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李鸿章访美老照片:身穿黄马褂,身高1米83,惊艳纽约街头。

说起晚清,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积贫积弱,想到老百姓瘦骨嶙峋,想到列强在大清的国土上肆虐横行。事实上,不仅是咱们这一代人这么想,当时的清朝人也是这么想的。那个时候的人,就是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乃至于觉得生在大清就是一个错误。打仗打不赢别人,搞科技也搞不赢别人,乃至于连人的形象都要矮人一等。

也正是在清朝的时候,中国人第一次产生了“外国人比中国人高”这个想法。因为身体的壮硕与否往往决定着战争与否,至少在当时的老百姓心中是这样认为的。而大清逢战必败,不正是说明了中国人在体型上都低人一等吗?不过,事实却未必如此。今天我们就来看几张1896年李鸿章访美老照片:身穿黄马褂,身高1米83,惊艳纽约街头。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这时候大清已经是日落西山了。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当地人也叫他“李二先生”。虽然李鸿章后来在历史当中扮演了一个不怎么光彩的形象,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李鸿章小时候是个妥妥的“神童”。21岁时,他就考中了举人,而他20岁时就已经名传天下了,他的诗句为当时人所传颂: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考中举人后,李鸿章又曾经跟随曾国藩学习,这样一种师生情分也使得他后日有机会真正地跻身清朝的权力巅峰。后来镇压太平天国一时威风凛凛的曾国藩,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最后会走到那一步,比他走得远得多。李鸿章跟曾国藩不一样,曾国藩是以“打胜仗”来搏前程的,而李鸿章则是以“打败仗”来搏前程。

后面几乎每一次败仗都有李鸿章的身影,比如甲午战争,最后去签订那个卖国求荣的条约的人,就是李鸿章。这也使得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李鸿章是一个身材矮小、形容猥琐的人,这样才符合他的身份。尤其是他还在积贫积弱的清朝,身材应该更是干瘦矮小了。那么,李鸿章真的是这样的吗?

答案是,完全错了。李鸿章长得可谓高大了。虽然在许多李鸿章个人的照片当中,我们看不出李鸿章这种身材高大的样子,但是如果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李鸿章的身高非常高。尤其是在一次李鸿章去美国纽约的照片,更是把李鸿章在一群白人当中“鹤立鸡群”的样子给体现了出来。

1986年,英国的报刊刊登了李鸿章的这些图片。我们可以不很清楚地看到,李鸿章居然就是那一群人当中个子最高的那个。他的姿态看起来还是比较温文尔雅的,不像是一个卖国求荣老顽固的形象,穿着黄马褂反而有些雍容华贵的样子。他的衣服看起来似乎与周围的人有些不同,因为他穿的是清楚赏赐的黄马褂。

这也体现了他对这次美国之行的重视。1896年,对于李鸿章来说,实在是算不上多好的一个年头。因为就在不久前,李鸿章代表的清政府刚刚签订了《马关条约》,赔偿出去了一大笔银子,同时也在国际上颜面尽失。日本会不会进一步行动?其他国家会不会也出兵?李鸿章心里没谱,所以他才来美国拉“盟友”。

据传,李鸿章的净身高足足有183厘米!这个身高再加上鞋底的高度,足足得有190厘米的高度了。事实上,照片上也确实显现出了李鸿章的身高非同凡响。即便是他佝偻着腰,打着雨伞,人们仍然能够看出来他得身高远远高于身边得许多白人,而这还是他老年时候得照片,年轻得时候只会更高。

所以,就身体上来说,当时的中国人未必就是“东亚病夫”,其实这样的照片还很多,当时一些老照片显示:中国平民的平均身高都比一些外国人要高一些,即便是这些平民还饿着肚子。那么,并没有身体上的劣势的清朝人,为什么打仗总是打不赢外国列强的部队呢?这恐怕就不完全是身体上的原因了。

就比如李鸿章,其实人家也是有战争天赋的,他也参加过征讨许多地方叛乱势力的战争,可是为啥后来他主持的大型战役都失败了呢?就比如甲午海战,其实清朝是有火力优势的,但是慈禧老太太要办生日宴会,直接把买弹药的钱都拿去搞生日party去了,最终北洋舰队只能够坐等挨打,输得一点儿都不冤。

从李鸿章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中国人的身高并不比外国人矮。只要食物供应足够,我们的身高很快就可以超越外国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