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幸福日,但幸福是什么?

Ipolit Strambu,Reverie
你想要幸福吗?正常人的答案都是要。幸福可以说是人生最渴望的目标。
但幸福是什么?你很难说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或者你的答案很难得到足够多人的认同。别焦虑——焦虑就是一种非幸福状态——古往今来,所有尝试给幸福下定义的人,都面临同样的窘境,总有人觉得定义不够好。
换个角度理解,我们可以视幸福为一个开放的、持续成长的定义,他人所有关于幸福的定义,都只是给你提供一个参考,随着你人生的慢慢展开,你有对幸福的理解更深刻、更独特。
当然,现在对幸福的研究有些共识,个人的理解不必也不能违反这些共识。
比如最大的共识可能就是收入很重要。也就是说,钱很重要。没这个共识,人类社会就没有交换,没有市场。挣到足够的钱,满足了衣食住行的需求,人才觉得安全。没有安全,就像鸟没有窝一样,飞得再美也不幸福。
可钱也并非越多越幸福。相关的调查显示,收入与幸福感呈正比关系,但达到某个标准后,影响基本就消失了。在美国,这个标准是家庭年收入75000美元(按现在的汇率为近50万人民币)。而在墨西哥的蒙特雷,4口之家年收入超过4000美元即达标。
在中国,这个标准是多少?我个人给出一个比较形象的标准:一个家庭供房后的第三年,幸福就与收入不再呈正比关系。能供房,说明收入不错,房子也提供了最大的安全感。供到第三年,房贷已不是大压力。
有人说,这点钱不够,我还要追求更高收入。这没问题,在你能把握平衡时,我也认为钱越多越好。这平衡是什么?就是不能减少幸福。挣1千万比挣1百万好,但代价是彻底失去健康,那就失去了平衡,你的平衡点或许在挣3百万,累一点,健康有一点点风险,但是可以恢复。有3套房子比1套好,代价是全家人必须像乞丐一样活着,也失去了意义,平衡在2套房子,就会好很多。
幸福是达到“自己好,他人好,世界好”的平衡。自己不好,很难说是幸福,所以人要进取,要富足,要成就。只为自己好,他人不好,那活着就让世界变坏了,那也不是幸福,所以人要合作,要共情,要有兼济之心。
在丹尼尔·M.海布伦为牛津通识读本撰写的《幸福》一书中,得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幸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限制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样才可能达到包容、合作与文明。正因为这种限制的存在,人才会觉得有意义,才能与更重要的人与事产生联系,幸福依赖这种联系与意义。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心一笑,人类的智慧果然都要在山顶相遇,这就是我们孔夫子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克己,不是以权利为限制,是以礼的标准限制自己,礼是恭敬辞让,温和而不傲慢,总之,就是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他人”的原则。
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更容易幸福。对他人的帮助大一点,更容易幸福。世界因我们的到来变得好一点,更容易幸福。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