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生命力是情感的宣泄,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情感?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书法中表现形式,诸如点画、字形、风神、神采等,以求使书法更为完备。然而,关于书法中的情感问题,似乎没有得到明确地提出,只是到了南北朝时期,才由书法家王僧虔首次在他的书论中表达出来了。
王僧虔是南朝宋、齐时期的书法家,也是东晋丞相王导的后人,他的书法既有王导一脉的传承,也受到了王羲之、王献之书风的影响,王僧虔是琅琊王氏家族中颇有成就的一位书家,也是他们中的领军人物。著有《论书》、《书赋》等书学著作,其书法思想独特,见解深刻,对后世的学书思想有很大影响。
关于王僧虔所提出的书法中的情感问题,在他的《书赋》中是这样表达的:
情凭虚以测有,思沿想而图空。心经于则,目像其容。手以心麾,毫以手从。风摇挺气,妍靡深功。尔其隶明敏婉,蠖绚蒨趋。将蒨文篚缛,托韵笙簧。仪春等爱,丽景依光。沉若云郁,轻若蝉扬。稠必昂萃,约实箕张。垂端整曲,裁邪制方。或具美于片巧,或双兢于两伤……
在王僧虔看来,书法艺术创作的动力源泉是人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的冲动则能激发人们去想象,好像可以从虚无的东西中也能找到与心灵相吻合的这些图式。其中涉及到人的心、眼、手与笔之间的一些联系,以及精神主体中的情、思、志等,恰恰这些则是激发内心活动的源泉。在王僧虔的书法思想中,除了书写者的情感激发外,还涉及到了由情感所带来的形式上的问题。
初唐时期的书法家孙过庭也对书法的情感问题给予了关注,他在《书谱》中说过这么两段话:
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写《乐毅》则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蔑》又纵横争折。
我们从上述古人对书法中的情感问题的描述可以知道,它是基于人的情绪所激发而出的,并且由于不同的情绪会对书法风格产生不同的意境。孙过庭认为王羲之在写几个不同的作品时,由于情感的不同,其各个作品也就有了不同的感受,这是情感的倾向问题。
那么,就孙过庭所说王羲之的几个作品所产生的不同情绪来分析,这主要是源于书写者对作品内容的深刻认识,也就是说,如何在书法中很好地表现出书法艺术的情感问题,不妨用孙过庭所举王羲之的例子来说明它。
孙过庭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出王羲之在写《乐毅论》、《东方朔画赞》时,因为这两个作品中都涉及到历史人物的乐趣,乐毅、东方朔他们的身世和遭境不同,有可能引发出了王羲之的情绪状态,是低落的,忧郁的,因此,写出来的作品就显得怫郁。而《黄庭经》是道教的经典,《太师蔑》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名士所作,其内容就会影响到王羲之的情绪,写出来的作品也就有'纵横争折'的感受。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解缙对书写者的情绪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春雨杂述》中说到:
喜而舒之,如见佳丽,如远先客过故乡,发其怡;怒而夺激之,如抚剑戟、操戈矛,介万骑而驰之也,发其壮。哀而思也,低回戚促,登高吊古,慨然叹息之声;乐而融之,如梦华胥之游,听钩天之乐,与其筸瓢陋巷之乐之意也。
这与孙过庭所提出的'情性'都是属于一脉相承的关系,解缙认为,人的书写活动中,由于情绪的参与,会使书法产生不同的艺术境界,这是一个必然性。
那么,人的情绪如何进行调整才能使书法作品更富于'书意'?我们对古人的书论和书法作品分析得知,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深知书写内容。不论什么样的内容,都会有它自身的'情绪'在其中,有的内容是激昂的,有的内容是低沉的,也有的内容是有气象风度的,书写者要在熟知它的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品中的'情绪',与之融为一体,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激发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情绪贯之于笔端,从而就有了与作品相一致的情绪。
二是要多读书,增加知识涵养。读书多了,人的眼界就会开阔,思想面也就广阔,'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是要充实书家的思想境界,书写时也就会'下笔如有神'。
总之,对于书法作品来说,不仅仅是对字形、点画等技法层面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作品的'味道'、'书意'和精神,而这个精神就是书法意境中的生命感受,是需要书家长期的培养和锻炼才可获得,并不是写写字那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