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则、周矩上武皇书(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六)

武皇自从垂拱年间以来,任用酷吏,先是以各种罪名处死了李氏皇族和贵戚数百人,然后又诛杀了大臣数百家,处死的刺史、郎将以下官吏更数不胜数。朝廷每新任命一名官吏,宫中守门的官婢便私下说:“作鬼的材料又来了。(鬼朴又来矣。)”常常不满一个月,这些官吏很多就会遭到突然逮捕,举族被杀。

监察御史、朝邑人严善思公正耿直敢于说话。当时告密的人多到数不清,因武则天规则凡是告密的人都可以直接得到她的接见。多了以后,武则天也感到十分厌烦,就命严善思查问。结果这些人承认自己诬告后服罪而死的有八百五十余人之多。由此,这些专门罗织罪名害人的团伙为之丧气,他们便串通起来诬陷严善思,严善思最后被流放驩州。武则天知道严善思是冤枉的,所以不久之后又召他回来担任浑仪监丞。

右补阙、新郑人朱敬则认为武则天的本意是在改朝换代之际,通过刑罚来禁止不同意见,现在既然已经登上帝位,人心也已安定,就应减省刑罚,崇尚宽大。于是他上疏说:“李斯辅佐秦国,用刻薄欺诈的手段屠杀诸侯,不知道及时改变为宽大温和的国策,终于使秦国土崩瓦解,这是不知道变化而带来的祸害。汉高祖平定天下,陆贾、叔孙通说服他施行礼义,结果皇位传了十二代,这是知道与时俱进的好处。自文明年间帝业初创,一切刚刚开始,韩王、霍王等三位皇叔散布流言,徐敬业等四个元凶制造祸乱,这时候不用手段套出实情,就不能应天命顺人心,不亲近法家的刑名之学,就不能摧毁邪恶平息暴乱。所以设铜匦,开告密之门,使或曲或直的形影显露出来,包藏着的阴谋暴露出来,结果神明相助,罪恶尽除,百姓安定,帝祚转换。然而,快走不会有完整的脚印,短的琴柱奏不出和谐之声,过去的妙策,现今成了无用之物。恳切朝廷远看秦、汉的得失,考察当前的事怎样办才合适,哪些属于糟粕应当遗弃,发现那些一时有用过后即需破除的东西,去掉诬陷者的牙和角,挫去邪恶阴险者的锋芒,堵塞罗织罪状的源头,扫除结党营私的痕迹,使天下百姓无忧无虑,岂不快哉!(李斯相秦,用刻薄变诈以屠诸侯,不知易之以宽和,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汉高祖定天下,陆贾、叔孙通说之以礼义,传世十二,此知变之善也。自文明草昧,天地屯蒙,三叔流言,四凶构难,不设钩距,无以应天顺人,不切刑名,不可摧奸息暴。故置神器,开告端,曲直之影必呈,包藏之心尽露,神道助直,无罪不除,苍生晏然,紫宸易主。然而急趋无善迹,促柱少和声,向时之妙策,乃当今之刍狗也。伏愿览秦、汉之得失,考时事之合宜,审糟粕之可遗,觉蘧庐之须毁,去萋菲之牙角,顿奸险之锋芒,窒罗织之源,扫朋党之迹,使天下苍生坦然大悦,岂不乐哉!)”武皇很赞许他的观点,赏赐给他三百段帛。

侍御史周矩也上疏言事,他说:“审问犯人的官吏都以残暴互相夸耀,泥塞耳朵,笼罩脑袋,用重枷磨脖颈,在头上加箍再打进楔子,打折胸骨,手指钉竹签,吊头发,薰耳朵,称之为'狱持’。或者多日减少食物供应,通宵审问,昼夜摇撼,不让疑犯睡觉,称之为'宿囚’。犯人不是木石之身,为避免眼前的痛苦,于是就姑且认罪谋求晚一点死去。我私下听到大家的言论,都说天下太平,有什么必要非得造反?难道被告发的人全是精英雄才,都想谋取帝位吗?他们只是受不住酷刑,不得不认罪而已。希望陛下详加考察。如今满朝百官坐卧不安,都以为陛下早上同他们亲近,晚上即可能与他们成为仇敌,难以保全身家性命。周朝行仁义而昌盛,秦朝用刑罚而灭亡。愿陛下减缓刑罚,施行仁义,则是天下百姓之幸!(推劾之吏皆相矜以虐,泥耳笼头,枷研楔,折膺签爪,悬发薰耳,号曰'狱持’。或累日节食,连宵缓问,昼夜摇撼,使不得眠,号曰'宿囚’。此等既非木石,且救目前,苟求赊死。臣窃听舆议,皆称天下太平,何苦须反!岂被告者尽是英雄,欲求帝王邪?但不胜楚毒自诬耳。愿陛下察之。今满朝侧息不安,皆以为陛下朝与之密,夕与之仇,不可保也。周用仁而昌,秦用刑而亡。愿陛下缓刑用仁,天下幸甚!)”武皇看后,采纳了他的一些意见,特种监狱的囚犯也逐渐减少。

(0)

相关推荐

  • 酷吏列传(三)

    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 ...

  • 你可知“玉女登梯”是什么刑罚?行刑时旁人都看不下去,太残忍了

    引言 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历朝历代为了更好的惩治犯人,曾设计出不少残酷的刑罚,令人光是听上去就头皮发麻.今天,救生圈来介绍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便是"玉女登梯",这是什么意思 ...

  • 姚元崇说武皇(资治通鉴卷二〇六之六)

    有一天,武则天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周兴和来俊臣审理案件,经常牵连到朝中大臣,说他们参与谋反:国家有固定的法律,朕又怎么能违背!有时候我也怀疑一些案子的真实性,并为此指派亲信大 ...

  • 姚廷筠上中宗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六)

    御史中丞姚廷筠上奏,说:"近来各有关部门不是依据朝廷律令所规定的权限办理自己的事务,而是不论大事小事都一率奏请皇帝裁决.臣听说过君主任用臣下,臣下则应依法履行公务.陛下日理万机,纷繁的政务堆 ...

  • 陈子昂谏武皇征囚徒家奴(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二)

    万岁通天元年九月,武皇下令道:"天下囚犯及有勇力的官民家奴,由官府出钱赎出,发往前线进攻契丹.(天下系囚及庶士家奴骁勇者,官偿其直,发以击契丹.)"朝廷同时命令崤山以东靠近边地的各 ...

  • 韦嗣立上中宗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八)

    景龙三年三月戊午(初一),唐中宗任命宗楚客为中书令,萧至忠为侍中,太府卿韦嗣立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崔湜和赵彦昭也同时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崔湜和上官昭容私通,所以上官昭容向中宗举荐他作了宰 ...

  • 迈轩代之广成,逾汉朝之河上(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九)

    有个河内的老尼姑居住在神都的麟趾寺,她和嵩山人韦什方等以邪说迷惑百姓.老尼姑自号净光如来,自称能预知未来之事.韦什方则自称自己是三国时孙吴赤乌年间出生的人.又有一个年老的胡人也自称自己有五百岁,说他看 ...

  • 魏元忠上高宗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一)

    吐蕃派大臣仲琮入朝进贡.唐高宗向他询问吐蕃国的风俗,仲琮回答道:"吐蕃土地贫瘠,天气寒冷,民风纯朴:然而法令严备,上下一心,讨论政事常常自下而上,会根据人们的期望实施,这是吐蕃能够长期存在的 ...

  • 刘仁轨上高宗皇帝书(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五)

    麟德元年冬十月庚辰(初六),检校熊津都督刘仁轨上奏说:"我观察留在这里戍边的士卒,疲惫瘦弱的多,勇猛健壮的少,他们衣服单薄破旧,一心想返回西边的家乡,而没有在这里效力的心思.我曾问他们:'以 ...

  • 袁楚客与魏元忠书(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七)

    魏元忠从端州回京后被任命为宰相,此后他一改常态,再也不犯颜直谏了,遇事只是随波逐流,朝野对他的表现十分失望.酸枣县尉袁楚客为此专门写信给魏元忠,他说:"现在皇帝刚刚即位,只应使德政日新,您应 ...

  • 武三思诬杀五功臣(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九)

    武三思指使郑愔举报郎州刺史敬晖.毫州刺史韦彦范.襄州刺史张柬之.郢州刺史袁恕己和均州刺史崔玄暐与王同皎合谋废掉韦后.神龙二年六月戊寅(初六),唐中宗将敬晖贬为崖州司马,将韦彦范贬为泷州司马,将张柬之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