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有约】杨栋||美人最爱是旗袍
美人最爱是旗袍
张爱玲爱极了旗袍,甚至形容“生命是一袭华丽的旗袍”。
她的作品里也满是缤纷的旗袍, 《半生缘》中女性的情感总是被记忆浸泡着,曼璐想到自己从前有件深紫色的绸旗袍,慕瑾很喜欢她穿那件衣裳。《倾城之恋》中写“床架上挂着她脱下来的月白色蝉翼纱旗袍。”这是白流苏首次见范柳原时穿的衣服。衣服没有白穿,颜色也没有选错,月白色,是一种冷色调,凄清而孤洁的意味。张爱玲赋予白流苏的月白色,其实是冷美人的影子。
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民国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三十年代,旗袍是岁月深处的嫣红,旗袍是十里洋场的朵朵春花,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旗袍装点了男人们的春梦。旗袍成为华夏文化的一种符号。穿着旗袍的中国妇女更能显示东方女子的庄重、秀美、典雅、娴静。
民国的丽人,因了旗袍而花枝乱颤,抖落下无数的传奇无数的风韵,文人的情侣,达官的小妾,交际花中的翘楚,风月场上的美眉,总叫人心动。还是因了华裳,因了旗袍: “隔花荫,远远望见个人来到。穿的衣,行的步,委实苗条;与冤家模样择儿生得一般俏。巴不得到眼前,忙使衫袖儿招。”爱情也要旗袍点缀,藕丝裳带最消魂,王映霞,陆小曼,林徽因、阮玲玉,赵四小姐、宋氏姐妹……,柳色深巷,杏花春暧;斜阳院落,玉佩丁冬。旗袍是女人花,民国的满街上花枝招展。
董桥写萧姨“长年穿着浅色丝绸旗袍,花白的头发梳得丝丝服帖,圆圆发发髻永远插着一枝翡翠发簪”,这段文字真是描写旗袍的经典,比陈逸飞的人物油画多了些幽深的宅门闺秀气度。女人的纤细因旗袍而秀美,女人的华贵因旗袍而饱满,女人的人体美因旗袍而勾魂摄魄;流光溢彩的长街有无数的旗袍争奇斗艳,旗袍是时尚女人的披挂,是似水年华的书衣。白居易诗: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岂止是金缕银线,那是仙女的霞衣,美人的标识,贵妇的招牌。
张爱玲曾在《更衣记》里写旗袍的兴起:“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穿男式长袍外罩马甲的秋瑾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四周的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这使人想到新时代的女装,妇女半边天的时代,谁敢想象旗袍,一句“小资 情调”,会让你风流云散。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喜欢怀旧的,只能在老画报上去偷窥隔代的燕喜蜂忙,香娇玉软了。
张恨水《啼笑姻缘》中的陶太太是一个摩登的民国女子。她“穿了一件银灰色绸子的长衫,只好齐平膝盖,顺长衫的四周边沿都镶了桃色的宽辫,辫子中间,有挑着蓝色的细花,和亮晶晶的水钻,她光了一截脖子,挂着一副珠圈,在素净中自然显出富丽来”。民国的太太们,因了旗袍而徐娘不老,歌馆淡烟弹粉黛,帝城寒雪罨香尘。旗袍过去,留下俪影,罗裙翩起,多少香风!
还是张爱玲,她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 中写“她穿着一件曳地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得太小了,两边迸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带十字交叉一路络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红的衬裙。” 《半生缘》中写:“她穿着一件苹果绿软缎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衣裳上忽然现出这样一只淡黑色的手印,看上去却有一些恐怖的意味。头发乱蓬蓬的还没梳过,脸上却已经是全部舞台化妆,红的鲜红,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蓝色的油膏,”旗袍是她小说的道具,是她小说的珠翠。因了旗袍,她的小说也风情万种。
穿旗袍首先要有好身材,我的一位同事也喜欢时装,有一年她购买了一件华美旗袍,但她身材滚圆,穿上时掤得开叉都裂了,春光一泄,埋羞无地,她从此再不牵挂旗袍。
一次出差南方,看到有小女孩穿的粉色小旗袍出售,绣蕊流香,玲珑有致,就买来一件让我的小女儿玩新潮,她穿上后高兴的乱跑,在床头上学模特走起了猫步,叫全家人笑得东倒西歪。可见人从小就是爱美的天性。
多少年后,电影也迷上旗袍,看电影《花样年华》,里面的女子穿着各式旗袍,那些旗袍,招摇成了一朵花,在岁月里风情万种的开着,真有味道。能感觉到流年的暗香,岁月的美好。
当明星张曼玉以沉郁静默的仪态出现在影片中时,昔日的“花瓶”终于修炼成了女人,精致锦绣的旗袍,低首蹙眉的风情,无不流露着一个女子的幽怨伤情。旧上海的气息依然让人心醉,不断变幻、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张曼玉时而忧郁,时而雍容,时而悲伤,时而大度,更使旧上海的场景意乱情迷。张曼玉,天生有着穿旗袍的魔鬼身材,有着模特儿的神采风韵,绣丝竟与画图争,转讶天生画不成。当沧桑化作美丽,她依然在闲庭信步,气定神闲。因了她穿着旗袍时装的诱惑,我也寻购了许多她的画传,她的剧照,能看看也是好的,夏衫短袖交斜红,艳歌笑斗新芙蓉。明月户庭,华灯帘幕,美人的风情故事里,旗袍是味精。
旧上海的花发路香,明珠溅雨,飞花弄晴,春风十里柔情。一片片旗袍 飘扬起丰胰的情色,朦胧的欢爱,穿越岁月,用蕾丝编织旧梦,用珠绣演绎魅力。旗袍是旧上海女人的最爱,也是东方名嫒们气质的证章。“珍珠无价玉无暇,小字贪看问妾家,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一袭一袭的旗袍,是明月也是梅花。
张爱玲小说描写:“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小圆角衣领只半寸高,像洋服一样。领口一只别针,与碎钻镶蓝宝石的'纽扣’耳环成套。”“蓝底白色小花图案款,幽静淡雅,温柔如水,”好一个幽静淡雅,温柔如水。
美丽的旗袍都会温柔如水;美丽的女人也都温柔如水。有旗袍的时代是美丽的时代,不也是温柔如水的时代么?
(本栏编辑:书带草)
【作家档案】
杨 栋
杨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诗人协会会员、散文家、漫画家、藏书家。出版《杨栋文集》8卷本和各种作品集53部。中山文学院出版了《杨栋研究专集》一书,出版了文学小传《走出梨花村-----杨栋的生活和创作之路》一书。电视台拍摄的专题艺术片《读书人杨栋》也作为文化交流节目送美国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