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考12年,是毅力还是偏执

“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使命。”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

一位今年33岁的高考者,连续考了12年(含2021)。

听起来又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励志故事。但是,且慢——

有几个信息点要重点勾画出来:

1、他曾经有三次考上好大学(被录取)的经历,2014西南政法,2015吉林大学,2019重庆大学,这三次都是自己主动放弃,没有去报到,继续复读。还有一次,2016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并已报到入学,因父亲生病治疗需要钱,放弃。

2、2010年第一次高考,连三本线都没有摸着,父母希望他去上技校,随后他一直瞒着父母,说上了技校、技校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并且向别人借钱,并且在回家时把钱给父母,谎称是工资。

3、他说,自己只有一个目标:中国科技大学。“除了科技大,其他哪儿都不去。”

一、是毅力还是偏执

毅力的基本含义,是人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能力,是人为了达到目的的忍耐力持久力

偏执的基本含义,比较通行的解释,是过于偏重于一侧的执着。很显然,其侧重在“过于”。

如果没有“过于”这种因素,偏执和坚持的界限就不大容易分得清了。

以跑步做个比喻吧:

一个能安全跑下20公里,且身体健康的人,通过刻苦训练,通过提高心肺功能、优化步频、跑姿等,把20公里成绩,从配速8分,提高到配速5分,这个叫毅力。甚至,由此为起点,通过正确的努力,达成马拉松,这也是毅力。

一个能安全跑下20公里,且身体健康的人,只认为跑北京六环才算跑者,其他道路一概不跑,只跑六环,这叫偏执

二、起点终点之间,是靠不断纠偏的曲线连接起来的

“非……不……”的这种句型,听起来很有豪情,但是从生活中看来,往往有不知变通之嫌。

简单的事情,当然可以强迫自己“一步到位”,但是,生活中,这种时候是非常少见的。

就说日常生活的例子吧。我们从甲地到乙地,从家里到单位,哪怕是天天在固定时间走的一条路,也有可能发生意外,或者路上堵了,或者车次变了,或者遇到大队出行队伍,以至于自己连续几趟车都没有上去。这些事情,只能当自己投身到每一次“出行”行动中,才能感受到。

有时候,长期坐惯了的一条地铁线,在某日,你不得不换成另外一条,绕道到目的地。

只是这种固化了的生活模式,被突然打乱的概率较小,所以,一般人都可以预先估计,而且出误差的概率较小而已。

而对于一位成绩与预想中的目标学校始终有距离的考生,我们怎么能说具备“固化”,“误差较小”这样的前提?

我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任何事情,只有在动手操作、沉浸其中时,才有机会对目标进行判断、分析、调整、纠偏,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在这个规律下发生例外。

换句话说,如果不去“着手”,任何对目标的遐想,都是没有用的。孔老夫子不是也说过吗,考虑问题,“想两遍,就够了”。

所以,我特别推崇——并且自己也努力成为——那种乐于“沉浸”进去,着手体验起来的人们。

对于这位高考生来说,我所谓的“沉浸”进去,“着手”做起来,是指:先入大学的门,利用大学平台,给自己更开阔的眼界,接收更广泛的资讯,以便更好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也许,当沉浸进去以后,自己原始的目标也会被改变。而做出这种改变的前提,是自己的眼界更开阔、认知更理性。而获得这种更开阔的眼界,更理性的认知,又是以有机会接触大学、真实地体验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为前提。

所以,我的观点非常明确:

不应该盯住自己最初预设的目标不放,因为在没有足够信息支撑下的所谓理想,就是偏执。应该让自己尽早进入大学,在大学的平台上,开阔自己眼界,修正(或印证)自己的原定目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不管这个目标是被调整后的“新”目标,还是被印证依然值得追求的“老”目标。

三、不必去猜测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网络上,善意的网友们,对这位考生,也表示看不透。有几种猜测,其中有一种说法,当地对他这样的高分复读生有每月400元的补贴,考上北大清华,还有20万元的奖励。这是有视频为证的。即:复读可以“白读”,且有补贴。考上名校,还有奖励。

由此,人们试图解开在父亲病重时,选择已经上学而又退学,并且哪怕政法、重大、吉大这些名校的大门,他始终不跨进去的逻辑,因为退学继续复读,似乎比在大学里学习,更能直接帮助病重的父亲……甚至,有的人认为,他的目标并非宣称的“中科大”,而是背后有20万元奖金的清华北大……

我觉得他人的真实想法,既然当事人不明说,外人也无需猜。我说过,《不猜,是一种福分》。

但是,由他的选择所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却是有共性的,这属于一种群体的共性问题。这个问题,不用猜,且也是可以说说的。

四、毋庸讳言,还是因为没有人帮他指点迷津

我个人认为,这种现象,没有那么复杂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穷困人家子弟,没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视角里、更充分的信息基础上,做自己的判断。不幸的是,原生家庭也没有可能支持他去做自己的判断和规划——贫家子弟,实际上都是这种情况:由于所处的信息劣势地位,受困于眼界视角都比较狭窄的客观实际,在做出选择和判断时,都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盲目当中恰巧符合大势了,而有的人不是。

以这个具体案例来说,33岁,就算如愿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本科四年毕业,37岁,是继续从事研究之路——考研究生,还是走向社会?

中国科技大学当然是响当当的牌子。但是,无可否认,在大学本科生铺天盖地、再也没有含金量可言的今天,再响亮的本科,在为数同样众多的硕士、博士大军面前,谁还会看得到一个重点大学本科生的身影?

具体的不展开吧。至少有一个结论可能不必争论:所谓“我要考中科大”,就是一个主观的、美丽的梦,为这个梦,当事人奋斗了最美好的学习年华,而不顾这个梦是不是与现实能平稳对接。

我不想说,当事人这样的轨迹,是一种失败。失败二字,不到事情终局,不能轻易断言。但是,如果他没有这样偏执(至少表面上看来是这样),或者没有这样有“心机”——譬如那些人说的“复读可以有钱帮助病重的父亲”,又或者“冲着考上北大清华那20万奖金”——无论是单纯的逐梦者,还是有心机的复读者,总之,现在的轨迹,比在适当的时候完成适当的学业,在适当的年纪开始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并获取报酬,更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

不管怎么说,一个20岁出头的技校一专之才,和一个37岁(如果今年考上心仪的大学,毕业时37岁)的重点大学本科生,我相信前者的市场前途要好得多吧。

有理想,有梦想,都是好的,我所遗憾的,是偏执。

五、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社会使命

我一位非常有见地的智慧大哥经常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

在追求学业的时候,就应该追求学业,使自己具备立足世间的本事;

在需要供养父母的时候,有一份收入,用来供养父母;

在需要培养儿女的时候,要有精力和时间来陪伴儿女——不需要干涉他们的事务,但要在边上静静看着,一旦他们需要,能够成为他们依靠的大山;

在需要陪伴家人、配偶的时候,要把职场的节奏放慢下来,爱惜自己的身体,既能够有体力、乃至于清晰的脑力,来照顾家人,也能降低因为健康原因而让儿女担忧的可能性……

这都是予人乐、拔人苦的慈悲修行,都是符合天理的。

这个道理,少年不懂,家长要懂,要传授。

当人的视角,从“连书都可以白读”、“每个月可以领400块钱”那样的眼前利益挣脱开去、延展开去,能看到更大的目标,激发起努力去实现更大价值的热情,这个时候,人,就成长了!

人一辈子的使命,在不同的阶段都是不一样的。在该实现某个目标的阶段,进行落实,就事事顺遂。把顺序搞乱了,该学习增进知识的时候,却在养儿育女;该养家糊口的时候,却在努力读书;在需要关爱健康的时候,在不得不拼命熬夜;总在应该做这个的时候,却在忙着做那个,该做那个的时候,要回来补课这个,不能说一定不成,但定会事倍功半。因为没有顺应生命的“势”。

“势”,是个令人着迷的字眼,简单地说,它就是事物该有的状态,节奏,规律。所谓少年时代求知,青年时代学以致用,以及成家立业,青年到中年时期教养儿女,奉养父母,晚年老来相伴,相互护持——这不过是大自然要求人们去践行的天道,都是“势”而已。

人生,吉祥与否,说白了,只在顺势二字。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