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海 | 秋意浓
“夏去浅秋东城长,喃曲花词叶落赏。溪流潺梦亭桥水,回转楼月瑕笔霜。”梁溪河静静的流淌着,当月亮初起的时候,清风徐来,水面荡起阵阵涟漪。几枚落叶,轻轻的落在水面上,有的宛如小舟,斜月倒映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着、波光粼粼。岸边杨柳枝拂过脸颊,凉凉的。亭台边的水塘莲藕、只有少许的莲花盛开着,风儿吹过,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仿佛卷起一层层大海一样的波浪。不远处笛声悠悠,月色朦胧,夏去秋浓。
闲庭信步般,漫步在惠山脚下,山路弯弯。山上的橘子树透着淡淡的清香,橘子已悄然挂满了枝头,三三两两的行人和我一样不舍得采摘,更多的是流连往返与这样的风景。
山脚下的白沙泉,位于无锡市龙山村嶂山与莲花峰接址处的东大池。东大池占地26亩,峰回峦合,溪水环流,草木茂盛,风景幽静,被誉为“桃园仙境”。桥旁凿得一泉,底透白沙,过沙上涌,清澈可鉴,故名“白沙泉”。湖光桥影,泉声鸟鸣,如临仙境。不管雨天晴天,这么多年白沙泉依然不紧不慢的滴淌着,时间匆匆流逝,口渴的人捧一捧水喝,甜甜的。
“晨风雨淋折曲裁,斜洗繁华落叶哉。轻推窗菊闻芳径,提壶暖水煮墨怀。”每当枫叶红了、菊花开了的时候,总是让我想起我的家乡:金黄的稻穗一串串,一片片的稻香和着青草味,蜻蜓在田梗间尽情地飞舞着。稻田边水渠里的茨菇,宽厚的叶子绿油油的,仿佛田头的风都是肥的。当叶片上的蜗牛滑落水面,等候的鱼儿早已跃出水面,常常会惊起长脚的鸟儿飞起,蔚蓝色的天空中,一对翅膀“呼啦啦”的声音,仿佛要带走秋日里一片云彩一样。
清晨、炊烟升起,丝瓜棚下,一个小方桌上或许是几枚鸭蛋,又或许是苋菜杆子,邻居们捧着大碗的梗米粥,随着门前喜鹊的声叫,爽朗的笑声对岸都能听到。
没有夏天的炎热,人们的心也会慢慢沉淀下来,他们不紧不慢的揉好面,包上爱吃的各种饺馅,当热腾腾的饺子在锅里飘起的时候,那种心情就是迫不及待。而我更喜欢的还是南瓜疙瘩汤,秋天的南瓜成熟了,带有瘊子的南瓜粉哒哒、甜甜的,汤水金黄裹着疙瘩,咬一口嚼劲十足,再喝一口汤汁,吃撑了不想挪步。秋风阵阵中,菜园的芦苇栏上的扁豆,有的青、有的红。几个浅黄的癞葡萄躲在角落,怎么也逃不过调皮孩子的眼睛。旁边的黄豆苗长得正旺,少许鼓鼓囊囊的黄豆角已然成型,摘些放锅里清煮,放一点盐调味即是一道美味菜肴。随着鸭子“嘎嘎嘎”的叫声,此时菜园外的麻鸭早已经下水。小一点的田螺喜欢叮在菱叶下面,可怎么也逃不过麻鸭,长长的嘴巴一嘴就能吃到,它们欢快的扑腾着翅膀,沾起一大片水花四溅。岸边随处可以看到几个角落的鸭蛋,秋天里腌制的鸭蛋味道是最好的,看它的颜色就能知道季节的变化,这时候的蛋壳如青花瓷的那种蓝,透着光。小时候喜欢中秋的鸭蛋,吃了后用有弹力的杨柳枝放蛋壳里面,就是一个天然的小桶,放在河水里不一会就能逮到几尾一丁点的小鱼苗,运气好的话你会看到一条少则几斤的大黑鱼,身边黑黝黝的一大批小鱼仔。每当想起这份尘封多年的美好回忆,总是在我心里默默地守候着。
秋天里江南的雨分外凉爽,我喜欢走在老街的路上,不大不小的雨、浸湿着古石板,想像中马蹄走过的痕迹依然清晰。抬眼望去,一盏马灯挂在石垒的墙上,叙说着当年的梦想。
往往江南的人家墙体通常都是白色的,黑黝黝的小瓦片上秋风吹起,上面铺满了银杏叶。颇有“当情远走、浅笑不回头,横夏风已秋”的感觉。
行走在老街,我更喜欢面的茶楼,喝一点地道的本地豪茶,秋天的豪茶外形肥壮卷曲,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滋味鲜醇香气清高。
走出茶楼,偌大的石磨盘放在旁边,雨水滴滴答答、厚厚的苔藓手一摸湿漉漉的,阿炳的二胡“二泉映月”弥漫着街头,风儿吹过马头墙,院后的竹子林阵阵清香,唯有在这个季节才会给我无限的遐想。
“一曲秋风肥做泥,仟歌冬雨画春尺。霜染诗词比墨劲,力透苍穹挥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