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名家之二十六】与宣纸和色彩共舞
认识游伟刚,是在美丽如画的苏州刺绣研究所。
当时,想要采访一位苏绣名家,便由他按排落实介绍此事。
没有想到,这一来一去,又想写上这位身为刺绣研究所副所长的几笔,因为在我眼中的游伟刚,抛开这个副所长不说,还是一个有点知名度的国画家。
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的游伟刚,这一生也许是够幸运的,这位以设计画稿创作为己任的画家,怎么也没有想到,在84年会被推上副所长的位子,并且具体就负责分管设计室的工作。
这对年轻的游伟刚来说,多少是一种挑战。
就他而言,他始终认为,这一生与宣纸和色彩是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没想到会把他推上了领导岗位,且是赫赫有名的苏州刺绣研究所。
但是,从他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前提,即无论怎样干,都不能将自己的专业给放弃了,因此,就有了搬入所长室之后,他在设计室的那张画桌始终放在那里,且常常是笔耕不止。
游伟刚的老师是在国内书画界响当当的徐绍青,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对自己这位既是领导又是学生爱徒,是颇为赏识的,因此游伟刚多少也得到了先生的许多真传。
但就画而言,游伟刚始终保持着一种非常清醒的认识,决不能跟着成名成家的老师路子走。因此,他作画更多的是用在学校所学的理论基础和先生所教的传统技法,使之揉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个性意识。
旁人看他的画,有时总感到不可思议,明明是不能植树的地方,他偏偏就生出几枝春绿;传统中的房子应该是这样,可他的作品中所显现出来的,却是反其道而用之。
久而久之,不理解的人理解了,理解的更深深地去体会他创作时的用意所在。
游伟刚一直这样认为:画无定性,既然是不定性的画,何必非要强求这样或那样。
这艺术本来就是用目光去看的,去体味那种黑韵和色彩的组合,所以,他从来不想使自己形成一种固步自封的氛围。
游伟刚最为擅长的是山水风景的描绘,偶尔也兼写一些花鸟作品。他的作品显示着一种鲜活的灵气和与众不同的艺术品性,正因为这种不流于媚俗的创作,他的作品这几年来是大有所获,其“江南秋瑟”在中国画大奖赛获三等奖;“水乡”收于《墨海大观》一书……
对于工艺美术师来说,这几年来,他努力将自己的视野拓宽拓宽再拓宽。先后在新加坡、香港、泰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九次个人画展。
他说:作画,一方面是为着自得其乐,而另一方面,却是要让人接受。
基于这样的原因,他不断地创作,不断地展览,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习性。怪不得有人惊叹道:游伟刚能在工作之余,取得如此丰硕的成绩是个了不起的事。
而游伟刚却淡淡地认为,他本来就是个画家,不管是当领导还是搞设计,这一生他都离不开宣纸和色彩,因为这是他一生的情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