵的组织出现缺血状态时反馈缺血信息给供血中枢,血供中枢加大血供力度,在人体表现为高血压。此与高血脂、高胆固醇,高粘度导致血流缓慢而产生高血压的理论一致。高血压的头晕头痛等症状的产生源于机体的浊阴不降,用自然界的现象解释就是阴天或雾霾天,人的精神状态都是昏沉眩晕的。故此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着力点就在于化瘀和降逆即祛堵塞血管之淤和降肺胃之逆。方中:桂枝、茯苓、丹皮、桃仁、丹参活血祛瘀,半夏降逆,杏仁、陈皮,理气,元参清金生水。
外感发热咳嗽
初诊日期:2018年6月4日
患者 女 37 咽痛发热一天。患者诉一天前开始咽痛后头痛,今因症状加剧就诊,刻诊:无汗、恶寒、发热,体温38.8度,咽痛加剧。考虑太阳阳明合病,给予大青龙:麻黄18桂枝6甘草6生姜9生石膏40杏仁12大枣4枚,一剂。
6月5日 二诊,昨日汗后烧退,不恶寒,咽痛无缓解,自行服用抗生素效果不显,昨日咽痛以一侧为主,今天双侧都痛,以右侧颈部淋巴结痛甚,考虑少阳证,给予小柴胡加石膏。颗粒冲剂三次。
6月6日三诊,昨日服用冲剂后疼痛好转,基本不痛,患者言:已愈9成。当天下午外出购物进出商场吹空调,晚上开始出现流涕咳嗽咳痰,痰以黏黄为主,诉咽痛如旧,舌淡苔白,脉浮紧,无发热,稍恶寒,大小便正常,考虑外出着凉,寒邪闭表,给予葛根汤。
6月7日 四诊,昨日服用葛根汤后咽痛好转,唯剩咳嗽,咳嗽十分剧烈,自行服用念慈菴止咳露好转,刻诊如前,诉咳嗽以晚上和睡觉为主,怕风,恶寒,痰黄,给予苓甘五味姜辛夏加石膏,一剂,愈。
此案的体会:外感发热咳嗽的传变十分的快,开始一诊患者主要以太阳阳明合病,二诊就为少阳阳明合病,三诊其实为太阳太阴合病,给予葛根汤解表,四诊为阳明太阴合病,患者的上热十分明显,故苓甘五味姜辛夏加生石膏后效果显著。
激素性皮炎
初诊日期:2018年5月26日
患者 女44岁,诉脸部红疹三年,患者三年前脸部出现红疹,以双颧部为主,颧部有热感,治疗多以外用强的松软膏为主,初始有效果,停药后加重,续用效果不显,同时红疹面积扩大。刻诊:双颧部红疹,颜色暗红,基底颜色稍浅,舌胖大,苔腻,脉左关尺稍浮弦,胃纳可,精神可,小便正常,大便两天一行,偶会便秘。
诊断:激素性皮炎
处方:桂枝12 白芍12 丹皮12 浮萍12 苏叶9 生姜3片 茯苓9 甘草6 。五剂,复渣后药汤外洗脸部。
复诊:2018年6月10日,颧部红疹面积减少,颜色变浅,基底皮肤开始透白。效不更方,续服5剂,后不再随访、
视物模糊
初诊日期:2018年5月4日
患者 女52 岁,诉右眼视力下降5天,加重两天。患者于一周前外出参加培训,眼睛不慎接触强光,看手机过度用眼,后出现视物模糊,近五日开始加重,右眼视力0.1,左眼2.0,在当地医院行MR示:蝶窦、筛窦炎,余无异常;诊断:视神经炎。刻诊:眼外观无异样,无红肿无充血,舌淡苔薄白,齿痕明显;脉左关尺弦,寸弱;手脚平日恶寒,汗出少,大便时会便秘,如羊屎;胃口一般,睡眠差,余正常。
诊断:视物模糊
处方:丹皮12 白芍12 甘草6 百合9 五味6 法半夏12 肉苁蓉9 茯苓15 首乌9 桂枝9 干姜9 五剂
患者服用五剂后回馈,眼睛的视力有所恢复,看东西仍有水和模糊感,但明显好转,嘱咐再服用五剂,后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视力较前恢复。嘱不改方续服。
诊断思路:《四圣心源》耳目根源:目病者,清阳之上衰也。此案为浊阴上逆,浊气郁结后云翳结,故视物模糊。浊阴上逆源于肺金不降,故处方温中降逆敛肺。桂枝、首乌、丹皮、白芍,凉血达木,茯苓、干姜、甘草,温中补土; 百合、五味、法半夏,降逆敛肺, 肉苁蓉润肠,解决大便难(其大便困难是源于脾湿,运化糟粕无力)。
痔疮出血
初诊日期:2017年11月3日
患者,男 46岁,诉痔疮出血一周,加重一天。患者一周前应酬喝酒后,便血,疼痛,便血以便后鲜血为主,痔核外凸疼痛难忍。刻诊:痛苦面容,舌胖大,齿痕明显,苔薄稍黄,脉左关弦,双尺弦,睡眠可,小便正常,饮食差。
诊断:痔疮
处方:甘草6 桂枝9 制附子9(先煎)阿胶(后下)6生地6 黄芩6 灶黄土9 白术9 五剂
三剂后,血止痛轻,痔核缩小,嘱坚持服药,患者坚持服药10余剂后,出血疼痛差,痔核较缩小不少后,不再理会。嘱戒辛辣、寒冷冰冻食物,戒酒。
诊疗思路:《四圣心源》;便血之证,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汤,术、甘、附子,培土温寒,胶、地、黄芩,清风泻火(少阳相火)。黄土燥湿扶脾,此加桂枝,以达木郁。
腰 痛
初诊日期:2018/4/24
患者 女 61 岁,诉腰痛五月余。刻诊:腰痛以下腰部为主,无固定点,以环绕肾部为主,平时不痛,以弯腰时痛甚,当地医院行CT检查为腰椎骨质疏松,余无异常,脉浮弦,以右关为甚,舌苔厚黄,口干口苦,大便两天一行,小便正常,饮食可,睡眠稍差,无发热恶寒。
诊断:腰痛
处方:桂枝12 甘草6 干姜9 茯苓15 阿胶9(后下)制附子9 肉苁蓉9 白芍9 柴胡12 黄芩12 丹皮9五剂
患者服用5剂后,腰痛明显改善,弯腰时仍稍痛,续服五剂,症状基本缓解和解除。再续服五剂愈。
《四圣心源》:腰痛者,水寒而木郁也。
木生于水,水暖木荣,生发而不郁塞,所以不痛。肾居脊骨七节之中,正在腰间,水寒不能生木,木陷于水,结塞盘郁,是以痛作。
此案患者中焦湿寒,肝木郁遏盘在腰间,舌苔厚黄,口干口苦,此与少阳胆火不降有关,方中甘草、茯苓、干姜,祛湿温中;桂枝、阿胶、丹皮达木疏肝;柴胡、白芍、黄芩、降相火,制附子暖水;肉苁蓉润肠通便。
牙 痛
初诊日期:2017年1月16日
患者 男 48 诉左下颌疼痛一个月,加重两天。患者系军队干部,一月前外出检查工作,突发牙痛,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消炎止痛药(甲硝唑,头孢、芬必得),开始有少许效果,近半月来,工作劳累,牙痛稍加重,到口腔科行X光诊断:无异常;给予消炎止痛,效果不佳,故前来就诊。刻诊:左下颌稍肿,舌胖大苔稍黄,脉右关稍浮弦,无口干口苦,大便稍溏,小便正常,睡觉稍差,饮食一般。
诊断:牙痛
处方:黄芩9 石膏9生甘草6半夏9升麻9 白芍9 三剂患者服用一剂后疼痛减轻,服用三剂后疼痛痊愈。
诊疗思路:《四圣心源》: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牙床者,胃土所司,胃土不降,浊气壅迫,甲木逆冲,攻突牙床,是以肿痛。甲木化气于相火,相火失根,逆行而上炎,是以热生。方中黄芩白芍清相火降甲木,半夏降逆,生甘草泄火、石膏清胃,升麻升手阳明之陷。
口腔溃疡
初诊日期:2017年9月8日
患者 女 52 岁,诉口腔溃疡十余年。患者于十余年前开始出现口腔溃疡,时断时续,期间到各大医院治疗,无非就是意可贴,维生素,下火清热片,中医治疗无非清热解毒,效果一般。刻诊:身体稍胖,舌稍红苔腻,舌边和双侧口腔散在溃疡,无口干口苦,但是诉口腔粘液分泌较多,大小便正常,睡眠稍差,饮食可,右关脉稍浮弦。
诊断:口腔溃疡
处方:茯苓12 甘草6 干姜9党参9 法半夏12 黄芩9 陈皮9 元参9 五剂
患者服用五剂后,诉口腔粘液减少,口腔溃疡没太多改善,自我感觉轻松不少,后考虑患者舌红,舌尖溃疡,前方专注降胆火,无清心火之药,故改方如下:茯苓12 甘草6 干姜9党参9 法半夏12 黄芩9元参9 黄连3 丹皮 9 白芍9 五剂。
患者连服十五剂后诉口腔溃疡基本愈合,随访半年,患者溃疡好转后停药一到两月仍会复发,但无以往那么严重。每再用上方又能很快取效。
诊疗思路: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中很顽固的症状,西医治疗多是用口腔贴或维生素,许多中医也认为上热,给予清热,初或许有效果,后效果越来越差,甚者服用清热药后溃疡更严重。口腔溃疡的发生,标在口腔,在胆火和胃热,根源在中焦寒湿,中焦运转不力,胃胆不降,故胆火灼烧上窍,此患者因为患病时间较长,相火不降而导致心火不降,此为君相同气,表现为舌头溃疡,加入清心火的黄连,凉营血的丹皮,并加白芍降胆火的。
小儿喘
初诊时间:2018年2月4日,
患儿 女 8个月 气喘15天
缘患儿十五天前不慎着凉,发热38.5度,流清鼻涕,在当地诊所进行治疗后烧退,鼻涕止,但睡觉时能听到痰鸣音,服用阿奇霉素和化痰类药物效果不佳。刻诊:呼吸稍急促,靠近右胸部能听到痰鸣音(不用听诊器),用手抚触右胸部能感受到痰鸣响。舌苔白厚,大小便正常,睡觉时易哭闹,胃纳尚可,精神可,无发热、流涕,余正常。
诊断:咳喘
处方:宣肺降逆,给予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加苏叶
处方如下:茯苓12炙甘草6五味子6干姜9细辛3法半夏12苏叶9
服用方法:600毫升水煮成200毫升,小量频服,每次大概40毫升,一日五至六次。
2月5号来电反馈,小儿服要3次后,呼吸顺畅,痰鸣声消失,晚上睡觉平稳。随访一周孩子一切正常。
思考:此案中,孩子的痰饮表现明显,在西医的诊断和治疗基本为消炎和化痰,而小孩咳喘为寒饮,如多用寒凉和挂水消炎效果甚微甚至反效。中医认为痰饮是因为肺胃不降,患儿外感寒邪闭表,肺气不能顺降,气不能化水,停留上焦变痰饮,方用茯苓,甘草理中化湿,干姜细辛温化寒饮,半夏五味敛肺降逆,苏叶解表散寒。余在临证中考虑咳喘,多从肺胃不降出发处方,如有肺热则加石膏和浙贝、麦冬清金。
耳鸣、听力下降
初诊日期:2017年5月14日
患者 女 76 岁 诉 右耳鸣伴听力下降三年余。刻诊:舌淡苔稍黄,右关稍浮,无口干口苦,大小便正常,食欲差,稍乏力,睡眠差。
诊断:耳鸣
处方:茯苓12 甘草 6 柴胡 12 白芍15 黄芩9 五味子6 法半夏12 杏仁9 陈皮12 干姜6 砂仁3(后下)桂枝9 三剂。患者服用三剂后耳鸣症状明显改善,嘱咐再服五剂,后不再复诊。
诊疗思路:耳病,悉由浊气壅塞;浊气上逆,缘于辛金之失敛,甲木不降,甲木上冲,听宫胀塞,相火郁遏,经气壅迫,木气堵塞,则为重听。仲景《伤寒》: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此案从少阳不降着手,注重中焦的湿寒,茯苓干姜甘草砂仁温中祛湿,柴胡白芍黄芩桂枝降少阳胆木,五味子法半夏杏仁陈皮降胃下气。
荨 麻 疹
初诊日期:2017年9月19日
患者 女 38 诉皮肤起风团瘙痒三年余。患者约于三年前吃海鲜后出现皮肤过敏,全身散发皮疹伴瘙痒,口服氯雷他定和抗组胺药及地塞米松治疗,病情反复时好时坏,过敏原的检测结果,显示对海鲜,蛋白和花生等过敏,日常生活刻意回避上述过敏原,但瘙痒和风团仍时会发生,而后求助中医中药,服用药物几十剂,中药多为清热解毒,效果甚微。刻诊:舌淡苔薄白水滑,脉稍浮,风团遍布躯干为多,四肢零散分布无规律,无鼻塞流涕,无恶寒发热,无咽痛,无口干口苦,小便正常,大便稍溏,黏厕所,饮食睡眠可。
诊断:荨麻疹
处方:桂枝9 丹皮12 白芍12 茯苓9 苏叶9 浮萍9 甘草6 白术6 生姜 3片 五剂。
患者服用五剂后皮疹和瘙痒明显减轻,服用15剂后可以吃少量鸡蛋和海鲜,亦没出现皮疹和瘙痒,后继续服用5剂,随访一年,患者一切正常。
诊疗思路:《四圣心源》:痈疽者,寒伤营血之病也。血之为性,温则流行,寒则凝涩。寒伤营血,凝涩不运,卫气郁阻,蓄而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此案中病人脾湿中焦运化无力,外感寒邪,营卫壅遏,营性温升,卫气闭郁,营血不能外达,故郁热外达孔窍为风团,治疗应理中凉营发表而泻卫。方中 桂枝丹皮白芍凉营达木,茯苓白术甘草祛湿补土 ,苏叶浮萍生姜发表泄卫 。
痤 疮
初诊:2017年8月4日
患者 男, 高三学生,诉脸面部长青春痘三年余,加重三个月。患者三年前开始出现青春痘,以双侧脸颊为主,青春痘小如芝麻,带白脓点,后发展到全脸和额头,期间使用青春痘膏效果时好时差,停药后出痘更多;中医中药治疗不外就是清热解毒,服用中药不少于上百剂,但是效果欠佳。现咽喉经常发炎疼痛,容易腹泻,睡眠较差,尤以考试前后加重,胃纳可,小便可;刻诊:全脸布满颗粒状痘痘,表皮上还带芝麻大的白色小脓点,脸部红但不肿,舌苔厚腻,有口气,关脉大,左尺浮弦;
诊断:痤疮
处方:桂枝9 党参12 干姜9 法夏12 甘草6 桔梗6 白术9 茯苓12 白芍9 丹皮9 桃仁9 黄芩9 五剂。
患者服用五剂后反馈大便好转,双侧脸颊部痘减少,因其为高三应届住校生,在家服药时间不定困难,故嘱咐每周服用两剂,高考后复诊。
诊疗思路:患者青春痘面积较大,以双侧脸颊为重,其次为额头和正面部,其脾胃寒湿,肝木下陷,易腹泻;胆火上逆,易上火和咽痛;木郁不达,日久营血生热,偶加风寒闭卫,营血温热出表,热久腐肉化脓故此成痘。方中:干姜甘草温中,茯苓白术祛湿,桂枝白芍达木泄郁,丹皮桃仁凉营去淤,半夏桔梗降逆,黄芩清胆火。
嗅 觉 失 灵
初诊日期:2016年4月12日
患者 女 34岁 教师,诉嗅觉失灵,香臭不闻一年余。患者一年前感冒后头痛,经服药治疗后外感痊愈,但嗅觉时不时出现失灵,没在意,以为多休息可恢复;一年前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对于刺激性很强的味道如熏香等已持续无嗅觉,不知道香臭,期间没有就医,刻诊:舌淡苔薄中间有小裂纹,脉弱稍沉,右寸稍浮,无鼻塞流涕,无恶寒发热,无咽痛,口干口苦,大小便正常,饮食睡眠可。
诊断:嗅觉失灵
处方:茯苓9 五味6浙贝6法半夏9 杏仁9 陈皮6甘草6 白芍6 五剂 打粉服用,每天三次,每次约10克。患者服用药粉一周后,诉偶能闻到气味,但持续时间不长,嘱继续前方服用药粉,坚持一个月后患者的嗅觉正常,随访一年多患者嗅觉正常。
诊疗思路:此患者嗅觉失灵,但无证可辨,考虑肺气不降,浊阴不能顺降,气郁上焦,就如雾霾在空中影响我们的呼吸和嗅觉,故此用下气汤,顺降肺气,肺气顺降,浊阴化水,雾霾变晴空,嗅觉自然恢复。方中:茯苓甘草祛湿补中,半夏杏仁白芍降逆敛胆,浙贝五味清金敛肺陈皮下气。
失 声 喑 哑
初诊日期:2018年4月9日
患者:女 52岁 教师,诉一天前上课后突然出现失音喑哑,刻诊:声音嘶哑,讲话声音低微,舌淡苔薄白,脉关尺稍沉,有少许鼻塞,无流涕、无恶寒发热,无咽痛,无口苦口干口渴,大小便可,精神可,睡眠可,饮食正常。
诊断:音哑
处方:茯苓杏仁橘皮汤加减。茯苓12 桔梗6 五味子6法半夏12 百合9生姜3片 杏仁9 陈皮6 苏叶9 炙甘草6,三剂。
诊疗思路:《四圣心源》:声音者,手太阴肺之所司也。肺藏气,而气之激宕则为声,故肺病则声为之不调,气病则声为之不畅。手阳明主令于燥金,手太阴化气于湿土,阳明旺则金燥而响振,太阴盛则土湿而声瘖。患者无恶寒发热等外感表现,考虑失声音谙,此为太阴脾湿以及肺气不降及浊阴上逆,上焦清气不宣有关。方中茯苓利水,甘草补中,五味半夏杏仁陈皮降逆敛肺,百合清金,生姜和苏叶温经解卫。
患者服药一剂后来电告知声音恢复正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初诊:2018/4/20
患者,男,张某,14岁,其父为医生,患儿在两年前开始出现鼻出血,外伤后皮肤淤青,实验室检查:血小板降低至4×109/L;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激素和大剂量丙球治疗,一周后血小板回升到40×109/L,而后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父亲带其到处寻中医中药治疗处方多以寒凉清热为主,也有以柴胡剂加减者,但是效果欠佳。近日孩子出现黑便,皮肤淤青,孩子精神不佳,易疲倦,舌淡胖有齿痕,苔白厚,其他情况没有获取(患者本人没来就诊,病情只由其父亲讲述和照片来判断)。患者舌像如下:
|
|
左图为服药前舌像,右图为服药三剂后舌像 |
诊断:血脱
处方:茯苓20 炙甘草6 干姜15 人参9 首乌12 丹皮15 桂枝9 白芍20 法半夏12 柏叶15 黄芪12 生姜3片 麦冬9 元参9 白术12
诊疗思路:血脱于下,故此大便黑,血脱于经络体表淤青。大便黑为血脱于下,此和肝木疏泄过度有关,而体表淤青则为血脱于经络,鼻出血则为血脱于上,此和肺气收敛血的力量太弱有关,故方中用黄芪和生姜强卫气,桂枝白芍达木,丹皮首乌凉营,半夏和柏叶降逆敛血,元参和麦冬清金,而血脱的关键则在于脾土湿寒,枢轴运转无力,导致肝木下陷而胃土不降致肺气不降收敛无力,故此用黄芽汤打底祛湿温中健脾。
2018/4/22 服药一剂后,其父来电告知大便已变黄色,患儿精神好转。嘱其服用一周后复诊。5月1号来电诉身上的淤青开始消,精神好。嘱继续服药,而后断断续续服用八剂,患儿病情稳定,但其父过分担心和着急,续查血小板也稳定上升了,但是数值变化的幅度没达到理想值,故此改换他医治疗。
汗多证
初诊:2018年8月31号
患者,男,41岁,诉汗多,失眠四年余。患者于四年前,无诱因开始出现汗多,睡眠差,四年间辗转深圳市各大医院,西药中药吃了许多,但是效果不显,汗多的症状逐年加重,经朋友介绍我处就诊。刻诊:舌胖大,齿痕明显,苔白间黄水滑,左关尺脉沉弦,右关寸弦大,口干口苦,胃纳差,大便溏黏,睡眠差,易怒焦虑,上半身怕热,手脚怕冷,稍活动上半身出汗如流水,衣服可以拧出水,下肢无汗,偶会心慌胸闷。
下附治疗的过程和药方清单:
诊断:汗多证
处方:茯苓12 干姜9 桂枝12 泽泻12 栀子9 黄芩9 柴胡24 甘草6 丹皮9 川椒6 法半夏12 白芍12 龙骨9 牡蛎15 白术9
五剂,600ML煮成200ML 每日一剂,每天两次复渣。嘱:忌腥辣,房事,熬夜。
同时五腧穴针灸治疗一次,针灸方:右下肢:足三里,昆仑,照海,足临泣,太冲,太白,左下肢:太溪,复溜太冲,阴谷曲泉。
患者服用五剂后,复诊诉出汗少了,口干口苦改善,怕热的症状也减轻。
嘱续服前方五剂,针灸治疗一次。
诊疗思路:患者是典型的头热足寒,导致汗出的原因则是君相二火不降,故此熏蒸上身汗出,而阳不入阴,下焦无阳故如寒冰,手脚怕冷,腰以上出汗而手脚无汗,同时阳不入阴则不寐,在问诊中病人还有一个特点,其性生活比较频繁,精者阳根也,病人上热下寒而核心在于中焦的湿寒,加上房事频繁,阳根消耗过多,水火不交。用方思路:补中焦,降胆胃,清君相二火,温肾水,敛藏精,达肝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