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溥[周恩溥]

人物关系
周恩来
哥哥
人物简介
周恩来的那些兄弟的乳名也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来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生下周恩来不久后就又怀孕了,那就是周恩来的大弟周恩溥。周恩来大他这个弟弟不到12个月。
周恩溥出生后,因他的哥哥恩来已出嗣过继给他小叔父为子,按照封建宗法,恩来就不属于周贻能(周恩来生父)这房头的人了。这对贻能和他的妻子来说,确实是件非常痛苦的事却又无可奈何。而恩溥的到来自然平添了他们心中的喜悦,他们再也不愿失去这个儿子了,于是就按淮安的地方习俗,在孩子满月那天,把他抱到一座庙里,给他穿上和尚衣服,还把他的“周恩溥”这个名字写到一张黄裱纸上,交给庙里住持。庙里的主持和僧众少不了要为他念上几句经,再祝颂一番。这样,恩溥就成了一名“寄名和尚”。从此他就可以长活人间,并永远地留在父母身边。
淮安对家里新生的男孩做这样处理的,一般都取乳名“和尚”。这种习俗在淮安一直沿袭到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之后才很少见到。对恩溥取名“和尚”这件事,周恩来嫡亲侄女周秉宜则认为,她二伯起乳名“和尚”是沿袭绍兴的习俗,因为绍兴人喜欢用十二生肖或是“和尚”为孩子取名。鲁迅先生说:“为孩子取名'和尚’,其中是含有迷信的。中国有许多妖魔鬼怪,专门喜欢杀害有出息的人,尤其是孩子。要下贱,他们才放手、安心。”周恩来的祖母鲁氏是绍兴人,所以她老人家就为孙子起了“和尚”这个名字。  
与亲合葬
2011年10月25日中午,周恩溥终于和妻子儿子“团圆”,他们的骨灰合葬在了焦作凤凰山公墓。
周恩溥迁葬凤凰山陵园

当日中午,在焦作凤凰山公墓举行了一个简单安葬仪式,周恩溥和妻子儿子合葬在一起。周恩溥的妻子及后人,在焦作与普通市民一样,一直过着隐居闹市无人知的生活,他们的日子虽然过得平淡,甚至穷酸,但他们从来没有任何抱怨,反倒常常让周围人从他们身上感到一种渗透肌肤的阳光与向上。

周恩溥的孙子周志勇告诉记者,爷爷的骨灰在山东,奶奶和父亲的骨灰在焦作市北山一处墓地,如果不是焦作凤凰山公墓特意照顾,将亲人的骨灰安放在一起还真有些困难。焦作凤凰山公墓的成主任说,为了表达对一代伟人周恩来同志的敬仰,同时也为其后人提供一个祭奠追思先人的场所,陵园特免费为周恩溥先生及其家人建造了墓穴。  
周氏后人
隐居焦作
周荣庆是周恩溥唯一的儿子,周荣庆的伯父正是我们敬爱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如今,周荣庆已经去世,他的爱人晋菊清——一个73岁的老太太和大儿子周志勇生活在一起。周荣庆、晋菊清育有两儿一女,孙辈也是两男一女,孙女是老大,已结婚成家。目前,祖孙三代11口人中,只有周荣庆的大儿子周志勇有正式工作,其他人均靠做些小生意、打工维持生活。周志勇说“爷爷的一生十分清苦,作为晚辈,我们很想为他的英灵找个长久固定的安息之所,好让我们晚辈有个祭奠追思的依托”。
周恩溥的后人周荣庆一家一直隐居在焦作市,他们从不炫耀自己的身世,就这样平凡、平静、平常地在焦作度过了54个春秋。54年间,周荣庆一家与普通市民一样,粗茶淡饭,从不为自己搞特权、谋福利,非常低调。然而他们与周恩来交往的故事不仅让人感动,更让人深思。
总理嘱托
周志勇说,他爷爷周恩溥是1945年初去世的。他奶奶王兰芳、三爷周恩寿,都在战争年代落下严重伤病,新中国成立后不能正常上班。周总理就对他们说:“你们拿着人民的'小米’(指工资),又不能正常上班,干脆提前退休吧。”
如果正常退休,能拿到70%到80%的工资;而提前退休,比例要小得多,这样一来生活就成了问题。周总理就说:“你们的生活、看病钱,我出。”周总理每月从自己400元的工资中,拿出100元给三弟,拿出50元给二弟媳。看病吃药钱也是总理根据需要另出的。
这种资助,一直持续到周恩寿的6个子女参加工作,持续到王兰芳去世。
并且,周总理专门交代周荣庆:“这50元钱,是给你妈妈的,你们谁也不要用。你们花钱,自己挣。”
记着周总理的嘱托,周志勇这些后代,现在的住房虽然寒酸、生活虽然清苦,但从来没向组织上伸过一次手,也从来没向谁抱怨过一句。
邓颖超去世后,秘书赵炜送给晋菊清的一件遗物是邓颖超在世时常穿的红都服装厂生产的大衣,蓝色,化纤料子。当时,赵炜把周总理和邓颖超的遗物分送给了周恩溥、周恩寿的后代们。
作为周恩溥的后代周总理的至亲,晋菊清一家分到了9件遗物,包括周总理经常佩戴的“为人民服务”胸章、邓颖超用过的体温表和他们的秋衣、秋裤、枕套、枕芯等,这就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留给后人的遗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