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伟:老舍三绝赞屯溪

老舍三绝赞屯溪

(外一篇)

安徽  江志伟

  写作过《骆驼祥子》等一大批优秀之作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游览屯溪的时间是1964年8月,下榻在屯溪新安江畔的小华山徽州地委招待所内。虽然逗留时间不长,但在屯溪的几天时间表总是安排得相当紧凑。为当地文学爱好者和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了文学报告,游览了屯溪老街,参观了屯溪茶厂和徽墨厂,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非常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在火热的生活和美丽的山水面前,人们不相信他已有65岁高龄。
  老舍先生当年下榻的徽州地委招待所(后来改名为华山宾馆、华山徽宴酒店),坐落在小华山脚下、新安江之畔。他不顾旅途疲劳,沿着登山小路爬上小华山顶,俯瞰屯溪古镇,鳞次栉比的店铺组成屯溪老街长长地从镇中穿过,绿汪汪的新安江水弯弯地绕着城围流去,山脚下的徽墨厂不时送来阵阵墨香,与山坡上茶树的芬芳溶为一体,使老舍诗情荡漾,脱口而出赞咏屯溪古镇,诗曰:“热爱江南鱼米乡,屯溪古镇更情长。小华山下桃花水,况有茶香与墨香”。
  在参观屯溪茶厂和徽墨厂的时候,他的情绪相当亢奋,看得认真,问得仔细,不时在小本上记着。他几次表示自己平生喜爱品茶喜爱文房四宝,但真正看到茶是怎么生产的、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这可是平生第一次。为了这种纪念,他没有简单地在工厂留言本上签个名字完事,而是取来宣纸挥毫题诗以赠,至今这二首题诗仍被厂家精裱后悬挂在陈列室里珍藏和展示。他题赠徽墨厂的是:“徽州精品久名扬,代代云烟流异香,高举红旗今胜昔,画图作字倍芬芳”;题赠屯溪茶厂的是:“春风春日采新茶,生产徽州天下夸,屯绿祁红好姐妹,淡妆浓抹总无暇”。
  老舍三绝赞屯溪已经被载入屯溪文化志中,这对于研究这位人民的文学家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史料。在这次愉快的、诗情浓郁的屯溪之行之后二年,老舍先生便被“文化大革命”夺取了生命,一颗酷爱生活向往美好的作家之魂,不幸惨沉北京未名湖中。
  【图片说明】
  1、老舍先生(2帧)。
  2、老舍屯溪咏茶诗墨宝。
赤日炎炎话“凉面”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于是,夏天便有了“炎夏”、“酷暑”、“朱明”、“朱夏”、“昊天”、“长赢”、“三夏”、“九夏”、“长夏”、“槐序”、“炎节”等别称,堪称“四季”中别称最多的季节;于是,便有了我家里防暑、避暑、消夏之于舌尖上的力举——“凉面”的话题了。
  每年一入夏,“凉面”便成为我家天天不变、雷打不动的午餐尤物,一直要吃到夏去秋凉方肯罢休。一碗凉面下肚,顿觉浑身上下凉茵茵、香喷喷、美滋滋,惬意一整天,凉爽一整天;倘若是那一天因故未能吃上凉面的话,那么,那一天的家人,一个个都像是丢了魂似的,浑浑噩噩无精打采不说,还时时处于“总觉得今天有件什么事儿没干”的自问之中,闷热一整天,烦躁一整天。
  我家“凉面”的烹饪制作技艺,堪称别具一格、别具匠心。我家烹制“凉面”的食材调料,尽管繁多,但是却是必须要备齐备全的,大抵有:机制银丝湿面、小葱、精盐、鸡精、味极鲜、花生酱、小磨麻油、精制辣油、青黄瓜、绿豆芽、五香干等。
  我家烹制“凉面”的制作工序,大抵分为“凉面制作”和“佐料制作”两个部分:
  凉面制作部分。将当天早晨新买来的机制银丝湿面,在加了少许精盐的开水锅中煮熟,却绝对不能煮烂,根根面条都不变形、都有胫骨、都不绵糊;再将煮熟的机制银丝湿面,盛入有网眼的盛具里,在自来水上边冲洗边轻轻翻动,使其冷却,使其去糊;再使用已经冷却备用的凉开水,边冲洗边轻轻翻动盛具里的机制银丝湿面,使其冷却,使其卫生;再将清凉、不糊、卫生的熟机制银丝湿面,倒入不锈钢浅盆中,加入小葱花、味极鲜、鸡精、小磨麻油、花生酱等轻轻搅拌,搅拌的动作千万不能太大、太重,以免搅拌碎了机制银丝湿面条。此时,可将这盆面条罩上菜罩,置于阴凉处备用。
  佐料制作部分。将青黄瓜、五香干过刀切成细丝,越细越好,以与银丝面条相称相配。将五香干丝以味极鲜、小磨麻油、小葱花凉拌,装盘,备用;然后分别将青黄瓜丝和绿豆芽下锅炒至九成熟,放少许精盐,各出锅,各装盘,各淋小磨麻油,并撒上小葱花,备用。
  食用时,全家围坐的餐桌上,中间是那只盛满全盆的凉面,周边是三盘佐餐小菜,为凉拌五香干丝,为素炒青黄瓜丝,为素炒绿豆芽。之所以不将它们倒入凉面中,完全是因为众口难调、各取所爱的缘故。
  我家烹制“凉面”的美食特色大抵有:无荤全素,无陈全鲜;面条为银丝,麻油为小磨;银丝凉面香,小磨麻油香,花生酱香,小葱花香,合成为“妙不可言清香”;银丝凉面清凉,佐餐小菜清新,营造出“清凉美食世界”。
  我家烹制“凉面”的注意事项,则有“四不”之示:一是千万不能放入冰箱冷却,而要置于阴凉处自然冷却,以免产生串味影响口感;二是千万不能使用化油、猪肉等荤腥食材,而要采用小磨麻油等素食食材,以免火上加油频添热能;三是千万不能用筷子等工具搅拌,而要凭籍手指轻轻翻动,以免银丝面条断碎变形;四是千万不能使用筒装干面,而要采用新鲜机制湿面,以免食材不对影响质量。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江志伟,男, 安徽黟县人。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编委,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黄山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连心锁》、《皖南风景线》、《老街与少女》、《黄山松宣言》、《花山谜窟揭谜》、《黄山恐龙之谜》、《算神大位》、《花山谜窟》、《珠坛撷韵》、《算神大位》、《郑寒砚集赏析》、《徽菜飘香》、《走近程大位》、《韩再芬》、《周诒春》等多部,合著的有《黄山与徽文化》(与朱万曙、程亚星合著)等。此外,编有《旅游文学讲义》及其配套教材《旅游文学作品选》各一部。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屯溪老街走一回

    已近正午,屯溪老街彷彿尚未甦醒,街外有鮮藍色的載客人力三輪車 「太平猴魁」是黃山地區出產的一種綠茶,被譽為中國的「尖茶之冠」 傳說猴魁本是生於陡峭山壁的野生茶,山民曾馴養猴子採茶再手工精製之 這麼警戒 ...

  • 徽州人念念不忘的屯溪老街

    徽州人念念不忘的屯溪老街 司马狂/文 或许是上帝打了个盹, 遗忘了时光, 尘封着记忆, 这里才宛若明清. 烟雨江南 屯溪老街 青石板铺就的道路, 有多少徽州达官贵人的足迹. 步履匆忙的游客, 外地归乡 ...

  • 文房四宝•黄山行 | 暑期徽派文化研学之旅

    文房四宝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黄山奇观彰显着自然的鬼斧神工皖南行尽享人文与自然双盛宴--课程目标1. 感受儒家文化.商业文化对徽派文化发展影响:2. 体验文房四宝制作过程,感悟中华工匠精神:3. 游览黄 ...

  • 笔尖上的传承——徽州驿的千年文化沉淀

    徽墨是由松烟.油烟和漆烟为主要原料,再加以骨胶.中药材.添加剂等辅助材料混合而成的.古代制墨所用的松烟均由黄山松炼制而得.油烟又以桐油.猪油等动植物炼制.用桐油炼烟制的墨,墨色又黑又有光泽,而且经久不 ...

  • 江志伟:老舍三绝赞屯溪(续篇)

    老舍三绝赞屯溪(续篇) 安徽黄山 江志伟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 ...

  • 江志伟:我为屯溪大位小学写校歌

    我为屯溪大位小学写校歌 安徽  江志伟 继屯溪"程大位珠算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包括"程大位珠算法"在内的"中国 ...

  • 江志伟:​屯溪老街的传说

    屯溪老街的传说 安徽黄山  江志伟 到过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的人,都对那条古色古香.熙熙攘攘.长达2华里的石板老街赞叹不已却又疑团丛生:有人希望知道,这条老街的石板是自古就有的 ...

  • 江志伟:非遗“撕字书法”两度撕上世博会

    非遗"撕字书法"两度撕上世博会 安徽  江志伟 蒋劲华先生,是一位曾经两次将他的非遗"撕字书法"绝技撕上世博会的奇人:2005年5月20日开幕的日本世博会安徽周 ...

  • 江志伟:萧龙士与齐白石的89岁——《老少年》名画背后的故事

    萧龙士与齐白石的89岁 --<老少年>名画背后的故事 安徽 江志伟 萧龙士(1889-1990),国画家.原名品一,字翰云,因耳背而别署龙士,遂以号行.安徽萧县人.擅画兰.荷 ,早年曾受教 ...

  • 江志伟:今日沙家浜

    今日沙家浜 安徽黄山 江志伟 春来碧水绿,芦接蓝天,鱼欢鸟唱; 秋到金谷白,玉铺沃土,花放稻香. 沙家浜来归,情系沙家浜,于是,又一次把玩这幅抄自沙家浜风景区的楹联,就又一次忆及不久前的沙家浜之行. ...

  • 江志伟:从一首名诗说开去

    从一首名诗说开去 安徽 江志伟 这是一首无名氏的名诗,其名就名在当年的胡耀邦辞去总书记后接受记者的专访时,就曾当场背诵了这首诗,你说它有名不有名.这首名诗是这样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从前日日 ...

  • 江志伟┇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

    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 安徽 江志伟/文 王运选.陈辉铭.汪苹/图 爱党爱国拳拳心,自办展馆第一人;废寝忘食搜集"五史"资料,呕心沥血创办红色展馆.在安徽省休宁县东临溪镇汊口村,8 ...

  • 江志伟:春满人间正清明

    春满人间正清明 安徽 江志伟 春满人间正清明,神州处处杏花村,慎终追远去扫墓,代代薪传好家风. "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因此人们把"清明"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