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诊治精粹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岐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本病患病率高,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兼有泛恶、脘闷、嗳气、大便不调等。

《内经》早就记载有“胃脘痛”之名,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病在胃脘当心而痛。”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篇》涉及到胃痛的辨治,其辨治宿食之法,如“脉数而消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其辨腹满虚实之法,如“如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也适于胃痛辨证。由其创立的大小黄芪健中汤、理中汤、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等,皆为后世治疗胃痛之有效良方。《景岳全书》强调“气滞”病机,主张治以“理气为主”。《明医指掌·心痛》提出了“胃脘湿热痛”的论点。《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指出胃痛不仅与气滞关系密切,而必“久痛入络”,治疗当理气活血。

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以胃脘部疼痛为主时,可按本节辨证论治;而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肺炎、阑尾炎、心肌梗死、肾盂肾炎等疾病出现胃痛,应结合现代检查手段予以排除,不按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寒邪犯胃 外感寒邪,内客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致胃气不和;若素体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致胃失和降,或恣食肥甘辛辣,过饮烈酒,造成湿热中阻,而致胃热作痛。

3.肝气犯胃 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致气机不畅而发生疼痛。

4.脾胃虚弱 脾胃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均能引起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或胃阴受损,失其濡养而发生疼痛。

胃痛的病位在胃,但与脾、肝、胆、肾关系密切。

胃痛总的病机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

胃痛早期多为外感、饮食、情志所伤,邪扰胃腑,多为实证。

胃痛后期多为脾虚、肾虚等,正气虚弱,胃失所养,多为虚证。

病久可由实转虚,虚实夹杂,常兼瘀血、湿热而错综复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主症:胃脘部疼痛。

(2)诱因:情志、饮食、劳累、受寒。

(3)病史:可反复发作,起病或急或缓。

(4)伴随症状:纳差、嗳气、反酸、脘痞等。

2.鉴别诊断

(1)胃痞:与胃痛之鉴别见表4-1。

表4-1 胃痛与胃痞的鉴别

(2)真心痛:老年人既往无胃痛史,而突发胃痛者,当注意真心痛发生。二者鉴别见表4-2。

表4-2 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

(3)胁痛:与胃痛之鉴别见表4-3。

表4-3 胃痛与胁痛的鉴别

(4)腹痛:胃痛与腹痛之鉴别见表4-4。

表4-4 胃痛与腹痛之鉴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缓急:急者胃痛暴作,多因外感、饮食所致;缓者胃痛渐发,常由肝郁、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引起。

(2)辨寒热:寒者胃痛暴作,疼剧、拒按,喜暖恶凉,苔白,脉弦紧;热者胃痛急迫,灼热疼痛,烦渴喜饮,喜冷恶热,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虚寒者胃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遇冷加剧,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弱。

(3)辨虚实:实证者新病、体壮者;胃痛且胀,大便秘结;喜凉,拒按;食后痛甚,痛剧而固定不移;脉实有力。虚证为久病、体虚者;痛而不胀,大便溏薄;喜温,喜按;食后痛减,痛缓而无定处;脉虚无力。

(4)辨气血:病在气分为初痛,胃胀且痛,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痛时止;按之无形;舌淡红,脉弦。病在血分为久痛,持续刺痛,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舌紫暗,脉涩。

(5)辨脏腑:病在胃,但与肝、脾、胆、肾有关。在肝者: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嗳气频作,发病与情志有关。在脾者:食少纳呆,大便溏薄,四肢不温,神疲乏力。在胆者:胸闷善太息,口苦,泛吐苦水,脘胀嗳气。在肾者: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小便清长。

治疗要点 以理气和胃止痛为总的治疗原则。但必须审因论治:邪实—祛邪;正虚—扶正;虚实夹杂—虚实兼顾。古人云:“胃以通为补”,“通则不痛”,此通包括散寒、消食、理气、泄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体现了胃以通为补。使用辛香理气之品,应中病即止,不可太过,以免耗伤津气。

(一)寒邪客胃

1.临床表现 胃痛暴作,得温痛减,遇寒加重;恶寒喜暖,口渴不欲饮,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2.治疗原则 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3.代表处方 良附丸:香附、高良姜各10克。

4.加减应用

(1)寒重者,可加吴茱萸、干姜、荜茇、乌药各10克,以加强散寒止痛。

(2)气滞者,可加陈皮、制香附各10克,木香6克,以加强理气止痛。

(3)若见寒热身痛等外感风寒表证者,可加香苏散,疏风散寒。

(4)若胃寒挟食滞者,症兼见胸脘痞闷不食、嗳气呕吐等,可加枳壳、神曲、鸡内金各10克,以消食导滞。

(5)若郁久化热,寒热错杂,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

(6)若胃寒轻症,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散寒止痛。

(二)饮食停滞

1.临床表现 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吐食、矢气或便后减轻;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臭腐,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2.治疗原则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3.代表处方 保和丸:山楂、云苓、莱菔子各20克,神曲、麦芽、法夏、陈皮、连翘各10克。

4.加减应用

(1)脘腹胀甚者,可加枳壳、厚朴、槟榔各10克,行气消滞。

(2)食积化热者,可加蒲公英20克,黄芩、黄连各10克,清热泻火。

(3)若大便秘结者,可合用小承气汤。

(4)若胃痛急剧而拒按、大便秘结、苔黄燥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可合用大承气汤,通腑泻热,荡积导滞。

(5)可辨证选用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

(三)肝气犯胃

1.临床表现 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矢气则痛减,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加重;胸闷嗳气,喜长太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2.治疗原则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3.代表处方 柴胡疏肝散:白芍20克,柴胡、川芎、制香附、枳壳、生甘草各10克。

4.加减应用

(1)胃脘胀甚者,加青皮、郁金、川朴各10克,以加强理气解郁之功。

(2)若胃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佛手各10克,加强理气止痛。

(3)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10克,沉香4克(后下),以顺气降逆。

(4)理气药多香燥,如平素肝旺,或见舌质转红,则当少用,免伤胃阴液而致脘痛缠绵难愈。

(5)还可选越鞠丸、金铃子散等。

(四)肝胃郁热

1.临床表现 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2.治疗原则 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3.代表处方 丹栀逍遥散:白芍、云苓各20克,当归、柴胡、白术、生甘草、煨姜、薄荷、丹皮各10克。

4.加减应用

(1)肝体阴用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此时内热最易伤肝阴。叶天士主张“忌刚用柔”,慎用香燥之品,可选用白芍20克,当归、香橼、佛手、绿萼梅各10克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2)若肝胃郁热,迫血妄行,症见吐血,胃脘灼痛痞满,心烦便秘,面赤舌红,脉弦数有力,可合用泻心汤,以泻热降火。

(3)可合用左金丸,辛开苦降,疏肝清胃。

(4)根据辨证,可选用化肝煎、滋水清肝饮。

(五)瘀血停滞

1.临床表现 胃脘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呕血黑便,面色黧黑,妇女可见经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2.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和胃止痛。

3.代表处方 失笑散合丹参饮。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各10克。丹参饮:丹参20克,檀香5克(后下),砂仁6克(后下)。

4.加减应用

(1)痛甚者,加延胡索20克,三棱、莪术、枳壳、木香(后下)、郁金各10克,以加强理气活血。

(2)呕血、黑便时,加白及粉(后下)、地榆炭、炒蒲黄炭各10克,田七粉5克(后下),以加强化瘀止血,并按血证辨其寒热虚实而论治。

(六)湿热中阻

1.临床表现 胃脘疼痛、嘈杂灼热感;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

2.治疗原则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3.代表处方 清中汤:茯苓20克,法夏、陈皮、生甘草、黄连、栀子、白豆蔻各10克。

4.加减应用

(1)热盛便秘者加蒲公英20克,生大黄(后下)、枳实各10克。

(2)瘀滞腹胀者,加川朴、枳壳、大腹皮各10克。

(3)若寒热互结,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泻心汤。

(4)可选用温胆汤、三仁汤。

(七)胃阴亏虚

1.临床表现 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疗原则 滋阴益胃,和中止痛。

3.代表处方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一贯煎:熟地黄、沙参、枸杞子各20克,麦冬、当归、川楝子各10克。芍药甘草汤:白芍20克,炙甘草15克。

4.加减应用

(1)若痛甚者,可加延胡索20克,香橼、佛手各10克。

(2)若脘腹灼痛,嘈杂反酸,可加左金丸。

(3)胃热偏盛,加生石膏、玉竹各20克,知母、芦根各10克或清胃散。

(4)日久肝肾阴虚者,可加山萸肉20克,玄参、丹皮各10克。

(5)可选用益胃汤、玉女煎。

(八)脾胃虚寒

1.临床表现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2.治疗原则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3.代表处方 黄芪建中汤:黄芪、白芍各20克,桂枝、饴糖、生甘草各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

4.加减应用

(1)若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姜、法夏各10克,吴茱萸5克,以温胃化饮。

(2)若寒甚者,可用大建中汤或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

(3)脾虚湿盛者,可合用二陈汤。

(4)若兼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属肾阳虚证,可加制附子(先煎)、巴戟天、仙茅各10克,肉桂5克(后下)或合用肾气丸、右归丸等,以助肾阳,温脾胃。

(5)若泛酸者,可合用瓦楞子20克(先煎),乌贼骨10克,吴茱萸3克。

(6)寒热错杂者,可合甘草泻心汤加减。

(7)痛发之时,可合用良附丸。

(8)痛止之后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9)根据辨证,可选用吴茱萸汤、厚朴温中汤。

【其他治法】

1.单方验方

(1)山楂15克,香附9克,水煎服,适用于食滞胃痛。

(2)干姜10克,砂仁6克(后下),炙甘草3克,适用于虚寒胃痛。

(3)桃仁、五灵脂、香附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瘀血胃痛。

(4)乌贼骨8.5克、贝母1.5克,每次1.5~3克,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胃痛泛酸者。

2.针灸疗法 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穴能有效地缓解胃痛。

3.外治法 如推拿、敷贴、穴位压迫、穴位注射等疗法。

4.饮食疗法

(1)高良姜适量,南粳米50克,红枣2枚,砂糖适量,葱白2根,共煮稀粥,每日早晚温服,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2)沙参、玉竹各9克,大枣5枚,粳米60克,共煮稀粥,每日1次温服,适用于胃阴亏虚。

(3)黄芪20克,当归10克,鲤鱼1条,共煮至烂熟,每日1次,服汤,适用于瘀血停滞者。

(4)橘饼30克,鸡蛋2个,鲜田基黄50克,同放入锅内煮熟,去蛋壳后再煮片刻,煎至1碗,喝汤吃蛋及橘饼,每天1次,连服10~15天,适用于肝气犯胃者。

【预防调摄】

1.情志 避免烦恼、忧虑,以免损伤肝脾。

2.饮食 避免过饥过饱,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肥腻、生冷、粗硬食物及辛辣、饮酒。

3.生活起居 劳逸结合,避免受寒着凉。(钟洪)

(0)

相关推荐

  • 【名医效方:胃脘痛方】

    宁胃止痛胶囊 [方源]董德懋效验方. [组成用法]枳实30g 槟榔30g 砂仁15g 白蔻仁15g 厚朴15g 香附20g 高良姜10g 党参15g 麦芽30g 共研细末,装胶囊,每服2粒,日2次. ...

  • 中医内科学——胃痛

    中医内科学——胃痛

  • 32.段英廉干姜知母合剂 胃痛

    32.段英廉干姜知母合剂 [方药]干姜10g,知母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祛寒,清热止痛. [案例]陈某,年50余.素有胃痛症,每年犯数次:犯则疼痛难忍.此次发作甚重,痛不可忍,一日连 ...

  • 腰痛诊治精粹

    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外伤,或由肾虚而引起的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腰痛一证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素问·刺腰痛篇&g ...

  • 【焦树德】的胃痛方使我终生受用

    曾读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老先生<用药心得十讲>一书,在百合一药中焦树德老先生曾云:"我常用百合30克,乌药9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草豆蔻9克,高良姜9克,香附9克, ...

  • 大师谈 || 任应秋:我如何治疗这六种疼痛(心绞痛、胃痛、关节痛……)

    导读:任应秋(1914-1984),字鸿宾,四川江津县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50年来,穷治医经,精研医理,孜孜不倦地献身于中医事业,在理论研究和临床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对整理.继承和发扬祖 ...

  • 2味药,心痛、腹痛、胃痛,全身疼痛一扫光!

    福建民族医学网 11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过去走医的时候,都会带铃铛,摇铃过市,这是古代中医在游医途中的必备品,铃铛要挂在行医箱上,一路走街串巷,依靠铃声吸引病家前来寻找. 有一味中药,它挂在树上就像 ...

  • 国医大师离世前:曾三味药治顽症,一个穴止胃痛,救人无数,每个都是无价之宝!

    去年,国医大师邓铁涛逝世,享年104岁. 邓老生前多次说:"我为中医而生".他一生热爱中医,晚年高龄也不忘为中医药事业上下奔走. 他把自己的个人经验用方.家传方.搜集的民间好方都记 ...

  • 疗一切气痛,治一切寒痛,胃痛奇方,几乎可以搞定女人所有的胃痛了

    通知:小叔精心为你们制作的养生小动画第二集出炉了.养生小动画的制作太困难了,小叔希望你们看完小动画随手点赞,分享,因为只有这样,系统才会把小动画推荐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走进中医.你们的每一次点赞转发就是 ...

  • 民间偏方-仙人掌根炖猪肚(治疗长期胃酸过多 胃痛效果好)

    用料: 仙人掌根50-100克.猪肚若干. 制法: 将仙人掌根洗净.切片,与半个洗净的猪肚一起放进电锅,加3碗水,炖煮1-2小时,让猪肚完全烂透. 用法: 将猪肚仙人掌根汤炖好后,吃肉喝汤. 每日1剂 ...

  • 焦树德的胃痛方受用终生

    曾读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老先生<用药心得十讲>一书,在百合一药中焦树德老先生曾云:"我常用百合30克,乌药9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草豆蔻9克,高良姜9克,香附9克, ...

  • 马上”治胃痛

    马上"治胃痛 本来脾胃不好的人, 春节时更应该记得这一条: 突然感觉胃痛时, 在肘窝处刮痧会很快止痛, 堪称秒杀.按照图例的方向刮出痧来就可以了.