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帖《王羲之十七帖》说起

近日看书法视频较多,忽然发现所谓的临帖,实际上功力水平相去甚多时,字的基础好坏也会相去甚多。故看了谈老师的临摹《王羲之十七帖》笔法之后,觉得临摹也有天壤之别,高者能让你如吃了一顿美味可口的秀色大餐。

王羲之字被称为中国书法的圣祖之一,其行、草两书尤为突出。由于自唐以后范本较多,故我们最为熟悉的是他的《兰亭序》和集字《圣教序》两帖。其次即是《十七帖》了,十七帖虽是风格不同的十七件信札类写法,但字间的个性精神意气相同,故无论是否真迹,它们都有原创者的瑰宝所在。

王羲之真迹在唐太宗时期宫藏可达50卷、几百帖之多。但至今日,能幸存的已是凤毛麟角。可见书法真品极难留存传代至今,一般百年之后就会消亡一半,千年之后基本灭迹(纸寿千年所限)。

故历代文人为了传世,可谓是想尽了办法。例如翻版刻书、金石铭镂、原件复制、高手摹写、现代数码影印等层出不穷。自然还是真迹最为珍贵,因为原创者的细微之处,其实他后是无法复制的。

这一点上,我们可从唐代冯承素等人并列三帖《兰亭序》中可以看出。他们三人都是书法高手,单独看他们的摹本时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当三本放在一起看时其中区别就很大了。他们可以做到非常接近,但他们也是无法做到百分百的复制。现代影印本虽最为真实,但再好的印本若跟真迹比,还会差了许多精神气的东西。

这是从看谈老师临写《十七帖》视频中受到的启发,因为每个人的行笔方法决定结果,我们或可称为"指纹辨识度"。通俗地说,如果设王羲之的字识别度为100%时,那么再高的他外写手,也只能做到99%。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王羲之的晋朝为十七国并政时代,故书法家的字里行间,也会更多地留下那种"时代心理素"的。

书法完全是性情类的东西,你没激情这字就死,你身体好、生活幸福、心情不错,这时的字就活。所谓张旭狂草写的就是心无牵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写的就是心如童心、天真无邪人与字际两小无猜。你不爱书法时,这时字写得一定内心很是纠结;你只有在爱它爱得很深之时,才会究其心血、倾囊一生、方会有获硕果累累。

字须理解,何法?看他人写书法那是最佳的了。尤其是现代的视频片,当镜头只对准笔头、纸上字出之际,那种作者的行笔方法、效果、轨迹、水平等就会一目了然。说实话能看到高水平的行笔好字片子不多,让我记忆尤深的一个是擅写江湖体行书的年青人视频;一个是书法研究生的草书作品视频;一个就是这个汉学讲师临写王羲之行书的视频。这三人的社会地位各不相同,出身经历大异,汉学功底深度参差,故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成果,也是大不一样的。

即汉学才是书法的最基础,它孕含了当年时代的一个缩影,故你想写好什么字,得先了解作者的什么时代背景才行。

例一,所谓的江湖体,它完全是属个人天性类的那东西。它的书写者往往学过一些法书类的东西,但在书法中却不遵循古训规律,肆意表率为夸张变形、不承古典。这种字看过去也会漂亮,但却就像一个没文化的美人,美而难交长久。

例二,研究生类字,有点像鲁迅文学中的孔乙己。儒生落拓后常曰"多者乎,不多也",故这类书法把古代的东西都学透了,最后也找到了自己的书写方法。但他们的行笔与点划成形,会更多一些人文类的东西,所以书写法好看但字不一定也是好看。作者沉浸了太多的高深、与知音相交千载难逢,反而在大众交流上,会不如萝卜、青菜般日常而直白。

例三,汉学家的书法,有时会显很原版的味儿。如王羲之作古千年以上、当年没有视频留存,自然他怎样写出来的就是学问研究了。而汉学家们必能深刻了解作者的背景(含时代、家庭、出身、职官位、甚至个性、思想习惯等等),故在摹写临笔之际,毅然决然间显文人气十足。"意"是一种休养,像电影中的角色,即最精彩的演员他就是他。所以谈老师的临摹《十七帖》属最酷似的一位,正因为你看不到他的人,反而感到视频中的这枝笔,就像王羲之本人在书写一般(注:谈老师的王字,形、气、神、质皆为一流)。

总之,书法的学问非常纵深,你只有汉学基础好时才能表现较好。这个好字是知识、认识、耐力、内涵类的综合,不单单字的外形就能蒙混过关的。人的气质常在行笔、留迹之中体现,说白了一个小平民,是写不出古代大将军们的那般气质的。

故想学王羲之字多数人很难学好。这是因为学他书法的人,多数不能在身份上与他相同。毕竟晋朝的右军将军、会稽长史一职,是个带兵加知识管理的文武全才之人。我们多是些凡人,能有他多少的文武全才水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