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迷茫的时候应该干什么?
人在迷茫的时候应该干什么?
问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迷茫?迷茫的本质没有思考清楚,空谈行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很多人口中的迷茫,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不想上班,不想上班,真的不想上班,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不上班,于是,继续日复一日地痛苦着。
迷茫有三种表现形式:
1.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做啥都没干劲,整天浑浑噩噩。
2.对某些事感兴趣,但是对做这些事能否带来好的结果,没有丝毫信心。
3.对某些事感兴趣,而且对未来的结果也信心满满,但是无奈执行力太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寸步难行,最后也逐渐消磨了所有的自信。
对于第一种情况,很多人之所以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冒,大概率还是由于第二种或第三种情况引起的,对未来失去信心,兴趣也同步跟着丧失。
所以,通过观察可得,迷茫的本质可以概括为:
由于对未来人生走向的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这里有个关键词,叫做不确定性,它的存在会让人放弃努力,唯有天资骄子才能愉快地拥抱不确定,大多数普通人都很难豁免,这是人性使然无可避免,而越不努力,则理想的结果则会离自己越来越远,于是便步入了恶性循环。
这种现象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如果有人跟你说,只要努力朝某个方向坚持学习五年,就有百分之一的几率能够赚到一千万,很显然,这是一件不确定性极高的事情,而且还需要付出很高的学习成本,所以,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去做。
但是,如果把不确定性降低,把未来五年能够赚到一千万的概率从百分之一提高到百分之八十,我相信几乎百分之百的人会去做。
再比如对于很多人来说迷茫的点,不知道如何摆脱上班也是一个道理,大多数人肯定想象过无数条发家致富的道路,但是都需要消耗很多业余时间的精力,未来能不能成也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根本不想付出努力。
于是我们会看到知乎上有一大堆关于做某某事情能不能成的问题,目的都是为了做事之前预知结果,如果不确定性太高,索性便放弃不做,反之,则动力十足。
所以,这就是不确定性对行为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影响。
当然,除了不确定性,成本也是是否应该付诸行动的考量因素,如果成本太高,哪怕不确定性再低,也容易让人放弃行动,比如谁都知道只要学好一门技术,不求大富大贵,养活自己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有些人依旧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浑浑噩噩不思进取,付出成本的高昂让他们放弃了努力。
而付出成本的低廉则能让人对不确定性高的事情变得不那么排斥,比如买彩票,炒股,赌博等等,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博取一辈子努力奋斗都可能得不来的成果,很多人对此都趋之若鹜,成本的低廉让人忽视不确定性,但是这种方式一般不太提倡,因为它会让人铤而走险,最后落得倾家荡产的结局,甚至是游走在法律边缘,沦为阶下囚。
总而言之,不确定性越高,付出成本越高,付诸行动的可能性就越低,人便会开始迷茫,而不确定性越低,付出的成本越低,付诸行动的可能性就会越高,迷茫也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基于这个理论,如果想要摆脱迷茫,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做一些未来可期,付出成本较低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哪有那么多结果确定的事情,未来根本是不可预测的,但是,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只是期待那些虚无缥缈的结果,而忽视显而易见的变化。
我们要试图把一件结果不确定的事情,转换成结果确定的事情,虽然这个结果不一定是最终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它也能给我们带来好处,提供正向的反馈,让我们找到意义所在,这足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催促我们付出努力,摆脱迷茫。
比如,拿画画这件事来说,它未来能不能帮助我们赚钱是不确定的,但是只要坚持每天练习画画,画技是百分之百能提高的,而且,很大概率能提高自己的魅力,获得别人的欣赏。
比如,很多人都在问写作能不能让自己实现财务自由,这个谁也不敢保证,但是如果愿意每天练笔,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肯定是显而易见的。
我曾经也是抱着赚钱的想法开始写作的,但是无数次在中途都放弃了,因为我感觉到这个目标遥不可及,但是我现在却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不再去期待那个虚无缥缈的结果,转而思考坚持写作能给我带来哪些确切的提高,我开始变得安心,觉得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进步,离目标越来越近。
所以,当我们清楚地知道只要努力,就肯定能带来好的结果,我们则愿意全心投入,从而带来好的结果,而好的结果又能反过来增强我们对未来的信心,由此进入了正向的循环。
如果想要让我们付诸行动的动力变得更强,除了让未来可期,还可以降低成本,让达到目标的周期尽可能地缩短,比如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些小目标,最好让每个小目标都没那么难达到,让确定的结果离自己更近一些。
所以,如果你感觉到很迷茫,试图去找到一件努力便能达到目标,对你来说有意义的事情,然后拆分出多个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它,慢慢地就会感觉自己的人生越来越有方向,从而摆脱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