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界墙上的砖铭佐证了皇穹宇的变迁
天坛位于北京,是明清皇帝祭天之所。天坛公园现分为南北两部分,即南面祭天的圜丘坛和北侧的祈谷坛(主要建筑祈年殿),圜丘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坛。圜丘坛和祈谷坛之间被一道隔墙分开,有成贞门联通两坛。原来写过圜丘坛泰元门匾额上的历史更迭。参看链接:_颐和吴老_新浪博客
不过圜丘坛和祈谷坛两坛在形成过程中是分先后并不断变化的。《大明会典》记载:吴元年建圜丘於京城之南,洪武十一年即其地建大祀殿,合祀天地,是為天地坛。嘉靖九年,復初制仍為圜丘,在正阳门南。圜丘三成坛。一成面径五丈九尺,高九尺。二成面径九丈,高八尺一寸。三成面径十二丈,高八尺一寸。各成面砖用一九七五阳数。及周围拦板柱子皆青色琉璃。四出陛各九级,白石為之。内壝圆墙,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五分。灵星石门六,正南三,东西北各一。外壝方墙,二百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厚二己七寸,灵星门如前(高用周尺、餘今尺、下同)。又外围方墙,為门四,南曰昭亨、东曰泰元、西曰广利、北曰成贞。
《明史》记载:嘉靖九年,复改分祀,建圜丘坛于正阳门外五里许,大祀殿(现在的祈年殿)之南,......内门四(棂星门),南门外燎炉毛血池,西南望燎台。外门亦四(棂星门)。南门外左具服台,东门外神库、神厨、祭器库、宰牲亭,北门外正北泰神殿(现在的皇穹宇南侧)。正殿(泰神殿)以藏上帝、太祖之主,配殿以藏从祀诸神之王。外建四天门:东曰泰元,南曰昭亭,西曰广利......北曰成贞......。坛北,旧天地坛,即大祀殿也,十七年撤之,又改泰神殿曰皇穹宇。二十四年,又即故大祀殿之址建大享殿。
从史料中可知祈年殿基址原为圜丘,始建于洪武元年的前一年(吴元年、1367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圜丘上建大祀殿祭祀天地(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天地分祀,又分别建了城北的地坛(方泽坛)和大祀殿(祈年殿)南侧的天坛(圜丘坛),所以《大明会典》里有“嘉靖九年大工紧急”之语。由于新建的圜丘坛和原来的天地坛(大祀殿)祭祀对象不同,所以在两坛之间同时加建了千米直墙分界(后面会说到为何原来是直墙),中间由成贞门联通,这个界墙既是原来天地坛的南门,也是圜丘坛的北门。新建的圜丘坛北侧建有正殿和配殿,正殿泰神殿供奉神版,配殿供奉诸神。嘉靖十七年(1538年)由于泰神殿距离圜丘坛北门太近,遂将成贞门北移二十五丈,在原成贞门之处重建泰神殿,由原来的庑殿顶、五开间的泰神殿改建成现在的圆形建筑,并重新命名皇穹宇。由于成贞门北移,所以现在看到的门两侧界墙也改建成了长约270米的圆弧状。
两坛之间的界墙是两个年代的产物,现在的直墙是嘉靖九年所建,成贞门两侧圆形墙为嘉靖十八年(1539年)建成。现在看看界墙上的砖铭如何佐证史料的记载吧。据笔者统计,砖铭年代跨度为嘉靖三年到嘉靖十八年,十二个年度(没有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和十四年),在直墙上都是嘉靖三年到嘉靖八年的砖款,而且以嘉靖三年、五年和八年居所,嘉靖五年临清窑最多,说明建圜丘坛时和界墙是一起施工的。在圆形墙上的砖铭都是嘉靖十八年以前的,由于圆墙总长270米左右,拆除的原来直墙部分有200米左右,旧砖的利用使得圆墙上砖铭年代跨度要比直墙大。
砖铭的印文具体不细说了,可看图片。这里说两点,第一也是笔者第头次看到的。就是砖铭不仅有印模式的(就是砖坯晾晒前加盖在砖坯上的,晾干后再入窑烧制),还有用朱砂写上去的,笔者认为应当是城砖出窑检验合格后,各个窑户按照自己的窑口记号手写上去的,数百年来有些朱砂砖铭还是依稀可辩的。第二是有的砖上有“大工”和“年例”(年利)砖铭。“大工”砖一般专指为皇家工程烧制,“年例”砖则是砖窑每年为皇家例行烧制的一定数量砖,这样砖铭砖也是不多见的。
嘉靖皇帝
嘉靖八年
X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