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之可见,求之已遥”丨中国书法之冲和美
老子《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无形之阴和有形之阳,阴阳二气互相交冲、互相激荡、互相交和,从而达到均衡,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达到中和、平衡与统一。万物相和则是一种统一、平衡状态。在中国传统哲学里无论是道家、儒家都讲究“太冲”、“太和”之气。相当或相近于美学范畴的虚和、冲淡、虚灵、灵和、蕴藉、简远……
黄钺《二十四画品》有“冲和”一品诗曰:
暮春晚霁,赪霞日消。
风语虚铎,籁过洞箫
…
举之可见,求之已遙。
得非力致,失因意骄。
如彼五味,其法维调。
“冲和”之美,以色彩比之,它不是绚烂夺目、浓丽鲜艳的朝霞,而是暮春傍晚天际一抹淡淡的霞光,即将融合于茫茫的烟霭之中;以声比之,它不是洪亮浑厚的黄钟大吕,也不是狂放的交响,而是悠扬的古琴,被微风吹动而发声,悠然清泠,又如月夜的洞箫声,似近而若远,余韵袅袅,不绝如缕;以味比之,它调和五味,是清淡、是幽香;以境比之,简远、淡泊、宁静,是秋虫唧唧,它的美“举之可见”,而“求之已遥”的若即若离,而又深不可测……非人工之力所能达到。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有一种书法的美,平和、寂静,如性情冲淡的人,自处静默无言,能体味“冲淡”的微妙。“冲和”一品具有虚灵平和、冲淡蕴藉的品格,它意态静穆,境界深远,举之可见,求之已遥,可望而不可即……有着耐人寻味的丰富内涵。于书法楷书、行书、行楷皆有冲和之美的艺术风格,似缓缓流淌的溪水。
书法史上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风格如行云流水,不激不厉,字里行间,氤氲着冲和之气。最典型的当属《快雪时晴帖》,整篇只有三处二字连写,其余字字独立,多藏锋敛锷,含而不露;用笔舒徐自然,优游不迫,不激不历,尤其“山阴张侯”四字,字字、整篇尽显“冲气以为和”的美。
书法史上小楷中,《黄庭经》是为经典。笔意圆浑,体势平正,和穆温秀,内外空间虚静简远,也具有虚灵平和、冲淡蕴藉的品格。李嗣真《书后品》评王羲之书
“如阴阳四时,寒署调畅”;“如彼五味,其法维调”;“其难征也,则缥鄉而已仙”……
这都是冲和的最高境界。
碑派中隋代《龙藏寺碑》是冲和美的代表,清包世臣论《龙藏寺碑》:
中正冲和《龙藏碑》,擅场或出永禅师。
山阴面目迷梨枣,谁见匡庐雾霁时。
《龙藏寺碑》体式纯正,安静浑穆,法度井然,安详圆融。笔道细劲,如锥画沙;布白疏朗,似云消雨散后的清空。字里行间流淌着一股深邃莫测之气。整体气息舒缓、调和。
该碑不但风度端凝,体势纯正法度井然,圆融安详,风韵内含,简远虚和。笔道细劲,如锥之画沙:布白疏朗,如春之晚霁;整体气息调匀,呼吸舒和,“气”充盈在字里行间,有“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老子·四十五章》的境界。杨守敬《平碑记》对《龙藏寺碑》则作了较细的分析,指出:“细玩此碑,平正冲和似永兴,婉丽遒媚似河南,亦无信本险峭之态。”《龙藏寺碑》不仅是“六朝集成之碑”,熔铸出冲和美的风范,它还开唐碑冲和之风。
明拓本《铁弥勒像颂》
唐代突出地体现冲和美的,是虞世南。他的书法,圆润安详,内含刚柔,平正端凝,蕴藉高远。其代表作《夫子庙堂碑》,就主要地体现了这种平正冲和之美。
初唐诸家中,褚遂良的某些作品如《孟法师碑》,也带有冲和之美,再如欧阳询,即使是其被评为险劲刻厉的《九成宫醴泉铭》,也多少带有冲和的审美意味。特别是欧阳询藏头护尾的《化度寺塔铭》(《邕禅师塔铭》),更与《醴泉铭》不同,它虚灵静穆,冲淡蕴藉,境界渊深,余味不尽,颇有“饮之太和其法维调”的意蕴。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崇尚“冲和”之美的,其《笔法诀》指出
“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志气不和,书必颠覆”。
唐玄宗时房璘之妻高氏是书法史上被遗忘的女书家,所书《铁弥勒像颂》,用笔细劲圆润,结体宽舒虚和,意态简远静穆,余味寻绎不尽,堪称“大盈若冲”之美的另一范例,其中闪烁着“道冲”、“太和”之光。
罗振玉藏本,杨凝式《韭花帖》
五代的杨凝式,他虽狂狷癫疯,被世人称“杨疯子”,其《韭花帖》却是特例,《韭花帖》疏秀空灵,超然旷远,含蓄蕴藉,绝不剑拔弩张,因而也是冲和美的杰作。对于杨凝式诸帖,董其昌就特别欣赏其《韭花帖》“萧散有致”的冲淡情致。
北宋思想家张载《正蒙·太和篇》,提到“太和所谓'道”之语。在儒家学派那里,太和也是最高的哲学范畴,也是万象之宗。在艺术鉴赏或批评里,冲和是一种极高的品格,还含茹着一种哲学的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