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敦辉:新课改视野下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 包敦辉 邮编:445800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类重点学科。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能力是现阶段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时,让学生在掌握牢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解题能力方面的培养。 所谓解题能力,就是运用目前掌握的知识,将纸面上的分数最大化,它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细致的做题习惯,沉着冷静的做题心态,和大胆创新、独树一帜的思维。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解题能力 培养探析 高中数学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能力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解题能力。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和教师进行积极合作,他们才能够将数学的精髓把握于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最终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同小学和初中的数学试题相比,高中数学题目逻辑性更强,难度更大,高中的知识理论也更加抽象,与现实生活联系并不紧密,许多学生很难适应这种变化。若是学生长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就会丧失学习动力,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分析高中题目特点,并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夯实基础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要想实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高,要明白两个基础事实,一个是所有的科目学习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框架上,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还有对数学逻辑思维和能力的要求。因此要想实现高效的复习效果,夯实基础知识就显得尤为关键;另一个事实则是人自身对于事物的遗忘规律,每个人都会对于所学的知识产生不同程度的遗忘,只有通过不断的复习与巩固,才能实现真正的掌握。因此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夯实,帮助其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解与训练,帮助其进行基础知识巩固,单一的基础知识讲解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倦感,教师可以通过将基础知识与一些简单的题目相联系进行教学传授,并通过一定的引导让其根据自身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展开巩固复习,查补缺漏,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解题能力夯实基础。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散学生解题思维
在进行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解题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仅仅是通过教学大纲来完成,将其定义的十分宽泛模糊,教学方法也十分单一枯燥,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教学目标的设立要在基于当前发展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长远目光,关注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和未来发展基础更为重要,而教学方法也应该更加多样化,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例如展开情境教学,对于高中数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与题目之间的复杂逻辑关系,学生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播放设备,将教材中生硬抽象的概念知识生动形象化,将题目中复杂的逻辑过程进行再现展示,巧借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展开数学学习,从而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高。或者采取问题教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进行问题的设定过程,首先要考虑到一定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接着就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至于梯度太高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畏惧感。最后就是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衔接性,在逻辑上层层递进,引导孩子在求解完第一个问题之后还能利用自身的认知对下一个问题进行处理,进而在无意识中培养了其解题能力。
三、教会学生举一反三,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数学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时,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思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实现一题多解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对题目进行解读。如在对于正弦定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对题目进行转换,通过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的转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多种方式的解答,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转换,学会多种方式进行解题,不仅可以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作业中也对题目进行转换,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用多种方式进行解题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度,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综合多方面对问题进行解答。
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延伸,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果学生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对其数学解题来说非常有帮助。但是思维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师生之间都需要努力,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思维延展。教师的任务也非常艰巨,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锻炼,并且最大化地帮助学生进行解题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锻炼那些一题多解的题目,不断让学生思维得到碰撞和发散。举一个非常简单的排列组合中的例子,如果一共有6个人要站成一排,其中A不能站到排头的位置,B不能站到排尾的位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题目非常简短,已知条件也很清晰,但是运用不同的思路给出的解法不大相同。学生可以直接进行思考,按照该题目的条件确定好AB的位置后再进一步确定其他4人的位置。也可以先不考虑AB的要求,算出一共有几种站法,然后挑选符合题目要求的站法。也可以一步步分析,比如A如果在中间4个空的位置之一,那么B应该在什么位子。最终可以用加法原理得出最终的结果。这也并不是这道题目的全部解法,学生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进行解题。这一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的思维延伸。不断进行思维延伸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局限,在解题时也就会更加容易 。
五、强化学生解题训练,分层设计训练方案
在做完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的工作后,教师就要注意实践训练的落实,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地解题训练方案。数学教师需要考虑的是,教育的目的不是将学生批量化培养,将学生打造成为没有独立思维的考试机器,学生之间的差异难免存在,每个班级都会有学困生和学优生,这是正常的现象,教师需要以客观的眼光审视这一情况,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合理划分训练难度。对于高水平、强能力的学生,教师就要为其布置较有难度,提升空间大的习题,对于低水平、能力弱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训练方案则重在巩固这部分学生最容易犯错的解题训练上。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要以教材为主运用多种思路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已逐渐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意识,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注重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知识体系的归纳总结,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明霞 初中地理“人地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2018,(17):27-31。
[2][2]张立峰 李雪佳 王娇 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观念”培养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22):86-87。
[3]黄妮莉 初中地理地图学习障碍的归因分析及读图能力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8,(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