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行· 阴晴不定庐山行……(下)

拟作访白居易庐山“花径”旧址之画四帧。1、《一行幽径 数声啼鸟 谁识此曾隐诗佛》。写清疏春雨中,吾夫妇二人撑伞徐行碧苔幽森之绕墙小径。路旁缓坡间浅流轻漫;矮墙之内,芳树婆娑,高松挺屹。树荫里微见雀鸟悠闲。透过树隙,亦已隐见远处的白氏居所。整个画面,自觉弥漫一派恬淡清新气息。

2、《花径岂曾缘客扫 游者虽众雅人稀》。画中雨意益浓,满幅一片潮润蒙霏之感。直示此景区正门处,大小不一之春松及杂类树木,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披拂于迷离烟雨;众游客隐约集结于门庭下,一子疏离于侧旁;远处则可见水波轻漾之如琴湖面。因雨景之故,画面倍感朦朦胧胧,然而门额之“花径”二字,犹晰然可辨焉。有点意思的是,将兹匾牌本身色泽的深浅关系置换过来,诚所谓“颠倒黑白”是也。唯读者诸君,倘能体味画中诸物,形色原已依赖墨意,则不难理会何以必当如此。

3、《丛树青森地 敢是骚人归隐处·白乐天匡庐居所也 吾尝拜谒之》。写园林一隅,有卧石题刻,寂寞横陈于落花之下;周遭松色过雨,尤觉苍黛之气萧森。远外湖畔,直写诗人居所,白氏塑像拈须伫立庭外,一子于近前躬身虔敬施礼,自是会意吾辈。画面于荫密间显其开阔。

4、《香山小像立湖滨 游者虽如斯 叹孰若吾忱》。画面近前置小小拱桥,一子撑伞伫于桥上,似若有所思眺望着隔湖之白氏立像及居所。湖岸一带,树影之下,众多游客络绎不绝,皆兀自行去,却益显出立像之索寞。此将塑像比例画得显大了些,或此亦即彼在吾心便是如此罢?呵呵。而画中之境,微雨斜风,云物历历,麓林疏落有致,笔意亦甚感清放。通以此四幅观之,俱存洒脱无羁之情味,已然将探幽访古之意蕴率性表达。想到此生不觉间倒也颇拜谒过好些个古贤之遗址,心中既感欣慰,笔下乃便自是趋之顺畅。

17、6、6-13

作《美庐潇潇雨》、

《幽鹃盛艳 敢因此地瘗英灵?——游匡庐偶然感之也》、

《一池齐天 是以水泄如瀑·匡庐即景》三画。其一,吾夫妇二人撑着伞儿,朝着那前朝遗址“美庐别墅”走去。弥天一片亮白之雨,地面石径油滑,丛树飘摇于风雨间,且有残花落下;远年遗物,亦依稀散见于幅中。自觉这凭吊之情味,表现得颇足,而整个画面,也算是繁简得当,虽写实境却未拘泥之。其二,仍是这两人撑伞徐行于林下。此乃一片劲健如虬的老松林;林间薄雾弥漫,愈显众松形态参差错落有致,从而整体也甚觉通透并富于层次感。林外路旁,则开满白色杜鹃花。引人注目者,松间有高大牌楼,且有平阔之径,直指画之深处,而彼处赫然可见矗立之碑……此为游历实感,虽是亦经过加工组合。却原来这是当年抗战所留下的中国军人烈士纪念碑,其凛然气氛,至今震撼吾辈心灵。因以翰墨聊抒此情。画之其三,亦这庐山中一真实景致,然却经过吾人由特定角度观察、并运用传统之散点透视法则予以整合,故尔得此独特视象。画中景物表达已称具体,不作赘述了。唯有高高堤坎上,那小小人影,却与这片高旷之天地相映成趣,乃是作画之际,一时信意得来。

2017、6、14-18

随兴作得当日于庐山中得来之六幅景致。其一

《寂林旧影·山深里,人道是、一片在此久轮映》,识者皆知,彼处为电影《庐山恋》专门放映地。吾人行之于邻近山麓,遥遥观之,虽未打算前去,而亦觉有趣,因以事后忆写斯图,得其大意而已。想当初,此画中屋院招牌上隐约可见的那两个人影,曾令多少人为之倾羡!画之其二,

《仙山果据真气耶?不然,岂得巨树如许!》,写山中颇负盛名之“三宝树”景点,基本据于实情,略得此季节老树逢春之萧疏森润气息。吾人一向谓之,富有历史感之名山,方存伟树,此当其谓矣。画之其三,

《乌黄二龙潭 深藏林间树·庐山中觅趣也》,写吾人独自撑着伞儿,穿行于雨雾弥漫之山;幅中上下两端,隐示黄龙、乌龙二小潭。自然,此皆会意罢了。唯大写笔意间之湿润迷茫气息,感觉倒也表现得兼有洒脱与精微之韵致。彼时,荆妻力气不支,已歇息在三宝树附近人多之处,而吾辈但为吾画,则何以劳累为念,是以依旧兴致勃勃。画之其四,

《湍溪翻卷若滚绣球 达人觅趣直入黛云深处》,乃写彼时访寻电视剧《西游记》拍摄景点,而吾人此前既有《滚绣球》一词描述斯情斯境,且是这山中溪水湍急,果是若滚绣球焉,于是乃有此画题。略须说明者:彼时尽管山中藉水声益显静寂,然游者毕竟颇众,而吾画自当独取其闲静之意耳。画之其五,题为

《庐山纪行之作也·古寺迷云中 几声啼鸟添幽静》,却是换得一个角度,假想由下往上,玩味那黄龙古寺隐现于烟云缭绕间。画中颇得迷雾淡然、万籁空寂之意味,而且整个于疏放笔墨中,犹显其精细之感。末后一画,

《匡山春暮弥烟雨 林麓幽深苔石滑》,并不拘泥于实情,但求表达山中暮云四溢、微茫春雨中万象清润静谧之感觉。自认为画得相当干净利落且是精致入微,麓林间所有云物,虽俱似是而非、若隐若现,但亦无不生动有致而颇具整体之丰富性。在这“落笔无悔”的宣纸上,毫厘不爽、一气呵成此等感觉,其难度,非吾画者,岂能真正知晓。看来,亦是吾人辛劳一世所得之回报罢。

2017、6、19-30

铺开最末几帧庐山纪行画作,俱是当日忽东忽西行于山中之感。其一,

《新阳微出 幽麓间 万株高树 势若逢迎邀宠》,写山林中一段弯路,一座房儿边,众木尽向薄云间隐微之日,而林下泉水淙淙,仍因山形径自流泻。其二,

《伫足高堤岸 遥观山那畔 似有风雷动地来》,会意吾人立于山池堤坝边,远眺山外之山,而彼处层云翻卷,闪掣之雷电,明显可见。联想此山特殊历史,则画者心中之慨,不难推想。以上二作,亦算是中国画蕴意之某种尝试了。其三,

《山池一抹白云微》,写煦阳临照下之雨后斯山,笔意轻简灵动,墨色悠淡净洁,幅间弥漫一派清新宜人之气。其四,

《人行麓林间 焉知侧畔是高岸》,写二人依旧撑伞徐行密林微雨中,前方已遥遥可见那望江亭儿,则或画中之人,本身亦并未知晓。尤其浓云翻滚于高天大壑,置身境内,实难辨识这近旁崖岸,究竟又有几许之高深。其五,

《望江亭下 浓雾千重 蔽却万仞高岸》,直示漫天白雾弥罩下的这庐山望江亭,近侧松林幽深、山花清丽而崖树随风卷拂,吾夫妇二人怡然憩息林下,整体境界沉静亦复空茫。其六,

《想见万仞高崖下 层云尽散夕阳时》,其实已纯属假设之景。当时满天大雾,向崖下望去,视野不过数米之内,而似隐闻山风回荡,流水潺潺,因而遗憾之余,乃不由暗想:倘是天色晴好,且是设若有人跃出事境之外,凭高俯瞰这崖亭一带景象,倒又会是怎生一般模样?是以当时便构想得此图,事后遂实实为之。终是意念派生得出,不可以具体细节取胜了,唯重其大体气势而已。吾人庐山之行所得之画,至此即止。

2017、7、2-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