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总统府庶务长郭葆昌,为给袁世...
1914年,总统府庶务长郭葆昌,为给袁世凯置办“皇冠”,特意找到一个叫陈六的帽子店老板。没想到对方狮子大开口:“1顶冕冠,5万大洋。”郭葆昌一听大怒:“你这胆也太肥了,给大总统做顶帽子,敢要5万大洋!”
陈六哭丧着脸说:“要真按照古代皇帝的规格来做皇冠,单单冕上24道旒(liú),每道旒12颗5色珠子,一共是288颗上等东珠。按照市价,光珠子就要3万大洋。”
说完陈六还拿出了一张图纸,图纸上正是当年大明皇帝所戴的冕冠式样。原来陈六的祖上在明朝,就是专门给皇帝做帽子的,家里至今还珍藏着当年造冕的图纸。
看到对方摆事实讲道理,郭葆昌傻眼了,当时的5万大洋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万,也不是小数目,他赶紧上报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听完报价后,也挺纠结,或许觉得花这么多钱在一顶帽子上,实在是有点不划算,最终决定:“冕照做,旒省了。”
所以这才有了1915年,袁世凯在祭天时,身穿龙袍,却戴着缺了旒的冕的滑稽场面。
“冕”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是古代汉族朝代礼冠的一种,到了周代,冕制趋于完善。
《后汉书·舆服志下》详细地描写了冕的外形:“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以其绶采色为组缨。”
很多人认为,冕是皇帝的专利,其他人不能佩戴,其实这是误解。至少在先秦时期,诸侯、大夫等贵族都可以佩戴冕冠。
不过天子的冕,板更宽更长,更重要的是冕上的珠串(旒),数目有区别,皇帝的冕前后各12旒,诸侯9旒,上大夫7旒。
但到了南北朝时期,冕就成了皇帝专属,“加冕”也成了帝王登基的代名词。
冕的结构十分复杂,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充耳等部分组成。
冕最上面的部分叫延板,上黑下红、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后比前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象征君王关怀百姓,“冕”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不要小看冕上在皇帝眼前脑后来回晃动的“旒”,它们有着极重要的含义,旒垂下来正好遮挡住视线,告诫皇帝,不视非,不视邪,要是非分明。
冕两侧还各垂一条悬系玉瑱的彩线,称“紞”。紞上的玉瑱( tiàn),正好垂在耳旁,是用来塞耳的玉器。所以瑱又叫做“充耳”。
充耳只是悬挂在两耳边,并不直接塞进耳内,目地是提醒皇帝有所闻有所不闻,不可妄听,勿信谗言。所以古代有“目不旒视,充耳不闻”的说法。
“冕”作为皇权的象征,皇帝也不需要天天戴,一般只在祭祀、登基、会见外国使节等重大场合才拿出来显摆一下。
但到了宋朝画风突变,据说是宋太祖赵匡胤,有次上朝时,发现有不少官员在下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心里顿感不爽。
于是退朝后,他命人在幞头纱帽的后面加上两根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长约30CM。
大臣带上这样的帽子后,别说交头接耳了,走个路都费劲,遇到狭窄的地方,还得横着走,有没有?
明朝灭亡后,清朝主导“剃发易服”,冕冠也随之消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我们可以在“定陵博物馆”看到明万历帝的两顶12旒冕冠,在山东博物馆看到明鲁荒王朱檀的一顶9旒冕冠,都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