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盐,你就学会了厨房里最重要的一项技能

很长一段时期,小潘对我做的菜的评价都是:总觉得哪里不对;不入味,味道只浮于表面最后这个挑剔的食客把我的问题归结为“厨艺还欠点火候”。

那段时间我对做饭的信心与日俱减,我不明白为什么炖肉也能给他吃出“不入味”的印象。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没什么做饭的天赋,但我仍然坚持每天下厨。理由只是因为外卖更难吃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我一直没搞清楚的“总觉得哪里还差点”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盐由于如何用盐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基础,以至我在很长的时间里几乎完全忽略了它。

后来自从开始重视盐的作用,我在餐桌上得到小潘“A+”评分的次数越来越多。没有增加调味料和工具的种类,但却让菜肴的味道整体上了一个档次

这就是盐的神奇所在。

No.1 盐的用法:请给它一点时间

庄祖宜在《其实大家都想做菜》中曾谈及专业厨师和“home cook”的最大差别,其实就在于家庭厨师用的盐常常不够,并且没有边做边尝的习惯

“这绝不是说要吃的很咸,但有时只要多那么一点点盐,整盘菜的味道就会鲜明许多。”

之前为了达到少吃盐的目的,我通常会严格控制盐的用量。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我达到了减盐的目标,但结果是让我做的菜寡淡无味,毫无美味感可言;同时我和小潘想吃零食的欲望也前所未有的强烈。

后来又读Michael Ruhlman《厨艺的常识》,我开始真正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Ruhlman在书中多次强调“懂得用盐是厨房中最重要的知识,烹饪过程从头到尾都需要加盐”

他会在做菜一开始就用上盐,一直到料理结束,期间不断少量多次的用盐调味。“我可以一开始就全部调味好或者在烹饪结束时再调味,但菜肴的风味会不太一样。”他主张不管是高汤、汤品、酱汁还是炖菜,早点放盐都比最后加盐好,“要给盐一点时间才能完成魔法”。

老实说,第一次读到他的理论时(约一年前),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大概是先入为主的理念占了上风,我坚信“炖汤时早放盐会让蛋白质凝固,从而使汤不鲜”,“炖牛肉时早放盐会让牛肉不易炖烂”,“炒丝瓜时早放盐容易让丝瓜变黑”......

所以实际情况不是我在读了这本书后就意识到早点加盐的重要性,而是转了一大圈后才发现其实《厨艺的常识》早已告诉我正确答案。只是我不相信而已。

那么到底该如何用盐?总结起来就是这么一段话✭✭✭(敲黑板):

除了一些水分含量高的食材(通常是蔬菜)不要太早加盐,其他时候都可以在一开始就加点盐,一直到烹饪结束。在整个烹饪过程都用自己的舌头亲自尝一尝味道,确保盐量恰到好处。用盐不够会有“不入味/总觉得哪里还差点”的印象,但用盐过多也会立刻毁了一盘菜。

掌握用盐的平衡是home cook的一大挑战。这件事川老师只能教到这儿了,剩下的还得交给你们自己去实践,去思考

图片仅作分隔使用

No.2 炖牛肉早放盐真的会炖不烂吗?

在学做菜的路上,我曾碰到不少让我感到困惑的问题。用盐顺序就是其中之一。

就像前面提到的,什么炖汤不能先给盐,卤肉一定要先给盐,炖肉不能先给盐....我觉得不能说困惑,简直可以用晕眩来形容。更可怕的是有时还会听到一些完全相反的结论。比如关于炒丝瓜是否应该先加盐的问题,一些人表示先加盐会让丝瓜氧化变黑,另一些人表示要先加盐才能破坏酶的活性,让丝瓜不变黑。

!!??!???

你猜我当时怎么着?

我选择相信了更多人相信的说法

明明是只需买两根丝瓜回来炒一下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而我却想当然的认为“既然有那么多人说自然有它的道理”。我开始怀疑自己以前真的有用脑子在做菜吗?

现在我就以“炖牛肉时如果早放盐,牛肉会不易炖烂”这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为例,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看看它是否正确。

我选择的部位是牛腩,用两口性能差不多的铸铁锅同时操作。操作步骤和加的香料调料完全一样,唯一的不同是左边锅在最后十分钟才加盐、生抽、老抽,而右边锅在一开始就加上

我在0分钟、30分钟、40分钟、50分钟各从两口锅里取一块肉出来试吃。结果是0分钟时两边的肉都咬不动(废话),但之后每次反而是右边先加盐的明显更烂一些。

50分钟后关火装盘,我端上餐桌给小潘试吃。左边那盘肉由于实在是太硬(后加盐的那锅),他建议我下一顿再炖一炖,然后就只吃右边那盘了。

所以炖牛肉早放盐真的会让牛肉不易炖烂吗?

至少这个实验就已经是个反例了

No.3  食盐能让食物组织失水?

往豆浆里加一些中性盐(比如氯化钙/硫酸镁),我们神奇的发现大豆蛋白就这么被凝固下来了。然后我们便得到了豆腐。

所以我们可以推理得出以下结论:盐能使蛋白质凝固。

再进一步推理:因为盐能使蛋白质凝固,所以炖肉汤不宜早放盐,否则肉凝固了肉里的鲜味就不易溶到汤里,汤就会不鲜。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对不对?

往切开的番茄,黄瓜,萝卜上撒一点盐,很快它们体内的水分就被盐“杀”出来了。往鱼身上抹点盐,鱼肉会更紧实。我们都知道这是盐的渗透压所致。

所以我们又可以推理出如下结论:盐的渗透作用会让食物组织失水。

再进一步推理:炖肉时如果盐加早了,肉组织里的水就会流失,肉的纤维就会“变紧”使肉不易炖烂,所以炖肉不能早加盐。

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对不对?

按这样的说法,如果把一块肉扔到5%的浓盐水里泡着,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肉“脱水而死”。 毕竟5%的浓度不是小数,生理盐水也就0.9%而已。

但事实是,在浓盐水中泡过的肉却更加软嫩多汁

每次买一些诸如大排、鸡胸肉等容易被烹饪得干柴的瘦肉部位时,我就会配制一盆约5%的浓盐水,再加点糖,搅拌均匀后把肉放进去,放冰箱腌4h-48h

鸡翅、鸡腿等部位有时我也会泡,尤其是在准备送进烤箱的情况下。总之,泡盐水是一个通用的能将肉变得多汁的方法。Harold McGee在《食物与厨艺》中写道:“肉在烹煮时会损失约20%的水分,而盐水浸渍过的肉水分会增加10%以上,因此多少会平衡一点。”

所以盐水好像并不会使肉失水,反而能增加肉的保水性?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上面炖牛肉的实验也就能解释的通了。

答案确实如此。但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能用渗透压来解释,而是因为蛋白质是带有电荷的极性物质,和水分子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氢键),因此在有水的环境下,蛋白质分子表面能被水分子紧紧包围,这叫作水化作用

部分氨基酸的极性基团

由于NaCl是离子晶体,所以如果我们往水中加一些食盐,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就会增加,从而增大水化作用,提高蛋白质的持水性。打肉馅的时候加点盐,揉面的时候加点盐...原因都是相似的。(俗称盐溶作用)

Harold McGee在书中说“3%的盐水能增大支持肌丝收缩的蛋白质的溶解度,5.5%的浓盐水能溶解肌丝本身”。因此用5.5%的浓盐水来泡肉能最大化的增加肉的膨润度。

浓度能往下调吗?可以。我就比较喜欢用5%的盐水(因为好算)。但浓度太低的话效果会不明显

那可以往上调吗?不可以。毕竟我们不是在腌咸肉。(实际上在8~10%的效果是最好的,但这样子你会被咸死)

如果我们持续加盐,到达一定浓度盐反而会抢走蛋白质表面的水分子,于是蛋白质分子只能和另外的蛋白质分子抱团取暖,它们相依为命,紧紧的挨在一起,结果就是我们看到蛋白质被沉淀下来了。(俗称盐析作用)

NaCl是盐析能力最弱的那一类盐,在我们平时正常使用的咸度范围内完全无需考虑NaCl的盐析作用,它也不能使蛋白质凝固。

所以往菠萝中加盐不会使菠萝蛋白酶变性,该涩的还会涩。但许多人确实觉得盐水泡过的菠萝好像更好吃。

这就涉及食盐的另外一些性质了。

No.4 盐的其他性质

一点点盐具有“对比甜味,使甜味更甜”的作用。有些人喜欢在咖啡中加盐,甚至往西瓜上撒盐,都是这个原因。

在番茄中加盐也是独特的美味

菠萝泡盐水也是一样的道理。少量盐能让菠萝吃起来更甜,但吃多了舌头还是一样会麻的。我喜欢把菠萝切成块放烤箱烤几分钟使菠萝蛋白酶彻底失活。或者...买凤梨。

在烹饪中盐的作用大概就是这么几种。下次如果碰到xx菜谱上注明要在xxx情况下加盐,你就可以结合盐/NaCl的性质去分析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了。

例如有人告诉你,煮意面的时候一定要在水沸后往水里加盐。盐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使意面更快成熟,而且能让面更筋道。另外最好加海盐,海盐比其他种类的盐更咸并且富含更多的风味物质。

你觉得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盐在煮意面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再举个例子,假设某人又告诉你煮鸡蛋的时候要加一些盐。这个时候盐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随着年龄厨龄的增长,越来越发觉做菜中思考的重要性。本来还想写一下和食盐有关的健康问题,写不下了,下次再专门写一篇。

下期见。

总觉得调味太单一?不妨试试加点酒吧

怎样煮一锅好吃的米饭

聊一聊大蒜的用法

一文学会铁锅的开锅和保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